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用聚能罩以及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84780发布日期:2023-09-16 22:25阅读:20来源:国知局
燃气灶用聚能罩以及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燃气灶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燃气灶用聚能罩以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当燃气灶火焰发生黄焰、离焰或回火等异常情况时,常规的解决方案是通过调节设置在底壳下方的风门片来调节一次空气的吸入量。而目前很多燃气灶的下方组合安装了烤箱或消毒柜等设备,不方便用户自己直接操作;有些燃气灶在出厂设计时将风门片固定不再给用户预留自行调节的端口,一旦火焰发生异常,只能联系售后上门打开燃气灶面板在内部进行调节,不便于用户自己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针对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燃气灶用聚能罩以及燃气灶。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关于一种燃气灶用聚能罩。聚能罩包括环形罩体和底部,所述环形罩体环绕所述底部设置,所述环形罩体与所述底部限定出一个用以供燃气燃烧的燃烧室,所述底部上设有多个供外部空气流入的空气口,外部空气从所述空气口进入流向所述燃烧室,至少一个所述空气口的大小可调节。

3、采用此结构,空气口的大小可调节,通过空气口进入燃烧室的外部空气的量可以调节,这使得补充给燃气灶的二次空气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从而,当燃气灶高负荷工作时因燃气量比较大,需要的二次空气比较多,此时,可以将空气口调大,给燃烧室补充足够的二次空气,防止因为二次空气不足造成离焰、黄焰或回火的可能性,使得燃气充分燃烧,提高热效率。当燃气灶低负荷工作时,燃气量减少,所需的二次空气量也相应减少,此时,可以将空气口调小,降低给燃烧室补充二次空气的量,进而保证燃气灶在低负荷工作时也能保证适量的空气参与燃烧,减少过多的空气参与燃烧带走更多热量的可能性,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燃气灶的热效率。

4、在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部远离所述燃烧室的一侧的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用以调节所述空气口的大小。从而,在锅架的底部就可以通过操作部来调节空气口的大小,这便于用户操作,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5、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调节部,所述调节部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空气口,并且所述调节部可移动以调节所述空气口的大小。从而,用户可以根据燃气灶的具体情况选择移动调节部来调节空气口暴露的大小。

6、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与所述调节部活动连接的操作部,移动所述操作部可带动所述调节部运动以改变覆盖空气口的大小。从而,用户通过操作操作部,可以带动调节部运动以改变调节部覆盖空气口的面积,从而调节空气口的大小。

7、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部绕其中心轴线可旋转,所述操作部通过旋转运动带动所述调节部沿着所述空气口的径向方向向内或向外运动。从而,操作部可以旋转运动,并且带动调节部径向运动,以改变调节部覆盖空气口的面积,改变空气口的大小,改变燃气灶的二次空气补充量。

8、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部至少部分超出所述底部的外缘。这使得用户可以在锅架外部看到操作部,便于用户对操作部进行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9、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用以支撑所述操作部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具有朝上的容纳孔,所述操作部穿过所述容纳孔并且与所述支撑件相抵接。这使得调节结构可以通过支撑件支撑在所述聚能罩的底部。

10、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部具有第一螺纹部,所述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部配合的第二螺纹部,当所述操作部旋转时,所述第一螺纹部沿着所述第二螺纹部在所述操作部的延长方向上移动。这使得操作部通过旋转运动可转化为沿着操作部的延长方向移动。

11、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口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空气口和第二空气口,并且所述第一空气口和所述第二空气口对称设置。这有利于从聚能罩的不同方向对进入燃烧室的二次空气进行调节。

12、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气口和所述第二空气口为圆弧形开口。

13、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是关于一种燃气灶,包括以上所述的聚能罩。

14、在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具有出火孔的火盖,所述聚能罩环绕所述火盖设置,所述火盖位于所述燃烧室内,外界空气通过所述空气口流入所述燃烧室为所述出火孔提供二次空气。

15、从而,通过调节空气口的大小可以调节为出火孔补充的二次空气的量的大小。从而,当燃气灶高负荷工作时因燃气量比较大,需要的二次空气比较多,此时,可以将空气口调大,给出火孔补充足够的二次空气,防止因为二次空气不足造成离焰、黄焰或回火的可能性,使得燃气充分燃烧,提高热效率。当燃气灶低负荷工作时,燃气量减少,所需的二次空气量也相应减少,此时,可以将空气口调小,降低给出火孔补充二次空气的量,进而保证燃气灶在低负荷工作时也能保证适量的空气参与燃烧,减少过多的空气参与燃烧带走更多热量的可能性,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燃气灶的热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气灶用聚能罩,包括环形罩体(101)和底部(102),所述环形罩体(101)环绕所述底部(102)设置,所述环形罩体(101)与所述底部(102)限定出一个用以供燃气燃烧的燃烧室(10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102)上设有多个供外部空气流入的空气口(104),外部空气从所述空气口(104)进入流向所述燃烧室(103),至少一个所述空气口(104)的大小可调节,所述燃气灶用聚能罩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部(102)远离所述燃烧室(103)的一侧的调节结构(20),所述调节结构(20)用以调节所述空气口(104)的大小,所述调节结构(20)包括调节部(201),所述调节部(201)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空气口(104),并且所述调节部(201)可移动以调节所述空气口(104)的大小,所述调节结构(20)还包括与所述调节部(201)活动连接的操作部(202),移动所述操作部(202)可带动所述调节部(201)运动以改变覆盖空气口(104)的大小,所述操作部(202)绕其中心轴线可旋转,所述操作部(202)通过旋转运动带动所述调节部(201)沿着所述空气口(104)的径向方向向内或向外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用聚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202)至少部分超出所述底部(102)的外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用聚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20)还包括用以支撑所述操作部(202)的支撑件(204),所述支撑件(204)具有朝上的容纳孔(206),所述操作部(202)穿过所述容纳孔(206)并且与所述支撑件(204)相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用聚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202)具有第一螺纹部(205),所述支撑件(204)具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部(205)配合的第二螺纹部(207),当所述操作部(202)旋转时,所述第一螺纹部(205)沿着所述第二螺纹部(207)在所述操作部(202)的延长方向上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用聚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口(104)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空气口(105)和第二空气口(106),并且所述第一空气口(105)和所述第二空气口(106)对称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灶用聚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口(105)和所述第二空气口(106)为圆弧形开口。

7.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燃气灶用聚能罩。

8.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灶用聚能罩,所述燃气灶用聚能罩包括环形罩体(101)和底部(102),所述环形罩体(101)环绕所述底部(102)设置,所述环形罩体(101)与所述底部(102)限定出一个用以供燃气燃烧的燃烧室(103),所述底部(102)上设有多个供外部空气流入的空气口(104),所述燃气灶还包括具有出火孔(40)的火盖(30),所述燃气灶用聚能罩环绕所述火盖(30)设置,所述火盖(30)位于所述燃烧室(103)内,外界空气通过所述空气口(104)流入所述燃烧室(103)为所述出火孔(40)提供二次空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实施例关于一种燃气灶用聚能罩以及燃气灶。聚能罩包括环形罩体和底部,所述环形罩体环绕所述底部设置,所述环形罩体与所述底部限定出一个用以供燃气燃烧的燃烧室,所述底部上设有多个供外部空气流入的空气口,外部空气从所述空气口进入流向所述燃烧室,至少一个所述空气口的大小可调节。采用此结构,空气口的大小可调节,通过空气口进入燃烧室的外部空气的量可以调节,这使得补充给燃气灶的二次空气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不仅便于用户自行调节,而且有利于提高燃气灶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松辉,陈小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