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水再利用方法、冷凝水再利用装置及空调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829561发布日期:2024-01-26 16:43阅读:16来源:国知局
冷凝水再利用方法、冷凝水再利用装置及空调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凝水再利用方法、冷凝水再利用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冷空调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家用空调走进了千家万户,但空调的普及也使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一定的威胁。空调产生的冷凝水被视为废水随意排放到室外,不仅影响建筑物的外观,破坏居民的生活环境,而且在夏季高温条件下空调的运行会使得大量的废热排放到空气中,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2、现有技术中,空调运行产生的大量冷凝水大多数会直接排放到室外,虽然也有集中排放或单独排放到卫生间、厨房下水道等方式,但也是将冷凝水当作废水来处理,进而造成浪费;空调冷凝水因其形成条件,使得其水质相对较好,随意排向室外或下水管道不仅浪费水资源,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方便。通常空调在制冷时蒸发器盘管表面的温度约为7℃—12℃,冷凝水的水温一般为10℃—15℃,这种水温在夏季可作为辅助冷源加以利用;当空调运行制冷或除湿模式时,室外环境温度越高,运行的时间越长,产生的冷凝水量就越多,若能将产生的冷凝水收集并加以利用,不仅可减少冷凝水中蕴含的冷量损失,还可以减少对建筑外墙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凝水再利用方法、冷凝水再利用装置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无法有效回收和利用冷凝水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冷凝水再利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收集步骤:利用储水箱收集空调器的室内机产生的冷凝水;第一利用步骤:将储水箱内的冷凝水的至少一部分引入空调器的室外机的电气设备处,以对电气设备进行冷却;循环步骤:利用接水盘收纳经过电气设备的冷凝水,并驱动冷凝水在接水盘和电气设备之间循环;蒸发排放步骤:对吸热气化后的冷凝水进行排放;雾化排放步骤:检测接水盘内冷凝水的水位,在接水盘内的水位大于第一设定水位时,对接水盘内的冷凝水进行雾化后排放。

3、进一步地,冷凝水再利用方法还包括第二利用步骤,第二利用步骤包括:检测室外机的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当排气温度大于等于排气设定温度时,控制一部分冷凝水输送至压缩机处,以对压缩机进行冷却。

4、进一步地,第一利用步骤包括: 检测储水箱内冷凝水的水位高度,当水位高度小于第一储水高度时,控制冷凝水以第一流量进入电气设备处;当水位高度大于等于第一储水高度,小于第二储水高度时,控制冷凝水以第二流量进入电气设备处;当水位高度大于等于第二储水高度时,控制冷凝水以第三流量进入电气设备处;其中,第一流量小于第二流量,第二流量小于第三流量。

5、进一步地,循环步骤包括:检测接水盘内冷凝水的水位,当水位小于等于第一设定水位时,控制接水盘内的冷凝水以小流量在电气设备和接水盘之间循环;当水位大于第一设定水位,小于等于第二设定水位时,控制接水盘内的冷凝水以中流量在电气设备和接水盘之间循环;当水位大于第二设定水位时,控制接水盘内的冷凝水以大流量在电气设备和接水盘之间循环;其中,小流量小于中流量,中流量小于大流量。

6、进一步地,雾化排放步骤包括:检测接水盘内冷凝水的水位,当水位小于等于第一设定水位时,控制用于对冷凝水进行雾化的雾化器关闭;当水位大于第一设定水位,小于等于第二设定水位时,控制雾化器以第一档位对接水盘内的冷凝水进行雾化后排放;当水位大于第二设定水位时,控制雾化器以第二档位对接水盘内的冷凝水进行雾化后排放;其中,雾化器在第一档位的功率小于雾化器在第二档位的功率。

7、进一步地,冷凝水再利用方法还包括延迟关机步骤,延迟关机步骤包括:在空调器关机时,检测接水盘内冷凝水的水位,当水位大于等于第二设定水位时,控制雾化器延迟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关闭,以降低接水盘内冷凝水的水位;其中,第二设定水位高于第一设定水位。

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冷凝水再利用装置,冷凝水再利用装置应用于上述的冷凝水再利用方法,冷凝水再利用装置用于空调器上,包括:储水箱,用于收集空调器的室内机产生的冷凝水;电气冷却组件,设置在空调器的室外机的电气设备处;电气冷却组件内部具有第一循环通道,第一循环通道通过管路与储水箱连通,以流通冷凝水;电气冷却组件与电气设备接触,以冷却电气设备;接水盘,设置在室外机的底部,通过管路与第一循环通道连通,接水盘用于容纳冷凝水;雾化器,通过管路与接水盘连通,用于将接水盘内的冷凝水雾化后排放。

