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热交换器垫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04084发布日期:2024-03-13 20:51阅读:12来源:国知局
板式热交换器垫圈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垫圈,其构造成定位在两个传热板之间,以密封两个传热板之间的流体接收间隙。


背景技术:

1、板式热交换器典型地包括在两个框架板之间布置成叠堆的多个传热板。这些板式热交换器的带垫圈版本包括多个垫圈,每个垫圈均布置在邻近的成对传热板之间。这些板式热交换器垫圈可沿着板的周边且围绕传热板中的孔口布置。传热板的叠堆和框架板可例如通过夹紧而被压向彼此,并且板式热交换器垫圈在邻近的传热板之间提供密封。垫圈在邻近的传热板之间限定平行的间隙或流动通道,并且初始温度不同的流体流动穿过这些流动通道中的交替流动通道,以实现从流体中的一种至另一种的传热。

2、板式热交换器垫圈可通过机械夹/管或粘合剂紧固于传热板。在板式热交换器的操作期间,热交换器内部的介质压力作用在板式热交换器垫圈上,该板式热交换器垫圈压缩在相应的成对传热板之间,并且将向外指向的力施加在板式热交换器垫圈上。压缩的板式热交换器垫圈依靠摩擦力、背部支撑(板几何形状)和粘合剂(如果存在)来抵抗介质的向外指向的力,并将板式热交换器垫圈保持在适当位置。有时,取决于例如操作条件,施加于板式热交换器垫圈的向外指向的力超过倾向于将板式热交换器垫圈保持在适当位置的力,因此引起有时被称为爆裂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下,板式热交换器垫圈被推出,引起显著的泄漏,以及可能地,相应而生的损坏。这可接着要求使板式热交换器停止使用以进行维修,结果这对于商业而言是不期望的。


技术实现思路

1、由于介质的向外指向的力大于板式热交换器垫圈抵抗此类向外指向的力的能力,故此处公开的板式热交换器垫圈不易于从传热板之间被向外推动。因此不太可能发生爆裂。

2、根据一个方面,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包括:夹在一起的多个传热板,其中多个传热板布置成叠堆并且邻近地定位,以使板间隙存在于多个传热板中的每对邻近传热板之间,其中板间隙包括用以接收第一介质的第一板间隙和用以接收第二介质的第二板间隙,其中第一板间隙和第二板间隙遍及多个传热板的叠堆彼此交替,并且如在平面图中看到的,多个传热板中的每个传热板包括传热板的相对端部处的端部区段和定位在端部区段之间的中间区段。多个传热板中的每个传热板包括位于传热板的端部区段处并穿过传热板的多个孔口,其中多个传热板中的每个传热板中的多个孔口中的每个孔口与其它多个传热板中的每个传热板中的孔口中的相应一个对齐,以允许第一介质流入和流出第一间隙,并允许第二介质流入和流出第二间隙。多个传热板中的每个传热板的中间区段包括传热区域,传热区域由传热板的相对侧面上的交替的脊和槽组成,其中传热板的一个侧面上的脊和槽构造成由第一介质接触,并且传热板的相对侧面上的脊和槽构造成由第二介质接触。垫圈在邻近于邻近的成对传热板的外周的位置处定位在多个传热板的每对邻近传热板之间,以密封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并且邻近的成对传热板中的每对传热板包括传热板中的两个,它们具有彼此面对的面向表面并且限定密封部分接收空间、楔形部分接收空间以及密封部分接收空间和楔形部分接收空间之间的过渡部。如在平面图中看到的,垫圈中的每个垫圈具有最外部分和最内部分,其中如在垫圈的平面图中看到的,每个垫圈都包括连续密封部分和多个楔形部分,其中每个楔形部分都连接于连续密封部分,以使连续密封部分和多个楔形部分一起为单件单一垫圈结构,并且多个楔形部分沿着连续密封部分彼此间隔开,以使空间存在于邻近的楔形部分之间。连续密封部分具有内侧,多个楔形部分从该内侧突出,并且连续密封部分还具有与内侧相对的外侧,其中连续密封部分的外侧是垫圈的最外部分。每个垫圈的连续密封部分定位在多个传热板的相应邻近成对传热板的密封部分接收空间中,并且在两个传热板的中间区段中压缩在两个传热板的面向表面之间,其中每个垫圈的多个楔形部分在两个传热板的中间区段中定位在多个传热板的相应邻近成对传热板的楔形部分接收空间中。多个楔形部分中的每个楔形部分拥有大于相应楔形部分接收空间和密封部分接收空间之间的过渡部的最大尺寸的厚度,以防止间隙中的向外指向的介质压力将垫圈从两个传热板之间挤出。

