一种地热回灌井口法兰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29808发布日期:2023-06-01 10:06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热回灌井口法兰管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地热回灌井,具体为一种地热回灌井口法兰管设备。


背景技术:

1、地热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是我国清洁供暖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污染严重的今天,利用地热供暖可以有效地减少co2的排放,降低雾霾污染。但是,能否进行地热尾水回灌是制约深层地热开发的重大瓶颈。由于初期地热水开发利用缺乏规范标准,我国部分地区盲目打井,过量开采地热水,造成地下热水水位、水温、水压下降甚至部分开采井变成干井,破坏了地下热水赋存环境,严重干扰地下热水的自然更新,地热水直接外排也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污染。地热尾水回灌是实现水热型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能够避免地热尾水排放污染,还能够提高地下热水水位,实现地下热水可持续开采,形成地下热水开发的良性循环。地热尾水回灌是对经过利用(降低了温度)的地热流体,通过对井循环开采技术、水质处理技术和注水--洗井技术,在一定压差的作用下,使其重新注回热储层内,保持热储压力、充分利用能源和减少地热流体直接排放,现有回灌井口不能对地热尾水管线进行冲洗,不能直接进行高压风机洗井,当回灌压力增大,回灌水量减少时,只能停止回灌,并拆卸井口设备上作业队下油管进行洗井后才能再次回灌,同时地热尾水回灌过程中不同温度的水相遇可能夹带大量的气泡,同时当热水气体总量含量较高时,其溶解性气体在流动过程中可能因为温度、压力的改变而释放出气泡,从而形成气阻堵塞,且现有回灌井口不能进行自动排气处理,当气体含量较高时,气体会在井口形成气柱而不能及时排出,导致回灌压力增大,回灌量减少,严重制约着地热尾水的自然回灌。

2、经检索,在已公开申请号为cn201920946638.2就提到了地热回灌井口装置,其中所述的井口顶部焊接油管,井口底部安装套管;井口上部侧壁焊接管道,管道上安装视镜、蝶阀c、法兰及放气阀;井口一侧安装碟阀a、视镜及管道a;井口另一侧安装球阀、视镜及管道c;管道a、c间焊接管道b;优点为:本实用新型井口左侧加装视镜可观察回灌水水质,及时更换过滤介质;井口右侧加装视镜可观察水位是否已上升至井口;在洗井过程中观察水中含泥沙情况,水清砂净停止洗井,保证洗井效果,避免长时间气举洗井造成套管变形等现象;在放气阀管道上加装视镜,可观察地热回灌水中气体含量;加装气缸式自动排气阀,随时排除地热尾水中含有的气泡,避免气阻现象,保证地热水回灌量。

