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排放的新风机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控制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56012发布日期:2024-02-26 17:17阅读:19来源:国知局
基于碳排放的新风机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控制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设备控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碳排放的新风机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空调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1、碳排放增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显著,低碳减碳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共识。在动态电力需求下,碳排放因子是一个随着电力供需状态发生变化的变量。空调系统用电占据建筑用电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新风机组能耗占据空调系统能耗的重要部分。新风机组是保障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内人员舒适和健康需求的重要空调设备,具有易于控制和可调度潜力大的特点,因此可通过调节新风机组的实时运行功率实现长时间视角下的系统整体减碳排放运行。

2、由于未来电力系统中将接入大量的风电、光电,可再生电力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将导致单位发电量对应的碳排放量变化更加剧烈。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能够实现基于新风机组用电负荷和总实时碳排放量的调节,实现新风机组减碳控制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碳排放的新风机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空调控制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新能源引入,导致碳排放波动剧烈,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基于碳排放进行新风机组控制方法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碳排放的新风机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碳信号、第一目标温度、第一目标露点温度、第一目标湿度和多个预设碳信号区间,所述目标碳信号为新风机组的实时碳排放量的监测信号,所述第一目标温度为所述新风机组的设定送风温度,第一目标露点温度为所述新风机组的设定露点温度,第一目标湿度为所述新风机组的设定送风湿度;根据所述目标碳信号和所述预设碳信号区间确定目标碳信号区间,所述目标碳信号区间为所述目标碳信号所属的所述预设碳信号区间;根据所述目标碳信号区间查询目标映射关系得到多个第一目标公式,并将所述第一目标温度、所述第一目标露点温度和所述第一目标湿度分别代入对应的所述第一目标公式得到对应的第二目标温度、第二目标露点温度和第二目标湿度,所述目标映射关系为所述预设碳信号区间与所述第一目标公式的映射关系,多个所述第一目标公式用于更新所述新风机组对应的设定参数,所述设定参数包括所述第一目标温度、所述第一目标露点温度和所述第一目标湿度;获取第三目标温度、第三目标露点温度和第三目标湿度,并根据所述第二目标温度和所述第二目标露点温度或根据所述第二目标温度和所述第二目标湿度控制所述新风机组运行,直至所述第三目标温度等于所述第二目标温度且所述第三目标露点温度等于所述第二目标露点温度或所述第三目标温度等于所述第二目标温度且所述第三目标湿度等于所述第二目标湿度,所述第三目标温度为所述新风机组的实际送风温度,所述第三目标露点温度为所述新风机组的实际露点温度,所述第三目标湿度为所述新风机组的实际送风湿度。

3、可选地,获取多个预设碳信号区间,包括:获取目标时间段内的所述目标碳信号得到历史数据集,所述目标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当前时刻,所述目标时间段的持续时长为预设时长;根据所述历史数据集确定第一特征值、第二特征值和第三特征值,所述第一特征值为所述历史数据集中样本的最大值,所述第二特征值为所述历史数据集中的样本的最小值,所述第三特征值为所述历史数据集中的样本的平均值;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值、所述第二特征值和所述第三特征值确定多个所述预设碳信号区间,第一预设碳信号区间为小于所述第二特征值,第二预设碳信号区间为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特征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特征值,第三预设碳信号区间为大于所述第三特征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特征值,第四预设碳信号区间为大于所述第一特征值。

4、可选地,根据所述目标碳信号区间查询目标映射关系得到多个第一目标公式,并将所述第一目标温度、所述第一目标露点温度和所述第一目标湿度分别代入对应的所述第一目标公式得到对应的第二目标温度、第二目标露点温度和第二目标湿度,包括:在所述目标碳信号区间为所述第一预设碳信号区间的情况下,将第一预设温度确定为所述第二目标温度,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所述新风机组的设定送风温度的最小值;在所述目标碳信号区间为所述第二预设碳信号区间的情况下,计算第一目标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差值得到第一差值、所述第三特征值与所述第二特征值的差值得到第二差值、计算所述第三特征值与所述目标碳信号的差值得到第三差值,并计算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三差值的乘积与所述第二差值的商,计算所述第一目标温度与商的差值得到所述第二目标温度;在所述目标碳信号区间为所述第三预设碳信号区间的情况下,计算第二预设温度与所述第一目标温度的差值得到第四差值、所述第一特征值与所述第三特征值的差值得到第五差值、计算所述目标碳信号与所述第三特征值的差值得到第六差值,并计算所述第四差值与所述第六差值的乘积与所述第五差值的商,计算所述第一目标温度与商的和得到所述第二目标温度,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所述新风机组的设定送风温度的最大值;在所述目标碳信号区间为所述第四预设碳信号区间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确定为所述第二目标温度。

