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储能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31917发布日期:2023-12-10 11:34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储能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厨具,特别是在加工各类食品的过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节能储能灶。


背景技术:

1、目前,常见的燃气灶具均为燃气直燃式,即燃气与助燃空气在灶具内炉芯一起混合进入炉头后点火燃烧,其最大特点是:助燃空气为常温,平均温度在25度左右,属于冷风助燃,火焰为开放式火焰,火焰自由运动,没有约束,烟气随意排放。

2、冷风助燃有两个缺点:一个是费气,做同样的菜品,消耗的燃气量更大;另一个是火焰温度低,意味着菜的口感较差,出菜时间长,成本高。

3、开放式火焰,造成灶具热效率非常低,造成燃气能源的极大浪费。

4、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而提出的一种更加先进的节能储能灶。

2、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节能储能灶,该装置在原来灶具的基础上增设了烟气余热回收机构和燃气能源替代机构,具体包括有灶体、烟气余热回收机构、热媒循环系统、过热器、储能器等,该装置具有节能和储能双功能。

3、其中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机构主要包括有集烟器、烟气-热媒换热器、热媒-空气换热器、循环泵等,烟气余热回收机构的功能就是将灶具排放的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回来,其能量去向就是以灶具本身的助燃风为热载体,回送给灶具本身。

4、其中所述的燃气能源替代机构就是通过储能器实现的,在其内部布置有电加热元件、储热介质和必要的换热装置(若需)等。



技术特征:

1.一种节能储能灶,包括有烟气余热回收机构和燃气能源替代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机构包括有热媒式和蓄热式,所述的热媒式烟气余热回收机构包括有灶体(1)、集烟器、过热器、热媒循环系统和换热器等设备,所述的蓄热式烟气余热回收机构包括有蓄热器一(22)和蓄热器二(23),所述的燃气能源替代机构主要包括储能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储能灶,其技术特征是在所述的灶体(1)上放置集烟器和过热器,所述的集烟器包括集烟环(4),所述的过热器包括有盘管(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储能灶,其技术特征是所述的热媒循环系统包括有循环泵(8)、热媒储罐(10)、换热盘管三(12)、循环管路(15)、换热盘管一(18)、盘管(13)、换热盘管二(19)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及3所述的一种节能储能灶,其技术特征是所述的换热器包括有由换热盘管一(18)与烟气-热媒换热器(5)一起构成的热媒-烟气换热器及由所述的换热盘管二(19)与热媒-空气换热器(7)一起构成的热媒-空气换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储能灶,其技术特征是在所述的储能器(6)内安放有电加热元件(11)、储能介质(17)和换热盘管三(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储能灶,其技术特征是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机构与燃气能源替代机构在与灶具对接的助燃风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采用的联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串联、并联、直连、单体或组合等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及5所述的一种节能储能灶,其技术特征是所述的储能介质(17)可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电池、固体储能材料、液体介质、相变材料、熔盐等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所述的一种节能储能灶,其技术特征是所述的循环管路(15)中的循环介质即热媒,可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导热油、变压器油、水及其混合物、液态熔盐等。

9.根据权利要求1及2所述的一种节能储能灶,其技术特征是在所述的集烟环(4)的内侧开有槽口(1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储能灶,其技术特征是所述的蓄热式烟气余热回收机构包括有蓄热模块(24)。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储能灶,主要包括灶体、烟气余热回收机构、燃气替代机构、热媒循环系统、过热器等,所述的灶体上安装有集烟管、过热器,所述的燃气替代机构包括有储能器,其技术特征是采用所述的热媒循环系统构成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将灶具散失热量集中变换转移出来,再叠加储能器储存的电力热能,助燃风实现了温度的大幅跃升,并以热风为载体再回送给本灶具,燃烧得到强化,提高了菜的品质和口感,缩短了出菜时间,大幅降低燃气用量。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空能时代(广州)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