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门装置及加热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93319发布日期:2023-10-28 21:11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炉门装置及加热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加热炉,特别是一种炉门装置及加热炉。


背景技术:

1、热成形技术作为汽车轻量化技术的主流方向之一,在乘用车车身零部件制造行业应用的越来越广泛。随着热成形技术的发展,热成形件呈现大幅面化,化零为整的趋势。例如:原来的a柱、b柱、c柱,门槛(这些件原来都是单独进行加热成形,再在主机厂焊接在一起)等多个热成形零部件的平板原料,通过拼焊技术组成一个单/双门环板料,整体进行加热和成形。具有减重效果明显特点,尺寸精度更高的特点。特别是减少了车身总成焊接时的零件数,提高了生产效率。

2、热成形生产线大部分采用辊底式加热炉,少部分采用多层箱式炉作为加热设备。大幅面化,化零为整的趋势降低了生产线产能的需求。因此,多层箱式炉占地面积小、能耗低、产能相对灵活的特点,更能满足需求。在大型拼焊接热成形生产上更有优势。但其一致性相对较差、保护气氛环境无法建立、节拍相对长的缺点也很明显。

3、多层炉保护气氛环境无法建立主要是其传统炉体结构决定。传统多层炉炉体结构为箱式炉在竖直方向上多层叠加,每层独立设可旋转或平移打开的门板型炉门。每个箱式炉炉膛扁长方体,单侧设炉门,炉门洞开口与炉膛截面相等,每层进出料需要打开炉门2-3秒,每隔30秒打开2次(取料、上料各开关一次)。由于炉门打开时,完全敞口,炉口上部往外逸散热气,炉口下部则吸入冷空气。炉内原来的微量氧环境或低露点环境都会失去,炉内原来微正压的保护气氛环境会同时失去。氧含量不稳定会影响裸板的氧化脱碳层厚度,影响产品最终性能,同时会产生氧化皮,严重时在压制成形时会损坏模具。露点值过高,会导致热成形零件发生氢脆开裂现象。

4、为此,亟需一种炉门装置及加热炉,以能减少炉门打开时对炉内保护气氛环境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炉门装置及加热炉,可以在炉门打开时减少对炉内保护气氛环境的影响。

2、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炉门装置,包括:上炉门,所述上炉门设置在加热炉的炉口位置;下炉门,所述下炉门设置在加热炉的炉口位置;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上炉门与所述下炉门打开/关闭所述炉口,驱动所述上炉门与所述下炉门保持第一间距上下移动。

3、由上,使用叉子对加热炉进行上料及下料的操作时,需要将叉子由炉口伸入加热炉内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将料板抬起或放下。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上炉门与下炉门保持第一间距,从而可以使叉子携带料板由上炉门与下炉门之间的间隙伸入或者移出炉口。由此加热炉在进行上料与下料时,炉口不需要完全打开,从而可以减少加热炉内气体逸散出的量,减少炉口打开后炉内含氧量与水分含量的波动,减少对保护气氛环境的影响。另外,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上炉门与下炉门保持第一间距上下移动,不但可以避免叉子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与上炉门、下炉门发生碰撞,还可以使第一间隙不需要留出叉子上下移动的空间,进而可以使第一间隙更小,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炉口打开对炉内保护气氛环境的影响。

4、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包括气帘机构,所述气帘机构用于向所述炉口释放保护气体。

5、由上,通过气帘机构相炉口释放保护气体,从而可以在炉口打开时,减少外界氧气与水分进入炉内的量。由此,减少炉口打开后炉内含氧量与水分含量的波动,减少对保护气氛环境的影响。

6、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气帘机构设置在所述炉口的下部。

7、由上,在炉口打开时,炉口上部会向外逸散热气,炉口下部则会吸入外界气体。通过将气帘机构设置在炉口的下部,使气帘机构由炉口的下部向炉口释放保护气体,从而可以减少炉口下部由外界吸入的气体量,进而减少炉口打开对炉内保护气氛环境的影响。

8、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缸,所述第一驱动缸与所述上炉门传动连接,驱动所述上炉门上下移动;第二驱动缸,所述第二驱动缸与所述下炉门传动连接,驱动所述下炉门上下移动。

9、由上,通过第一驱动缸、第二驱动缸分别对上炉门、下炉门进行驱动,从而可以实现对上炉门、下炉门的单独控制。

10、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中间位置与所述加热炉铰接,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上炉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缸的驱动杆铰接;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中间位置与所述加热炉铰接,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下炉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缸的驱动杆铰接。

11、由上,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形成杠杆结构,可以使第一驱动缸与第二驱动缸在距离炉口较远的位置对上炉门、下炉门进行驱动,从而避免炉口打开时散出的高温对第一驱动缸与第二驱动缸造成影响,避免影响第一驱动缸与第二驱动缸的使用寿命。

12、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上炉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加热炉铰接;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下炉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加热炉铰接。

13、由上,通过设置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从而可以在上炉门与下炉门打开、关闭时对上炉门与下炉门进行支撑,避免上炉门与下炉门在移动时发生晃动。由此,可以提高上炉门与下炉门在打开、关闭时的稳定性。

14、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驱动杆与所述上炉门、所述加热炉铰接的两个位置,以及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上炉门、所述加热炉铰接的两个位置形成平行四边形。

15、由上,通过使第一驱动杆、第一连杆分别与上炉门、加热炉铰接位置形成平行四边形,从而可以使上炉门在打开、关闭的过程中保持角度不变,从而可以提高上炉门在打开、关闭时的稳定性。

16、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驱动杆与所述下炉门、所述加热炉铰接的两个位置,以及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下炉门、所述加热炉铰接的两个位置形成平行四边形。

17、由上,通过使第二驱动杆、第二连杆分别与下炉门、加热炉铰接位置形成平行四边形,从而可以使下炉门在打开、关闭的过程中保持角度不变,从而可以提高下炉门在打开、关闭时的稳定性。

18、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上炉门的下端面朝向所述炉口一侧向下倾斜,所述下炉门的上端面与所述上炉门的下端面相适配,所述上炉门与所述下炉门关闭所述炉口时,所述上炉门的下端面与所述下炉门的上端面相贴合。

19、通过使上炉门与下炉门相对一面设置成相适配的斜面,从而可以在上炉门、下炉门关闭炉口后,提高上炉门、下炉门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漏气。

20、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加热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侧面设置有炉口;以及,本技术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炉门装置。

21、由上,使用叉子对加热炉进行上料及下料的操作时,需要将叉子由炉口伸入加热炉内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将料板抬起或放下。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上炉门与下炉门保持第一间距,从而可以使叉子携带料板由上炉门与下炉门之间的间隙伸入或者移出炉口。由此加热炉在进行上料与下料时,炉口不需要完全打开,从而可以减少加热炉内气体逸散出的量,减少炉口打开后炉内含氧量与水分含量的波动,减少对保护气氛环境的影响。另外,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上炉门与下炉门保持第一间距上下移动,不但可以避免叉子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与上炉门、下炉门发生碰撞,还可以使第一间隙不需要留出叉子上下移动的空间,进而可以使第一间隙更小,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炉口打开对炉内保护气氛环境的影响。

22、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在以下(多个)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