5、可选地,根据所述目标碳信号区间查询目标映射关系得到多个第一目标公式,并将所述第一目标温度、所述第一目标露点温度和所述第一目标湿度分别代入对应的所述第一目标公式得到对应的第二目标温度、第二目标露点温度和第二目标湿度,包括:在所述目标碳信号区间为所述第一预设碳信号区间的情况下,将第一预设露点温度确定为所述第二目标露点温度,所述第一预设露点温度为所述新风机组的设定露点温度的最小值;在所述目标碳信号区间为所述第二预设碳信号区间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二差值和所述第三差值,计算第一目标露点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露点温度的差值得到第七差值,并计算所述第七差值与所述第三差值的乘积与所述第二差值的商,计算所述第一目标露点温度与商的差值得到所述第二目标露点温度;在所述目标碳信号区间为所述第三预设碳信号区间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五差值和所述第六差值,计算第二预设露点温度与所述第一目标露点温度的差值得到第八差值,并计算所述第八差值与所述第六差值的乘积与所述第五差值的商,计算所述第一目标露点温度与商的和得到所述第二目标露点温度,所述第一预设露点温度为所述新风机组的设定露点温度的最大值;在所述目标碳信号区间为所述第四预设碳信号区间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预设露点温度确定为所述第二目标露点温度。

6、可选地,根据所述目标碳信号区间查询目标映射关系得到多个第一目标公式,并将所述第一目标温度、所述第一目标露点温度和所述第一目标湿度分别代入对应的所述第一目标公式得到对应的第二目标温度、第二目标露点温度和第二目标湿度,包括:在所述目标碳信号区间为所述第一预设碳信号区间的情况下,将第一预设湿度确定为所述第二目标湿度,所述第一预设湿度为所述新风机组的设定送风湿度的最小值;在所述目标碳信号区间为所述第二预设碳信号区间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二差值和所述第三差值,计算第一目标湿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湿度的差值得到第九差值,并计算所述第九差值与所述第三差值的乘积与所述第二差值的商,计算所述第一目标湿度与商的差值得到所述第二目标湿度;在所述目标碳信号区间为所述第三预设碳信号区间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五差值和所述第六差值,计算第二预设湿度与所述第一目标湿度的差值得到第十差值,并计算所述第十差值与所述第六差值的乘积与所述第五差值的商,计算所述第一目标湿度与商的和得到所述第二目标湿度,所述第一预设湿度为所述新风机组的设定送风湿度的最大值;在所述目标碳信号区间为所述第四预设碳信号区间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预设湿度确定为所述第二目标湿度。

7、可选地,在根据所述第二目标温度和所述第二目标露点温度或根据所述第二目标温度和所述第二目标湿度控制所述新风机组运行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目标含量、第一目标频率和多个预设含量区间,所述目标含量为室内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所述第一目标频率为所述新风机组的风机频率;根据所述目标含量确定目标含量区间,所述目标含量区间为所述目标含量所属的所述预设含量区间;根据所述目标含量区间确定对应的第二目标公式,将所述第一目标频率代入所述第二目标公式得到第二目标频率,所述第二目标公式用于更新所述新风机组的所述风机频率;获取第三目标频率,并根据所述第三目标频率控制所述新风机组运行直至所述第三目标频率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二目标频率,所述第三目标频率为所述新风机组的实际风机频率。

