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风组件、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09056发布日期:2024-01-16 11:45阅读:14来源:国知局
出风组件、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空调,尤其涉及一种出风组件、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1、为解决传统柜机空调存在的送风方式较为单一、送风角度较小的问题,现有的单贯流双出风立式空调设置有两个出风通道,两个出风通道的出口分别为空调的两个出风口。然而,这种形式的空调往往结构较为复杂,并且存在组装过程复杂、组装效率低且组装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出风组件、室内机和空调器。

2、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扫风叶片以及分流锥,所述分流锥设置有用于与外部结构组装的组装部,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扫风叶片分别安装在所述分流锥上,并且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扫风叶片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扫风叶片转动。

3、可选地,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扫风叶片分别布置在所述分流锥相对的两侧。

4、可选地,所述分流锥设置有安装座,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

5、可选地,所述分流锥包括板本体,所述安装座包括两个安装柱,所述安装柱连接于所述板本体并且背离所述板本体延伸,所述安装柱形成有组装孔,所述驱动电机布置在所述两个所述安装柱之间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安装柱可拆卸地连接。

6、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包括支撑筋,每个所述安装柱的外周壁连接有多个所述支撑筋,多个所述支撑筋沿所述安装柱的周向间隔布置。

7、可选地,所述出风组件包括连动杆,所述扫风叶片包括第一叶片和多个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动杆,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并通过所述连动杆带动多个所述第二叶片转动。

8、可选地,所述第一叶片包括第一叶片主体和第一连接转轴,所述第一连接转轴与所述第一叶片主体相连,所述第一连接转轴穿过所述分流锥并且通过传动轴套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9、可选地,所述分流锥设置有两个行程挡块,所述传动轴套上形成有止挡臂,所述止挡臂沿所述传动轴套的径向凸出于所述传动轴套,两个所述行程挡块围绕所述传动轴套的周向间隔布置,并用于与所述止挡臂止挡。

10、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转轴包括轴主体和止挡凸缘,所述轴主体与所述第一叶片主体相连,所述止挡凸缘沿所述轴主体的径向凸出于所述轴主体,以用于止抵于所述分流锥。

11、可选地,所述第一叶片还包括第一连接臂,所述连动杆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臂连接于所述第一叶片主体并且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

12、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臂包括第一臂主体和两个第一弹性卡舌,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卡舌间隔布置并且连接于所述第一臂主体,所述第一弹性卡舌形成有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一弹性卡舌用于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以使得所述连动杆抵接在所述第一臂主体和所述第一抵接面之间。

13、可选地,所述第二叶片包括第二叶片主体和第二连接转轴,所述第二连接转轴与所述第二叶片主体相连,所述第二连接转轴穿设于所述分流锥并且与所述分流锥转动地相连。

14、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转轴包括连接轴段和抵接凸缘,所述连接轴段与所述第二叶片主体相连,所述抵接凸缘沿所述连接轴段的径向凸出于所述连接轴段,以用于止抵于所述分流锥。

15、可选地,所述分流锥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转轴包括两个第二弹性卡舌,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卡舌间隔布置并且连接于所述抵接凸缘,所述第二弹性卡舌形成有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二弹性卡舌用于穿过所述安装孔,以使得所述分流锥抵接在所述抵接凸缘和所述第二抵接面之间。

16、可选地,所述第二叶片还包括第二连接臂,所述连动杆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连接臂连接于所述第二叶片主体并且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

17、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臂包括第二臂主体和两个第三弹性卡舌,两个所述第三弹性卡舌间隔布置并且连接于所述第二臂主体,所述第三弹性卡舌形成有第三抵接面,所述第三弹性卡舌用于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以使得所述连动杆抵接在所述第二臂主体和所述第三抵接面之间。

18、可选地,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分别设置有多个过风孔。

19、可选地,所述分流锥包括呈v字型布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分别设置有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扫风叶片。

20、可选地,所述分流锥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扫风叶片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二板体形成有弯折段,所述弯折段从所述第一板体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一侧弯折。

21、可选地,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分别设置有拼合部,所述拼合部形成有拼接面,所述拼接面用于与所述外部结构贴合。

22、可选地,所述拼合部构造为阶梯结构,所述阶梯结构包括依次相连的多个阶梯面,多个所述阶梯面用作所述拼接面,以与所述外部结构贴合。

23、可选地,所述分流锥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第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连接。

24、可选地,所述组装部包括装配座,所述装配座用于与所述外部结构螺纹连接,并且所述装配座包括座体和支撑板,所述座体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支撑板连接并支撑在所述分流锥和所述座体之间,以使得所述连接孔的中心孔线垂直于所述外部结构。

25、可选地,所述组装部还包括多个卡接块,多个所述卡接块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并用于与所述外部结构卡接连接。

26、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分流支架和上述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通过所述组装部组装于所述分流支架。

