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多联机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06735发布日期:2024-02-09 12:5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多联机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调,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多联机。


背景技术:

1、近年来制冷剂r32的使用愈加广泛。但因其易燃易爆的特性,在使用中需考虑制冷剂泄露问题,以增强使用安全性。具体来说,现今空调常用的制冷剂回收方法,多为关闭一侧截止阀,系统保持循环回收。

2、但是,相关技术中却存在以下至少一个问题:在检测出空调器出现冷媒泄露时,无论是该冷媒泄露点产生于室内机还是室外机,都是仅依靠上述提及的截止阀实现对冷媒的回收,也即面对不同的冷媒泄露点时,却是采取相同的回收动作,导致整体的冷媒回收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检测出空调器出现冷媒泄露时,无论是该冷媒泄露点产生于室内机还是室外机,都是仅依靠上述提及的截止阀实现对冷媒的回收,也即面对冷媒泄露点的不同时,却是采取相同的回收动作,导致整体的冷媒回收效率低下。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包括:储液组件,储液组件连接于由室外机和室内机组成的管路组件;当室内机发生冷媒泄露时,储液组件执行第一动作,以阻止冷媒流向室内机,且回收管路组件中的冷媒;当室外机发生冷媒泄露时,储液组件执行第二动作,以阻止冷媒流向室外机,且回收管路组件中的冷媒。

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具体来说,结合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情况而言,通过在空调器内部增设储液组件,使得面对冷媒泄露位置无论是在室外机还是室内机,都能够使得储液组件采取相应的动作,例如当冷媒泄露位置在室内机时,则使得该动作为第一动作,与之对应的是,当冷媒泄露位置在室外机时,则使得该动作为第二动作。上述两种的冷媒泄露情况下,都将通过出液组件起到截断正常设备(例如为室外机)向泄露设备(例如为室内机)再次输送冷媒,进而导致的加剧冷媒泄露量,再者,结合储液组件还具有冷媒回收作用,使得进一步降低了冷媒泄露量。当然,上述提及的对于管路组件中的冷媒回收,可以是对应至泄露设备处的冷媒收集,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泄露设备一直处于冷媒泄露状态,而通过储液组件对于该位置进行冷媒回收,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冷媒泄露量,与之对应的是,在确保对冷媒泄露点采取冷媒回收动作的基础上,储液组件还可以包括对正常设备同时进行冷媒回收。

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管路组件包括形成于室外机内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以及形成于室内机内的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第一管路和第三管路之间通过气管截止阀连接,第二管路和第四管路通过液管截止阀连接;储液组件包括:第一阀组,第一阀组设于由第一管路、气管截止阀和第三管路组成的第一管组;第二阀组,第二阀组设于由第二管路、液管截止阀和第四管路组成的第二管组;第三管组,第三管组与第二管组连接,设有回收冷媒的至少一个储液器。

5、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第一阀组包括设于第一管路的第一控制阀和设于第三管路的第二控制阀;第二阀组包括设于第二管路的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以及设于第四管路的第五控制阀和第六控制阀。

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第三管组还包括:第一支路,第一支路连接于第二管路对应至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之间的位置,且第一支路设有储液器;第一泵组,第一泵组设于第一支路,用于将冷媒回收至第一支路上的储液器;和/或,第二支路,第二支路连接于第四管路对应至第五控制阀和第六控制阀之间的位置,且第二支路设有储液器;第二泵组,第二泵组设于第二支路,用于将冷媒回收至第二支路上的储液器。

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具体的,第三管路例如同时设置有第一支路、第一泵组、第二支路和第二泵组。于是,便可以同时实现对室内机和室外机都执行冷媒回收动作,也即无论冷媒泄露位置产生于室内机还是室外机,都能够通过储液组件及时实现冷媒回收的效果,而第一泵组和第二泵组的设置,能够加快冷媒回收时间,提高冷媒回收效率,进而起到减少冷媒泄露量的作用。

8、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当室内机当前的运行功能为制冷功能时,第一动作包括:控制第三控制阀闭合,打开第一阀组、第四控制阀、第五控制阀和第六控制阀,且控制打开第三管组;和/或,当室内机当前的运行功能为制热功能时,第一动作包括:控制第二控制阀闭合,控制第五控制阀闭合,打开第一阀组、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和第六控制阀,且控制打开第三管组;其中,第五控制阀位于第六控制阀靠近液管截止阀的一侧。

9、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当室内机当前的运动功能为制冷功能时,第二动作包括:控制第一控制阀闭合,控制第六控制阀关闭,打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和第五控制阀,且控制打开第三管组;和/或,当室内机当前的运行功能为制热功能时,第二动作包括:控制室外机的压缩机停机,控制第五控制阀关闭,打开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和第六控制阀,且控制打开第三管组。

1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结合空调器实际的运行功能不同,例如运行制冷或是制热功能,实现了在发现冷媒泄露位置的第一时间,通过控制第一至第六控制阀都采取相应的动作,使得降低了冷媒泄露量,具体表现为结合第三管组的第一泵组和第二泵组的作用,实现了快速回收冷媒的作用,大大提升了空调器的安全性。

1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室内机和室外机内分别设有冷媒报警器;和/或,第三管组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管路组件内的气压值。

1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具体的,通过在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相应位置都设置冷媒报警器,使得能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及时获取管路组件内的冷媒具体情况,避免冷媒泄露长时间未被发现导致存在安全隐患,而对于在第三管组中设置压力传感器,则是用于检测例如在进行冷媒回收操作过程中,也即将冷媒回收至相应的储液器的过程中,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检测管路组件内的压力变化,获取冷媒被回收的实时情况,确保在空调器出现冷媒泄露时,能够使得冷媒被充分回收,减少冷媒泄露至空气中的量,进而减少冷媒的浪费。

13、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应用至如上述任一实例中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在空调器运行后,判断空调器是否出现冷媒泄露;若是,则根据冷媒泄露对应的泄露位置和空调器当前的运行功能控制储液组件执行冷媒回收动作;其中,泄露位置包括对应室内机的内机侧和对应室外机的外机侧,冷媒回收动作包括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能够实现如上述空调器中任一技术方案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15、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采用如上述实例中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包括:判断模块,判断模块用于在空调器运行后,判断空调器是否出现冷媒泄露;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冷媒泄露对应的泄露位置和空调器当前的运行功能控制储液组件执行冷媒回收动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能够实现上述控制方案的技术方案中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17、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联机,包括:至少一个如上述任一实例中的空调器。

1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能够实现如上述空调器中任一技术方案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19、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20、(1)具体来说,结合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情况而言,通过在空调器内部增设储液组件,使得面对冷媒泄露位置无论是在室外机还是室内机,都能够使得储液组件采取相应的动作,例如当冷媒泄露位置在室内机时,则使得该动作为第一动作,与之对应的是,当冷媒泄露位置在室外机时,则使得该动作为第二动作。再者,结合储液组件还具有冷媒回收作用,使得进一步降低了冷媒泄露量。

21、(2)通过在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相应位置都设置冷媒报警器,使得能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及时获取管路组件内的冷媒具体情况,避免冷媒泄露长时间未被发现导致存在安全隐患,而对于在第三管组中设置压力传感器,则是用于检测例如在进行冷媒回收操作过程中,也即将冷媒回收至相应的储液器的过程中,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检测管路组件内的压力变化,获取冷媒被回收的实时情况,确保在空调器出现冷媒泄露时,能够使得冷媒被充分回收,减少冷媒泄露至空气中的量,进而减少冷媒的浪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