8、可选地,根据所述第二目标温度和所述第二目标露点温度控制所述新风机组运行,包括:在所述第二目标温度大于所述第三目标温度且所述第二目标露点温度大于所述第三目标露点温度的情况下,关闭所述新风机组中的表冷器和再热器,并调节预热器和湿度控制器;在所述第二目标温度大于所述第三目标温度且所述第二目标露点温度小或等于所述第三目标露点温度的情况下,关闭所述预热器和所述湿度控制器,调节所述表冷器和所述再热器;在所述第二目标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目标温度且所述第二目标露点温度大于所述第三目标露点温度的情况下,关闭所述预热器和所述再热器,调节所述表冷器和所述湿度控制器;在所述第二目标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目标温度且所述第二目标露点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目标露点温度的情况下,关闭所述预热器和所述湿度控制器,调节所述表冷器和所述再热器。

9、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碳排放的新风机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碳信号、第一目标温度、第一目标露点温度、第一目标湿度和多个预设碳信号区间,所述目标碳信号为新风机组的实时碳排放量的监测信号,所述第一目标温度为所述新风机组的设定送风温度,第一目标露点温度为所述新风机组的设定露点温度,第一目标湿度为所述新风机组的设定送风湿度;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碳信号和所述预设碳信号区间确定目标碳信号区间,所述目标碳信号区间为所述目标碳信号所属的所述预设碳信号区间;第一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碳信号区间查询目标映射关系得到多个第一目标公式,并将所述第一目标温度、所述第一目标露点温度和所述第一目标湿度分别代入对应的所述第一目标公式得到对应的第二目标温度、第二目标露点温度和第二目标湿度,所述目标映射关系为所述预设碳信号区间与所述第一目标公式的映射关系,多个所述第一目标公式用于更新所述新风机组对应的设定参数,所述设定参数包括所述第一目标温度、所述第一目标露点温度和所述第一目标湿度;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三目标温度、第三目标露点温度和第三目标湿度,并根据所述第二目标温度和所述第二目标露点温度或根据所述第二目标温度和所述第二目标湿度控制所述新风机组运行,直至所述第三目标温度等于所述第二目标温度且所述第三目标露点温度等于所述第二目标露点温度或所述第三目标温度等于所述第二目标温度且所述第三目标湿度等于所述第二目标湿度,所述第三目标温度为所述新风机组的实际送风温度,所述第三目标露点温度为所述新风机组的实际露点温度,所述第三目标湿度为所述新风机组的实际送风湿度。

10、根据本技术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任意一种所述的方法。

11、根据本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控制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任意一种所述的方法。

12、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上述基于碳排放的新风机组控制方法中,首先,获取目标碳信号、第一目标温度、第一目标露点温度、第一目标湿度和多个预设碳信号区间,上述目标碳信号为新风机组的实时碳排放量的监测信号,上述第一目标温度为上述新风机组的设定送风温度,第一目标露点温度为上述新风机组的设定露点温度,第一目标湿度为上述新风机组的设定送风湿度;然后,根据上述目标碳信号和上述预设碳信号区间确定目标碳信号区间,上述目标碳信号区间为上述目标碳信号所属的上述预设碳信号区间;之后,根据上述目标碳信号区间查询目标映射关系得到多个第一目标公式,并将上述第一目标温度、上述第一目标露点温度和上述第一目标湿度分别代入对应的上述第一目标公式得到对应的第二目标温度、第二目标露点温度和第二目标湿度,上述目标映射关系为上述预设碳信号区间与上述第一目标公式的映射关系,多个上述第一目标公式用于更新上述新风机组对应的设定参数,上述设定参数包括上述第一目标温度、上述第一目标露点温度和上述第一目标湿度;最后,获取第三目标温度、第三目标露点温度和第三目标湿度,并根据上述第二目标温度和上述第二目标露点温度或根据上述第二目标温度和上述第二目标湿度控制上述新风机组运行,直至上述第三目标温度等于上述第二目标温度且上述第三目标露点温度等于上述第二目标露点温度或上述第三目标温度等于上述第二目标温度且上述第三目标湿度等于上述第二目标湿度,上述第三目标温度为上述新风机组的实际送风温度,上述第三目标露点温度为上述新风机组的实际露点温度,上述第三目标湿度为上述新风机组的实际送风湿度。本技术基于新风机组的控制参数与碳排放信号的对应关系,基于实时碳排放所处的碳排放区间,对控制参数设定值进行修正,以降低新风机组的能耗,进一步降低新风机组的碳排放,保证在新风机组的性能满足使用需求的情况下,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新能源引入,导致碳排放波动剧烈,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基于碳排放进行新风机组控制方法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