9、进一步地,储水箱设置在室外机的上方,第一循环通道在电气冷却组件内蛇形盘绕设置;储水箱内的冷凝水通过重力作用,沿第一循环通道进入接水盘内;冷凝水再利用装置还包括循环水泵,循环水泵通过管路与接水盘连通;电气冷却组件内部还具有第二循环通道,第二循环通道的入口和出口通过管路分别与接水盘、循环水泵连通;其中,循环水泵驱动接水盘内的冷凝水沿第二循环通道循环,以冷却电气冷却组件。

10、进一步地,电气冷却组件为板状结构;第二循环通道在电气冷却组件内蛇形盘绕设置,且与第一循环通道间隔设置;第二循环通道的出口与第一循环通道的出口连通,共同形成电气冷却组件上的液体出口;第一循环通道的入口位于液体出口的上方。

11、进一步地,在液体出口与接水盘之间连通的管路上具有气态冷凝水出口,气态冷凝水出口用于将管路中气态冷凝水排出。

12、进一步地,冷凝水再利用装置还包括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一流量控制阀设置在接水盘和电气冷却组件之间,且通过管路分别与接水盘、电气冷却组件连通;第一流量控制阀用于控制冷凝水以小流量、中流量或大流量在电气设备和接水盘之间循环。

13、进一步地,冷凝水再利用装置还包括第二流量控制阀,第二流量控制阀设置在接水盘和雾化器之间,且通过管路分别与接水盘、雾化器连通;第二流量控制阀用于控制进入雾化器内的冷凝水的流量。

14、进一步地,冷凝水再利用装置还包括第三流量控制阀,第三流量控制阀设置在储水箱和电气冷却组件之间,且通过管路分别与储水箱和电气冷却组件连通;第三流量控制阀用于控制冷凝水以第一流量、第二流量或第三流量从储水箱进入第一循环通道内; 冷凝水再利用装置还包括第一水位检测器和第二水位检测器,第一水位检测器设置在储水箱内,用于检测储水箱内冷凝水的水位高度;第二水位检测器设置在接水盘内,用于检测接水盘内冷凝水的水位。

1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冷凝水再利用装置,空调器还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外机包括电气设备和可转动的风叶,电气设备与电气冷却组件接触,以进行换热;雾化器设置在风叶处,雾化器与转动的风叶配合工作,以将雾化后的冷凝水排出。

16、进一步地,室外机还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二通阀、温度传感器、压缩机和与压缩机连通的排气管,第二支路缠绕在压缩机和/或排气管的外周,以进行冷却;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排气管处,用于检测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二通阀设置在第一支路的入口与第二支路的入口的连通处,且与第一循环通道的出口通过管路连通;第一支路的出口、第二支路的出口分别与接水盘连通;其中,当排气温度大于等于排气设定温度时,二通阀控制第二支路与第一循环通道的出口连通,冷凝水通过第二支路对压缩机和/或排气管进行冷却后,流入接水盘内;当排气温度小于排气设定温度时,二通阀控制第一支路与第一循环通道的出口连通,冷凝水通过第一支路直接流入接水盘内;室外机还包括单向阀,单向阀设置在第二支路的出口处,用于阻止冷凝水沿第二支路逆流。

17、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凝水再利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收集步骤:利用储水箱收集空调器的室内机产生的冷凝水;第一利用步骤:将储水箱内的冷凝水的至少一部分引入空调器的室外机的电气设备处,以对电气设备进行冷却;循环步骤:利用接水盘收纳经过电气设备的冷凝水,并驱动冷凝水在接水盘和电气设备之间循环;蒸发排放步骤:对吸热气化后的冷凝水进行排放;雾化排放步骤:检测接水盘内冷凝水的水位,在接水盘内的水位大于第一设定水位时,对接水盘内的冷凝水进行雾化后排放。

18、本发明通过设置收集步骤,实现了对于冷凝水的收集,避免了冷凝水的资源浪费和能量浪费;通过设置第一利用步骤和循环步骤,利用收集得到的冷凝水实现了对于室外机电气设备的高效且持续地冷却;通过设置蒸发排放步骤和雾化排放步骤,使得冷凝水可以按照气态或者雾化成小液滴的形式排放,避免了液态冷凝水对建筑外墙的直接污染,保护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减少了室外机向大气中排放的热量,有利于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本发明可以将空调器的室内机产生的冷凝水进行收集储存,后续可以利用高度差将冷凝水引流经过电气设备、排气管、压缩机等部件,实现对于相关产热部件的高效冷却,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电气设备、排气管及压缩机的散热效率,加快了散热,并提升了散热效果,进而保障了空调器的稳定运行;本发明可以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利用冷凝水来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进而减小进入冷凝器的冷媒的温度,使冷媒在经冷凝器释放热量后,冷凝器出口的冷媒温度更低,增加了冷媒的过冷度,进而提升了空调器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提升了系统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