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维护的双炉门的进出料装置及碳管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18842发布日期:2023-09-10 05:42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维护的双炉门的进出料装置及碳管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冶金,特别是一种便于维护的双炉门的进出料装置及碳管炉。


背景技术:

1、目前国内碳化钨的舟皿进出机构基本上是单炉门结构,在推舟进炉的时候,容易出现内外气体大量交换的情况,由于机构空间比较大,需要用比较多的惰性气体来清除混入的空气,不仅时间长,而且如果清除不够彻底就会出现放炮的现象;且在维护、维修炉子时,进出料炉箱需要移开,再移回来时需要重新定位、调整,工作量大且难以保证与原始放置位置一致,可能导致炉内气体溢出。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双炉门的进出料装置及碳管炉,通过具备双炉门的进料炉箱和出料炉箱,通过外炉门隔绝外腔室和外界,内炉门升起隔绝外腔室和内腔室,气体置换只在外腔室中进行,气体置换过程炉体内溢出的气体被内炉门隔绝在了内腔室内无法接触外腔室中混入的空气,因此避免炉体内外气体的大量交换,惰性气体只需要填充清除外腔室中的空气,减少置换的时间和气体的用量;通过在机架下设置万向轮,及快速定位组件,方便维护时进料炉箱、出料炉箱的移动和维护后的定位对准。

2、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

3、一种便于维护的双炉门的进出料装置,包括进料炉箱、出料炉箱、气体置换机构,所述进料炉箱设置于炉体的进口,所述出料炉箱设置于炉体的出口,

4、所述进料炉箱包括进料箱体,所述进料箱体对接所述炉体的进口,所述进料箱体内设有第一外腔室和第一内腔室,所述第一外腔室和第一内腔室相连通,所述进料箱体上设有第一外炉门,用于将第一外腔室与所述进料箱体外部的空间隔开;所述第一内腔室内设置有可接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外腔室的第一内炉门,所述第一内炉门用于隔绝第一外腔室和第一内腔室,所述第一外腔室内设置有气体置换机构,所述第一内炉门上设置有第一托皿组件,用于放置舟皿;所述进料箱体安装于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一机架下端安装有第一万向轮和第一快速定位组件;

5、所述出料炉箱包括出料箱体,所述出料箱体对接所述炉体的出口,所述出料箱体内设有第二外腔室和第二内腔室,所述第二外腔室和第二内腔室相连通,所述出料箱体上设有第二外炉门,用于将第二外腔室与所述出料箱体外部的空间隔开;所述第二内腔室内设置有可接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外腔室的第二内炉门,所述第二内炉门用于隔绝第二外腔室和第二内腔室,所述第二外腔室内设置有气体置换机构,所述第二内炉门上设置有第二托皿组件,用于放置舟皿;所述出料箱体安装于第二机架上,所述第二机架下安装有第二万向轮和第二快速定位组件。

6、优选的,所述第一内炉门由第一升降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气缸,所述第一升降气缸连接于所述进料箱体的下侧,所述第一升降气缸的推杆顶抵所述第一内炉门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外腔室和所述第一内腔室之间设置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内炉门的形状大小与所述第一连通孔相匹配。

7、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升降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升降导向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腔室四角的四根第一导向轴,所述第一内炉门的四角分别穿设一根所述第一导向轴。

8、优选的,所述第一外炉门设置于所述进料箱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外炉门一侧连接有第一外炉门开合机构,所述第一外炉门开合机构包括第一翻门气缸和第一翻门连杆,所述第一翻门气缸装于所述进料箱体的侧面,所述第一翻门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外炉门,所述第一翻门连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翻门气缸的推杆;所述第一翻门连杆连接所述第一翻门气缸一侧的底部铰接在所述进料箱体上,且避开所述第一翻门气缸。

9、优选的,所述第一外炉门远离所述第一外炉门开合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压门机构,所述第一压门机构包括第一铰接座和第一压门连杆;所述第一铰接座固定于所述进料箱体上,且避开所述第一外炉门;所述第一压门连杆远离所述第一外炉门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铰接座上,所述第一压门连杆接近所述第一外炉门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压杆,所述第一压杆用于压紧所述第一外炉门;所述第一铰接座远离所述第一外炉门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压门气缸,所述第一压门气缸的推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压门连杆。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托皿组件包括两块平行安装的第一侧板,与所述舟皿的进舟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托皿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滚轮和第一导向滚轮;两块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进舟方向的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支撑滚轮;每块所述第一侧板的上端,且在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滚轮之间的位置上安装有多个所述第一导向滚轮,所述第一导向滚轮的轴线与舟皿接触面的径向方向垂直;所述进料箱体与所述炉体的进口相对的表面设置有进舟窗口,所述进舟窗口用于连通所述炉体和所述第一内腔室;所述进料箱体与所述进舟窗口相对的侧面上安装有推舟组件,所述推舟组件用于推动舟皿穿过所述进舟窗口进入到所述炉体内。

