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作物螺旋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36883发布日期:2023-07-12 20:10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作物螺旋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粮食烘干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农作物螺旋烘干机。


背景技术:

1、粮食是有生命的有机体,水分是其赖以生存的条件。但水分过高会诱发昆虫和微生物的滋生,容易造成粮食发热、发酵、变质和发芽率下降。以谷物为例,谷物收获时的含水率为25~30%,在保存时需要尽快降到安全水分13~15%。我国的谷物一年收获1~3次,要存放数年,但在谷物生产过程以及谷物烘干环节,自然晾晒容易受到天气和场地等影响的制约。随着谷物收割机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以及种粮大户的兴起,自然晾晒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必须借助于谷物干燥设备。

2、然而现有的烘干机大都对粮食进行统一烘干,容易造成粮食烘干不均,部分烘干过度,部分烘干不够,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烘干机所存在的不能够根据粮食的体积大小改变其对应的烘干时间,从而造成粮食烘干不均,部分烘干过度,部分烘干不够,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农作物螺旋烘干机。

2、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农作物螺旋烘干机,包括:

4、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内筒,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出料口;

5、加热盘管,设置在所述内筒内,所述加热盘管用以烘干物料;

6、绞龙组件,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内筒上,所述绞龙组件包括第一绞龙和第二绞龙,所述第一绞龙和所述第二绞龙的螺距相同,所述第一绞龙的螺旋直径非线性变化,所述第二绞龙的螺旋直径线性变化;

7、所述第一绞龙用以将体积大的物料运输至所述第一出料口;

8、所述第二绞龙用以将体积小的物料运输至所述第二出料口。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绞龙包括第一绞龙一环、第一绞龙二环、第一绞龙三环和第一绞龙四环,所述第一绞龙一环的螺旋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绞龙二环的螺旋直径,所述第一绞龙二环的螺旋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绞龙三环的螺旋直径,所述第一绞龙三环的螺旋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绞龙四环的螺旋直径;所述第一绞龙一环、所述第一绞龙二环、所述第一绞龙三环和所述第一绞龙四环依次连接且直径逐渐变小;所述第二绞龙包括第二绞龙一环、第二绞龙二环和第二绞龙三环,所述第二绞龙一环的螺旋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绞龙二环的螺旋直径,所述第二绞龙二环的螺旋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绞龙三环的螺旋直径;所述第二绞龙一环、所述第二绞龙二环和所述第二绞龙三环依次连接且直径逐渐变小。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绞龙一环靠近所述内筒的轴线的部分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绞龙一环远离所述内筒的轴线的部分;所述第一绞龙二环靠近所述内筒的轴线的部分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绞龙二环远离所述内筒的轴线的部分;所述第一绞龙三环靠近所述内筒的轴线的部分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绞龙三环远离所述内筒的轴线的部分;所述第一绞龙四环靠近所述内筒的轴线的部分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绞龙四环远离所述内筒的轴线的部分;所述第二绞龙一环靠近所述内筒的轴线的部分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绞龙一环远离所述内筒的轴线的部分;所述第二绞龙二环靠近所述内筒的轴线的部分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绞龙二环远离所述内筒的轴线的部分;所述第二绞龙三环靠近所述内筒的轴线的部分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绞龙三环远离所述内筒的轴线的部分。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绞龙一环、所述第一绞龙二环、所述第二绞龙一环和所述第二绞龙二环的数量均至少为两组。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料口的数量至少为两组。

13、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用以引导物料的流动。

14、进一步地,所述内筒的圆周壁面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15、进一步地,所述农作物螺旋烘干机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以将空气引入所述内筒内。

16、进一步地,所述农作物螺旋烘干机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以提供所述绞龙组件转动的驱动力。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螺旋烘干机,包括外壳、加热盘管和绞龙组件,外壳内设置有内筒,外壳上设置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第一出料口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第二出料口;加热盘管设置在内筒内,加热盘管用以烘干物料;绞龙组件能够转动地设置在内筒上,绞龙组件包括第一绞龙和第二绞龙,第一绞龙和第二绞龙的螺距相同,第一绞龙的螺旋直径非线性变化,第二绞龙的螺旋直径线性变化,第一绞龙用以将体积大的物料运输至第一出料口,第二绞龙用以将体积小的物料运输至第二出料口。通过设置绞龙组件,一方面使得体积不同大小的物料烘干时长不一样,提高了烘干效率;另一方面绞龙斜向的方向不断改变,从而使得物料能够不断翻转,提高了筛分效果以及烘干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农作物螺旋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螺旋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绞龙包括第一绞龙一环、第一绞龙二环、第一绞龙三环和第一绞龙四环,所述第一绞龙一环的螺旋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绞龙二环的螺旋直径,所述第一绞龙二环的螺旋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绞龙三环的螺旋直径,所述第一绞龙三环的螺旋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绞龙四环的螺旋直径;所述第一绞龙一环、所述第一绞龙二环、所述第一绞龙三环和所述第一绞龙四环依次连接且直径逐渐变小;所述第二绞龙包括第二绞龙一环、第二绞龙二环和第二绞龙三环,所述第二绞龙一环的螺旋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绞龙二环的螺旋直径,所述第二绞龙二环的螺旋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绞龙三环的螺旋直径;所述第二绞龙一环、所述第二绞龙二环和所述第二绞龙三环依次连接且直径逐渐变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作物螺旋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绞龙一环靠近所述内筒的轴线的部分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绞龙一环远离所述内筒的轴线的部分;所述第一绞龙二环靠近所述内筒的轴线的部分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绞龙二环远离所述内筒的轴线的部分;所述第一绞龙三环靠近所述内筒的轴线的部分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绞龙三环远离所述内筒的轴线的部分;所述第一绞龙四环靠近所述内筒的轴线的部分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绞龙四环远离所述内筒的轴线的部分;所述第二绞龙一环靠近所述内筒的轴线的部分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绞龙一环远离所述内筒的轴线的部分;所述第二绞龙二环靠近所述内筒的轴线的部分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绞龙二环远离所述内筒的轴线的部分;所述第二绞龙三环靠近所述内筒的轴线的部分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绞龙三环远离所述内筒的轴线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作物螺旋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绞龙一环、所述第一绞龙二环、所述第二绞龙一环和所述第二绞龙二环的数量均至少为两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作物螺旋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料口的数量至少为两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螺旋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用以引导物料的流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螺旋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圆周壁面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螺旋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作物螺旋烘干机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以将空气引入所述内筒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螺旋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作物螺旋烘干机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以提供所述绞龙组件转动的驱动力。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粮食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作物螺旋烘干机,包括外壳、加热盘管和绞龙组件,外壳内设置有内筒,外壳上设置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第一出料口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第二出料口;加热盘管设置在内筒内,加热盘管用以烘干物料;绞龙组件能够转动地设置在内筒上,绞龙组件包括第一绞龙和第二绞龙,第一绞龙和第二绞龙的螺距相同,第一绞龙的螺旋直径非线性变化,第二绞龙的螺旋直径线性变化,第一绞龙用以将体积大的物料运输至第一出料口,第二绞龙用以将体积小的物料运输至第二出料口。通过设置绞龙组件,使得体积不同大小的物料烘干时长不一样,提高烘干效率;绞龙方向不断改变,使得物料能够不断翻转,增强烘干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石华会,李培,杨合林,秦芳磊,杨君莉,翟影,代敏,董坤,孔子明,杜冰,韩琴,尹海峰,赖勇,马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州贺家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