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09842发布日期:2023-08-24 03:30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热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换热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换热机组。


背景技术:

1、板式换热机组具有换热效率高、体积小、组装灵活和拆洗方便等诸多优点,用于解决一次侧和二次侧换热的场合,在暖通空调、石油化工、冶金、机械和医药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板式换热机组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2、一、工作参数获取不便,具体地,一次侧供回水相关参数和二次侧供回水相关参数只能通过现场仪表原位获取,无法远程获取;

3、二、当二次侧供回水压力差超出设定值时,通过二次侧旁通管路实现二次侧供回水压力差的控制,虽然这种二次侧压差控制方式能够有效地控制二次侧供回水压力差,但是在该控制方式下,一部分二次侧供水未经历换热就返回用水方,进而导致用水方的用水温度与设定值相差较大,从而造成用水方的用水温度需求经常得不到满足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板式换热机组存在的工作参数获取不便以及经常性无法满足用水方的用水温度需求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机组,该换热机组包括至少一个子机组和控制器;

3、所述子机组包括:

4、换热器,

5、其上设置有第一流量传感器、第一水温传感器和第一电动阀门的一次侧供水管路,

6、其上设置有第二水温传感器的一次侧回水管路,

7、其上设置有第二流量传感器、第三水温传感器和第一水压传感器的二次侧供水管路,

8、其上设置有循环水泵、第二水压传感器和第四水温传感器的二次侧回水管路,

9、其上设置有第二电动阀门的二次侧旁通管路;

10、所述控制器同时与上述各个传感器、第一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和循环水泵电性连接,用于获取一次侧供水流量、一次侧供水温度、一次侧回水温度、二次侧供水流量、二次侧供水温度、二次侧供水压力、二次侧回水压力和二次侧回水温度,并根据所述二次侧供水流量调节所述第一电动阀门的开度,通过调节所述循环水泵的运行频率来控制二次侧供回水压力差以及在所述循环水泵处于最低运行频率时通过调节所述第二电动阀门的开度来控制二次侧供回水压力差。

11、作为可选的是,所述子机组还包括:

12、其上设置有补水泵的补水管路,所述补水管路接入所述二次侧回水管路;

13、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二次侧回水压力小于其设定值时,控制所述补水泵开启。

14、作为可选的是,所述子机组还包括:

15、泄流管路,其第一端接入所述二次侧回水管路;

16、第三电动阀门,设置在所述泄流管路上;

17、稳压罐,所述泄流管路的第二端接入所述稳压罐;

18、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二次侧回水压力大于其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三电动阀门开启。

19、作为可选的是,所述换热机组还包括:

20、室外气温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外气温;

21、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室外气温调节所述第一电动阀门的开度。

22、作为可选的是,在所述一次侧供水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一手动阀门、第二手动阀门、第三手动阀门、第一压力表、第一水温计和第一排水阀;

23、所述第一手动阀门、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一水温传感器、所述第二手动阀门、所述第一电动阀门、所述第三手动阀门、所述第一压力表、所述第一水温计和所述第一排水阀按照一次侧供水方向依次排布,所述第一电动阀门还并接有第四手动阀门;

24、在所述一次侧回水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二排水阀、第二水温计、第二压力表、第一过滤器、第三压力表和第五手动阀门;

25、所述第二排水阀、所述第二水温计、所述第二压力表、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三压力表、所述第二水温传感器和所述第五手动阀门按照一次侧回水方向依次排布。

26、作为可选的是,当所述子机组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所述一次侧供水管路划分为一次侧供水主管路和两个以上的一次侧供水支管路,所述两个以上的一次侧供水支管路的第一端分别接入相应的换热器,所述两个以上的一次侧供水支管路的第二端均接入所述一次侧供水主管路,

27、所述第一手动阀门、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和所述第一水温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一次侧供水主管路上,为两个以上的子机组所共用,

28、每个子机组均配置有相应的设置在其一次侧供水支管路上的第二手动阀门、第一电动阀门、第三手动阀门、第一压力表、第一水温计和第一排水阀;

29、当所述子机组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所述一次侧回水管路划分为一次侧回水主管路和两个以上的一次侧回水支管路,所述两个以上的一次侧回水支管路的第一端分别接入相应的换热器,所述两个以上的一次侧回水支管路的第二端均接入所述一次侧回水主管路,