3、根据另一个方面,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垫圈构造成在邻近两个传热板中的每个传热板的外周的位置处定位在两个传热板之间,以当两个传热板作为传热板叠堆的部分被夹紧在一起时,密封两个传热板的面对的第一表面之间的间隙,以使间隙中的第一流体实现与第二流体的热交换,该第二流体接触两个传热板的第二表面。如在平面图中看到的,板式热交换器垫圈包括板式热交换器垫圈的相对端部处的端部区段和在板式热交换器垫圈的端部区段之间的中间区段,其中板式热交换器垫圈的端部区段构造成定位在两个传热板的端部区段处,贯通孔口位于端部区段处,并且其中板式热交换器垫圈的中间区段构造成定位在两个传热板的中间区段处,中间区段与贯通孔口间隔并且界定两个传热板的传热区域。板式热交换器垫圈具有最外部分并且包括:如在板式热交换器垫圈的平面图中看到的连续密封部分和如在板式热交换器垫圈的平面图中看到的多个楔形部分,其中连续密封部分遍及板式热交换器垫圈的中间区段和板式热交换器垫圈的端部区段延伸。多个楔形部分中的每个楔形部分连接于连续密封部分,以使连续密封部分和多个楔形部分一起为单件单一垫圈结构,其中多个楔形部分沿着连续密封部分彼此间隔开,以使空间存在于邻近楔形部分之间,其中多个楔形部分在板式热交换器垫圈的中间区段中连接于连续密封部分。连续密封部分具有内侧,内侧构造成当垫圈定位在两个邻近传热板之间时包绕间隙,其中多个楔形部分从连续密封部分的内侧向内突出。连续密封部分还具有与连续密封部分的内侧相对的外侧,其中连续密封部分的外侧是板式热交换器垫圈的最外部分。多个楔形部分中的每个楔形部分构造成使得当两个邻近传热板作为传热板叠堆的部分被夹紧在一起时,楔形部分防止间隙中的向外指向的介质压力将板式热交换器垫圈从两个传热板之间挤出。

4、根据又一个方面,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垫圈构造成在邻近两个传热板中的每个传热板的外周的位置处定位在两个传热板之间,以当两个传热板作为传热板叠堆的部分被夹紧在一起时,密封两个传热板的面对的第一表面之间的间隙,以使间隙中的第一流体实现与第二流体的热交换,该第二流体接触两个传热板的第二表面。板式热交换器垫圈包括:单件单一垫圈结构,如在平面图中看到的,该单件单一垫圈结构包括板式热交换器垫圈的相对端部处的端部区段和在板式热交换器垫圈的端部区段之间的中间区段,其中板式热交换器垫圈的端部区段构造成定位在两个传热板的端部区段处,贯通孔口位于端部区段处,并且板式热交换器垫圈的中间区段构造成定位在两个传热板的中间区段处,该中间区段与贯通孔口间隔开并且界定两个传热板的传热区域。单件单一垫圈结构由连续密封部分和彼此连接的多个楔形部分组成,其中连续密封部分遍及板式热交换器垫圈的中间区段和板式热交换器垫圈的端部区段延伸。多个楔形部分沿着连续密封部分彼此间隔开,以使空间存在于邻近楔形部分之间,并且多个楔形部分在板式热交换器垫圈的中间区段中连接于连续密封部分。连续密封部分具有向内面向被连续密封部分包绕的内部的内侧,并且多个楔形部分从连续密封部分的内侧向内突出。连续密封部分还具有远离被连续密封部分包绕的内部向外面对的外侧。板式热交换器垫圈的中间区段没有从连续密封部分的外侧向外突出的楔形部分。从连续密封部分的内侧向内突出的多个楔形部分中的每个楔形部分构造成使得当两个邻近的传热板作为传热板叠堆的部分被夹紧在一起时,楔形部分防止间隙中的向外指向的介质压力将板式热交换器垫圈从两个传热板之间挤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