27、可选地,所述分流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设置有两个出风口,所述驱动电机布置在所述分流锥与所述支架本体之间。

28、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室内机。

29、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出风组件将驱动电机和扫风叶片安装在分流锥上,并且在分流锥上形成组装部,这样,驱动电机、扫风叶片以及分流锥能够在预安装为出风组件,在室内机的组装过程中,出风组件整体能够通过组装部直接安装在室内机的分流支架上,由此能够减少室内机组装的时间,从而提高室内机的组装效率。此外,通过上述组装方式,驱动电机和扫风叶片能够不受空间限制且便捷地安装在分流锥上,由此能够降低出风组件在室内机中的组装难度,进而进一步有利于提高室内机的组装效率。

30、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扫风叶片以及分流锥,所述分流锥设置有用于与外部结构组装的组装部,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扫风叶片分别安装在所述分流锥上,并且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扫风叶片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扫风叶片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扫风叶片分别布置在所述分流锥相对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锥设置有安装座,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锥包括板本体,所述安装座包括两个安装柱,所述安装柱连接于所述板本体并且背离所述板本体延伸,所述安装柱形成有组装孔,所述驱动电机布置在所述两个所述安装柱之间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安装柱可拆卸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支撑筋,每个所述安装柱的外周壁连接有多个所述支撑筋,多个所述支撑筋沿所述安装柱的周向间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包括连动杆,所述扫风叶片包括第一叶片和多个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动杆,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并通过所述连动杆带动多个所述第二叶片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包括第一叶片主体和第一连接转轴,所述第一连接转轴与所述第一叶片主体相连,所述第一连接转轴穿过所述分流锥并且通过传动轴套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锥设置有两个行程挡块,所述传动轴套上形成有止挡臂,所述止挡臂沿所述传动轴套的径向凸出于所述传动轴套,两个所述行程挡块围绕所述传动轴套的周向间隔布置,并用于与所述止挡臂止挡。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转轴包括轴主体和止挡凸缘,所述轴主体与所述第一叶片主体相连,所述止挡凸缘沿所述轴主体的径向凸出于所述轴主体,以用于止抵于所述分流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还包括第一连接臂,所述连动杆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臂连接于所述第一叶片主体并且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包括第一臂主体和两个第一弹性卡舌,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卡舌间隔布置并且连接于所述第一臂主体,所述第一弹性卡舌形成有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一弹性卡舌用于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以使得所述连动杆抵接在所述第一臂主体和所述第一抵接面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片包括第二叶片主体和第二连接转轴,所述第二连接转轴与所述第二叶片主体相连,所述第二连接转轴穿设于所述分流锥并且与所述分流锥转动地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转轴包括连接轴段和抵接凸缘,所述连接轴段与所述第二叶片主体相连,所述抵接凸缘沿所述连接轴段的径向凸出于所述连接轴段,以用于止抵于所述分流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锥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转轴包括两个第二弹性卡舌,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卡舌间隔布置并且连接于所述抵接凸缘,所述第二弹性卡舌形成有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二弹性卡舌用于穿过所述安装孔,以使得所述分流锥抵接在所述抵接凸缘和所述第二抵接面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片还包括第二连接臂,所述连动杆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连接臂连接于所述第二叶片主体并且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臂包括第二臂主体和两个第三弹性卡舌,两个所述第三弹性卡舌间隔布置并且连接于所述第二臂主体,所述第三弹性卡舌形成有第三抵接面,所述第三弹性卡舌用于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以使得所述连动杆抵接在所述第二臂主体和所述第三抵接面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分别设置有多个过风孔。

18.根据权利要求2-17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锥包括呈v字型布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分别设置有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扫风叶片。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锥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扫风叶片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分别设置有拼合部,所述拼合部形成有拼接面,所述拼接面用于与所述外部结构贴合。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拼合部构造为阶梯结构,所述阶梯结构包括依次相连的多个阶梯面,多个所述阶梯面用作所述拼接面,以与所述外部结构贴合。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锥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第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部包括装配座,所述装配座用于与所述外部结构螺纹连接,并且所述装配座包括座体和支撑板,所述座体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支撑板连接并支撑在所述分流锥和所述座体之间,以使得所述连接孔的中心孔线垂直于所述外部结构。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部还包括多个卡接块,多个所述卡接块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并用于与所述外部结构卡接连接。

25.一种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包括分流支架和根据权利要求1-24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通过所述组装部组装于所述分流支架。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设置有两个出风口,所述驱动电机布置在所述分流锥与所述支架本体之间。

27.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室内机。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出风组件、室内机和空调器,所述出风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扫风叶片以及分流锥,所述分流锥设置有用于与外部结构组装的组装部,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扫风叶片分别安装在所述分流锥上,并且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扫风叶片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扫风叶片转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出风组件能够降低室内机的组装难度,以提高室内机的组装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明,罗文悦,吴庆壮,王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