30、所述第二水温传感器和所述第五手动阀门设置在所述一次侧回水主管路上,为两个以上的子机组所共用,

31、每个子机组均配置有相应的设置在其一次侧回水支管路上的第二排水阀、第二水温计、第二压力表、第一过滤器和第三压力表。

32、作为可选的是,在所述二次侧供水管路上还设置有第六手动阀门、第七手动阀门、第三水温计、第四压力表和第三排水阀;

33、所述第六手动阀门、所述第二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三水温传感器、所述第一水压传感器、所述第七手动阀门、所述第三水温计、所述第四压力表和所述第三排水阀按照二次侧供水方向依次排布;

34、在所述二次侧回水管路上还设置有第四排水阀、第五压力表、第四水温计、第八手动阀门和第九手动阀门;

35、所述第四排水阀、所述第五压力表、所述第四水温计、所述第八手动阀门、所述循环水泵、所述第二水压传感器、所述第四水温传感器和所述第九手动阀门按照二次侧回水方向依次排布。

36、作为可选的是,当所述子机组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所述二次侧供水管路划分为二次侧供水主管路和两个以上的二次侧供水支管路,所述两个以上的二次侧供水支管路的第一端分别接入相应的换热器,所述两个以上的二次侧供水支管路的第二端均接入所述二次侧供水主管路,

37、所述第六手动阀门、所述第二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三水温传感器和所述第一水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二次侧供水主管路上,为两个以上的子机组所共用,

38、每个子机组均配置有相应的设置在其二次侧供水支管路上的第七手动阀门、第三水温计、第四压力表和第三排水阀;

39、当所述子机组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所述二次侧回水管路划分为二次侧回水主管路和两个以上的二次侧回水支管路,所述两个以上的二次侧回水支管路的第一端分别接入相应的换热器,所述两个以上的二次侧回水支管路的第二端均接入所述二次侧回水主管路,

40、所述循环水泵、所述第二水压传感器、所述第四水温传感器和所述第九手动阀门设置在所述二次侧回水主管路上,为两个以上的子机组所共用,

41、每个子机组均配置有相应的设置在其二次侧回水支管路上的第四排水阀、第五压力表、第四水温计和第八手动阀门。

42、作为可选的是,所述二次侧旁通管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入所述二次侧供水主管路和所述二次侧回水主管路;

43、在所述二次侧旁通管路上还设置有第十手动阀门和第十一手动阀门,所述第十手动阀门、所述第二电动阀门和所述第十一手动阀门依次排布在所述二次侧旁通管路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所述第十手动阀门、所述第二电动阀门与所述第十一手动阀门所构成的串联阀门组还并接有第十二手动阀门。

44、作为可选的是,在所述二次侧回水主管路上、所述循环水泵的上游沿二次侧回水方向依次设置有第十三手动阀门、第六压力表、止回阀、第五排水阀和第一软连接,在所述二次侧回水主管路上、所述循环水泵与所述第二水压传感器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二软连接、第六排水阀、第七压力表、第二过滤器、第八压力表和第十四手动阀门。

4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46、本发明的换热机组,一方面,在一次侧供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流量传感器和第一水温传感器,在一次侧回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水温传感器,在二次侧供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流量传感器、第三水温传感器和第一水压传感器,在二次侧回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水压传感器和第四水温传感器,通过将控制器与上述各个传感器电性连接,以获取一次侧供水流量、一次侧供水温度、一次侧回水温度、二次侧供水流量、二次侧供水温度、二次侧供水压力、二次侧回水压力和二次侧回水温度,从而实现了工作参数的远程获取。另一方面,当二次侧供回水压力差超出设定值时,先通过调节二次侧循环水泵的运行频率的方式来控制二次侧供回水压力差;只有当二次侧负荷足够小,循环水泵处于最低运行频率时,才通过二次侧旁通管路上的第二电动阀门控制二次侧供回水压力差;与现有的板式换热机组相比,本发明的换热机组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通过二次侧旁通管路进行二次侧供回水压力差的控制,因此其造成用水方的用水温度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现象的发生频率相当低;进一步地说,本发明的换热机组只有在二次侧负荷足够小时才通过二次侧旁通管路进行二次侧供回水压力差的控制,在二次侧负荷足够小的情况下,其造成用水方的用水温度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现象对用水方的整体用水影响是比较小的。

47、根据以上两方面内容可知,采用本发明的换热机组,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的板式换热机组存在的工作参数获取不便以及经常性无法满足用水方的用水温度需求的问题。

48、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