3、上述方案虽然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但是仍然存在以下不足:该地热回灌井口设备通过加装的视镜,仅仅便于观察,还是需要人工处理,不便于智能化监测水质、气压以及液位与泥沙含量的自动化管理使用,从而增加了人工劳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热回灌井口法兰管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地热回灌井口法兰管设备,包括井口法兰管,所述井口法兰管的底端安装有套管,所述井口法兰管的顶部安装有封口盖,所述封口盖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嵌入安装有油管与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的顶端安装有电控排气阀,所述排气管道的右侧嵌入安装有气压传感器,所述井口法兰管的左侧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控制箱与第一接管,所述控制箱的正面安装有箱门,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第一接管的底端嵌入安装有水质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一接管的左侧安装有第一电控阀管,所述第一电控阀管的左侧安装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右侧下沿安装有第三接管,所述第一管道上并位于第三接管的下沿套设安装有电控阀门,所述井口法兰管的右侧安装有第二接管,所述第二接管的底端依次嵌入安装有液位传感器和泥沙含量传感器,所述第二接管的右侧安装有第二电控阀管,所述第二电控阀管的右侧安装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左侧下沿安装有第四接管,所述第四接管与第三接管之间设置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与第三接管之间安装有第三电控阀管,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与第四接管之间安装有第四电控阀管。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井口法兰管与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之间组成四通管道结构,且所述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一一对应设置。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封口盖与井口法兰管之间采用螺栓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油管的底端贯穿延伸至套管的内部,且所述油管的顶端连接有高压风机。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显示屏和多个控制按钮,且所述控制器与电控排气阀、气压传感器、水质检测传感器、第一电控阀管、电控阀门、液位传感器、第二电控阀管、第三电控阀管、第四电控阀管以及泥沙含量传感器电性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井口法兰管的第一接管设置的水质检测传感器可观监测回灌水水质反馈由控制器控制外部报警器提示及时更换过滤介质,同时井口法兰管的第二接管设置的液位传感器和泥沙含量传感器,可观察水位是否已上升至井口的同时,在洗井过程中观察水中含泥沙情况,进行水清砂净自动化停止洗井,保证提高洗井效率,避免长时间气举洗井造成套管变形等现象,并通过设置具有气压传感器和电控排气阀的排气管道,可自动化监测地热回灌水中气体含量及压力,进行自动排气,从而随时排除地热尾水中含有的气泡,避免气阻现象,保证地热水回灌量,结构简单且方便智能化监测水质、气压以及液位与泥沙含量的自动化管理使用,降低人工劳动力,提高洗井效率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地热回灌井口法兰管设备,包括井口法兰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法兰管(1)的底端安装有套管(4),所述井口法兰管(1)的顶部安装有封口盖(101),所述封口盖(101)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嵌入安装有油管(2)与排气管道(3),所述排气管道(3)的顶端安装有电控排气阀(301),所述排气管道(3)的右侧嵌入安装有气压传感器(302),所述井口法兰管(1)的左侧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控制箱(5)与第一接管(102),所述控制箱(5)的正面安装有箱门(501),所述控制箱(5)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502),所述第一接管(102)的底端嵌入安装有水质检测传感器(6),所述第一接管(102)的左侧安装有第一电控阀管(7),所述第一电控阀管(7)的左侧安装有第一管道(8),所述第一管道(8)的右侧下沿安装有第三接管(801),所述第一管道(8)上并位于第三接管(801)的下沿套设安装有电控阀门(9),所述井口法兰管(1)的右侧安装有第二接管(103),所述第二接管(103)的底端依次嵌入安装有液位传感器(10)和泥沙含量传感器(14),所述第二接管(103)的右侧安装有第二电控阀管(11),所述第二电控阀管(11)的右侧安装有第二管道(12),所述第二管道(12)的左侧下沿安装有第四接管(121),所述第四接管(121)与第三接管(801)之间设置有第三管道(13),所述第三管道(13)的一端与第三接管(801)之间安装有第三电控阀管(131),所述第三管道(13)的另一端与第四接管(121)之间安装有第四电控阀管(1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回灌井口法兰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法兰管(1)与第一接管(102)和第二接管(103)之间组成四通管道结构,且所述第一接管(102)和第二接管(103)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回灌井口法兰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盖(101)与井口法兰管(1)之间采用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回灌井口法兰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2)的底端贯穿延伸至套管(4)的内部,且所述油管(2)的顶端连接有高压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回灌井口法兰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502)上设有显示屏和多个控制按钮,且所述控制器(502)与电控排气阀(301)、气压传感器(302)、水质检测传感器(6)、第一电控阀管(7)、电控阀门(9)、液位传感器(10)、第二电控阀管(11)、第三电控阀管(131)、第四电控阀管(132)以及泥沙含量传感器(14)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地热回灌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热回灌井口法兰管设备,包括井口法兰管,所述井口法兰管的底端安装有套管,所述井口法兰管的顶部安装有封口盖,所述封口盖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嵌入安装有油管与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的顶端安装有电控排气阀,所述排气管道的右侧嵌入安装有气压传感器,所述井口法兰管的左侧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控制箱与第一接管,所述控制箱的正面安装有箱门,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第一接管的底端嵌入安装有水质检测传感器,整体设备结构简单,方便智能化监测水质、气压以及液位与泥沙含量的自动化管理使用,降低人工劳动力,提高洗井效率使用,且稳定性和实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苹,樊艳涛,刘晓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兰考绿能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