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收烟气余热的自发电暖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13819发布日期:2023-12-19 09:58阅读:39来源:国知局
可回收烟气余热的自发电暖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暖风机,具体涉及一种可回收烟气余热的自发电暖风机。


背景技术:

1、自发电暖风机主要用于北方及高寒地区野外扎营采暖,可用于帐篷和拼装式板房等临时住所,也可用于永久或半永久式营房。当前,野外供暖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野外供电问题,二是野外环境问题。由于野外供电不便,且临时发电设备容量有限,自发电暖风机可依赖半导体热电转换元件在供暖的同时对蓄电池进行充电,驱动油泵和风机运转,从而实现不依赖外部电源独立运转。暖风机蓄电池还设有外置电源输出接口,可在紧急情况下作为小功率应急电源使用。

2、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元供电的海拔自适应性暖风机,申请号:202123405587.9,该专利包括壳体,壳体的前端、后端分别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壳体中设有炉胆,炉胆中设有燃烧器;炉胆上还设有点火塞;壳体中还设有送风机、电机以及助燃风机;壳体上设有主控制器、蓄电池;炉胆的外部上设有温差发电片,温差发电片上设有散热器;壳体的下部设有油箱;炉胆的内壁设有周向布置的多个翅片。上述结构燃油直接输送到燃烧器内,但申请人发现由于在野外环境特别是北方冬季或者高寒地区,室外气温较低,暖风机燃料油通常为柴油或煤油在极端低温环境下低于-30℃粘度变大,非常不利于流动和雾化,同时,燃烧所需的空气直接进入到燃烧室内,同样由于北方冬天温度较低,冷空气直接进入到燃烧室会导致油气雾化效果较差,燃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回收烟气余热的自发电暖风机,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回收烟气余热的自发电暖风机,由内至外分别为燃油燃烧器、暖风风道、半导体热电片和冷却翅片,其中,燃油燃烧器主体结构为带一次折流结构的同心薄壁圆筒,所述暖风风道内部设有周向等距分布的导热格栅,所述半导体热电片的热端与暖风风道外壁紧贴,冷端为模块化的冷却翅片;所述燃油燃烧器上设有新风空气入口和燃烧室烟气出口,二者居于同侧且位置接近,新风空气入口和燃烧室烟气出口通过多个并排布置的u型热管进行热量交换,u型热管下方设有金属排烟管。

3、优选地,在u型热管下方设有油箱,所述排烟管下探至油箱上表面并以多个并排布置的l型热管与油箱进行接触固定,最终与外界大气连通。

4、优选地,燃油燃烧器的预混室一侧设有喷嘴,沿火焰喷流方向在燃油燃烧器的内筒上装有旋流燃烧叶片,旋流燃烧叶片材质为高温陶瓷材料,叶片数为3-5个,叶型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安装位置距喷嘴20-50mm。

5、优选地,所述暖风风道截面为正六边形或正八边形的筒体结构。

6、优选地,冷却翅片的数量与暖风风道截面形状相对应,为6个或8个。

7、优选地,所述u型/l型热管和油箱外部均设有保温层。

8、优选地,所述暖风风道内部的导热格栅为金属薄片结构,材质与风道主体材质相同,为镀锌铁或者铝合金,平均厚度为0.2-2mm。

9、优选地,冷却翅片肋型可采用等截面直肋、梯形肋或三角形肋。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1、本装置通过设置热管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不仅可以对外界较冷空气进行充分预热以提升燃烧性能,还可以对油箱内燃料油进行整体预热和保温,防止燃料油温度过低带来的粘度增加甚至冻堵问题。综合效果表现为提升燃料油雾化效果,提高油气混合物的温度,进而提高整体燃烧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燃油燃烧器内部设有高温陶瓷制的旋流燃烧叶片,可改善焰流均匀性,进而改善燃烧器周向换热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回收烟气余热的自发电暖风机,由内至外分别为燃油燃烧器、暖风风道、半导体热电片和冷却翅片,其中,燃油燃烧器主体结构为带一次折流结构的同心薄壁圆筒,所述暖风风道内部设有周向等距分布的导热格栅,所述半导体热电片的热端与暖风风道外壁紧贴,冷端为模块化的冷却翅片;所述燃油燃烧器上设有新风空气入口和燃烧室烟气出口,二者居于同侧且位置接近,其特征在于:新风空气入口和燃烧室烟气出口通过u型热管进行热量交换;所述u型热管为多个并排布置,其下方设有金属排烟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烟气余热的自发电暖风机,其特征在于:在u型热管结构下部设有油箱,所述金属排烟管下探至油箱上表面并以多个并排布置的l型热管与油箱进行接触固定,最终与外界大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烟气余热的自发电暖风机,其特征在于:燃油燃烧器的预混室一侧设有喷嘴,沿火焰喷流方向在燃油燃烧器的内筒上装有旋流燃烧叶片,旋流燃烧叶片材质为高温陶瓷材料,叶片数为3-5个,叶型是平面,或者是曲面,安装位置距喷嘴20-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烟气余热的自发电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风道截面为正六边形或正八边形的筒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烟气余热的自发电暖风机,其特征在于:冷却翅片的数量与暖风风道截面形状相对应,为6个或8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烟气余热的自发电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换热器和油箱外部均设有保温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烟气余热的自发电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风道内部的导热格栅为金属薄片结构,材质与风道主体材质相同,为镀锌铁或者铝合金,平均厚度为0.2-2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烟气余热的自发电暖风机,其特征在于:冷却翅片肋型可采用等截面直肋、梯形肋或三角形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暖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回收烟气余热的自发电暖风机,由内至外分别为燃油燃烧器、暖风风道、半导体热电片和冷却翅片,燃油燃烧器上设有新风空气入口和燃烧室烟气出口,二者居于同侧且位置接近,新风空气入口和燃烧室烟气出口通过多个并排布置的U型热管进行热量交换;U型热管结构下方设有一定长度的金属排烟管,排烟管下探至油箱上表面,并以多个并排布置的L型热管与其进行热量交换。本装置通过设置两种形状的热管形成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不仅可以对外界较冷空气进行充分预热以提升燃烧性能,还可以对油箱内燃料油进行整体预热和保温,防止燃料油温度过低带来的粘度增加甚至冻堵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郑巍,高琳,朱长宏,顾磊,朱强,杨东方,赵军,李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秦皇岛市傲森尔装具服装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