11、优选的,所述第二内炉门由第二升降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气缸,所述第二升降气缸连接于所述出料箱体的下侧,所述第二升降气缸的推杆顶抵所述第二内炉门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外腔室和所述第二内腔室之间设置有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二内炉门的形状大小与所述第二连通孔相匹配;所述第二外炉门设置于所述出料箱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外炉门一侧连接有第二外炉门开合机构,所述第二外炉门开合机构包括第二翻门气缸和第二翻门连杆,所述第二翻门气缸装于所述出料箱体的侧面,所述第二翻门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外炉门,所述第二翻门连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翻门气缸的推杆;所述第二翻门连杆连接所述第二翻门气缸一侧的底部铰接在所述出料箱体上,且避开所述第二翻门气缸。

12、优选的,所述第二托皿组件包括两块平行安装的第二侧板,与所述舟皿的出舟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托皿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撑滚轮、第二导向滚轮,两块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出舟方向的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所述第二支撑滚轮,靠近所述炉体一侧的所述第二支撑滚轮由电机驱动;每块所述第二侧板的上端,且在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滚轮之间的位置上安装有多个所述第二导向滚轮,所述第二导向滚轮轴线与舟皿接触面的径向方向垂直;所述出料箱体与所述炉体的出口相对的表面设置有出舟窗口,所述出舟窗口用于连通所述炉体和所述第二内腔室。

13、优选的,所述第一快速定位组件包括导向块和导向销,所述炉体安装处的地面上固定所述导向块,所述第一机架上安装所述导向销,所述导向销卡入所述导向块内;所述第二快速定位组件与所述第一快速定位组件的结构相同。

14、本发明另外提供一种碳管炉,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便于维护的双炉门的进出料装置。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双炉门的进出料装置及碳管炉,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通过具备双炉门的进料炉箱和出料炉箱,通过进料炉箱的第一外炉门和出料炉箱的第二外炉门隔绝第一外腔室和外界、第二外腔室和外界,第一内炉门升起隔绝其中的第一外腔室和第一内腔室,第二内炉门升起隔绝其中的第二外腔室和第二内腔室,使得气体置换的过程中碳管炉内的气体只有可能溢出到进料炉箱的第一内腔室、出料炉箱的第二内腔室,无法接触到进料炉箱、出料炉箱外的空气,通过第一外腔室、第二外腔室的气体置换机构置换第一外腔室、第二外腔室内的气体,置换完成第一内炉门、第二内炉门下降即可将托皿组件上的舟皿送入碳管炉炉体内或者从碳管炉炉体内取出,进而避免了碳管炉内气体直接与外部气体接触;且因为将进料箱体分成第一内腔室、第一外腔室和将出料箱体分成第二内腔室、第二外腔室,每次置换气体时都只需要用惰性气体填满第一外腔室、第二外腔室,可以有效降低进出舟时惰性气体的用量,有助于节省生产成本;通过在第一机架下设置有第一万向轮及第一快速定位组件和在第二机架下设置有第二万向轮及第二快速定位组件,方便维护时进料炉箱、出料炉箱的快速移动和维护后的快速定位对准。2.通过第一外炉门上设置的第一外炉门开合机构、第二外炉门上设置的第二外炉门开合机构,使得第一外炉门关闭时可以压紧在进料箱体上、第二外炉门关闭时可以压紧在出料箱体上,能够保证第一外腔室能够完全与进料箱体外部的空间隔开,保证第二外腔室能够完全与出料箱体外部的空间隔开,增加设置的第一压门机构、第二压门机构可以进一步增加密封性,有助于气体的置换,避免外部空气进入到进料箱体和出料箱体内,有助于进一步减少惰性气体的用量节省成本。3.通过第一内炉门直接用于放置第一托皿组件、第二内炉门直接用于放置第二托皿组件,在盛放和升降舟皿的同时,上升到顶端即可隔开进料箱体内的第一内腔室和第一外腔室、出料箱体内的第二内腔室和第二外腔室,不用另外设置特别的密封机构,有助于将进料炉箱和出料炉箱设计得更小,使得结构更为紧凑,减少对厂房内空间的占用,有助于减少设备的采购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