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压型加热管路及其控制方法、零冷水热水器和零冷水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58822发布日期:2024-03-12 20:35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压型加热管路及其控制方法、零冷水热水器和零冷水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热水,特别涉及一种增压型加热管路及其控制方法、零冷水热水器和零冷水系统。


背景技术:

1、生活中的热水器使用非常普遍,而燃气热水器作为一种速热型的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开关水的情况,在开一段时间热水后关水,热水器的水流传感器检测到没有水流了就会关闭,加热装置的火焰也会直接熄灭,但是热水器上的换热管道还积攒了许多热量,如果水流是正常流动的,那么这些热量可以做到咱们设置的温度,但是现在水流已经停止了,这些热量就和水流有充分的热交换的时间形成高温热水,所以再次打开水龙头的时候会流出高温热水,又因为再启动时换热管路和加热装置需要进行点火和传火,这些过程完成后才能燃烧出用户需求的水温,而在启动的过程中冷水管路中的冷水会跟随高温热水流出,所以用户在水龙头端就会感觉到水温先是热的(之前管道中遗留的高温热水),然后慢慢变冷(点传火过程中出现的冷水),然后又变热的情况(按照需求燃烧出来的热水),从而导致水温波动较大,体验特别差;

2、为了满足用户对于恒温的需求,各品牌也都从技术入手,针对启停冷烫水的问题,创新旁通混水、旁通水伺服、恒温水罐等技术,然而旁通混水和旁通水伺服的应用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烫水,尤其是对于冷水的处理效果很难得到用户满意,而恒温水罐虽然可以很好的处理冷水,但恒温水罐的引入会导致初次用热水时只有当恒温水罐中的所有冷水均被置换后,才能使水龙头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整机加热时间比较长。

3、专利号cn109556297a公开了一种燃气快速热水器及降低停水温升的装置,该装置通过在出热水管上连接停水预流混水装置,在燃气快速热水器停止用水时,进行预流,当燃气快速热水器再次用水时进行混水,使得出热水管内水温恒定,停水温升问题从根本原理上得到解决,同时预流时利用余热并储水再用,减少风机后清扫时间,节能节水;

4、但是该方式在关闭水龙头后可伸缩储水罐与热交换器内储存的压力相同,只有在打开水龙头的一瞬间,可伸缩储水罐流出的热水与热交换器流出的冷水混合比例较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伸缩储水罐的压力会迅速降低,而热交换器由外部自来水提供压力,压力基本保持不变,此时可伸缩储水罐流出的热水会迅速小于热交换器流出的冷水,这样会使整个过程,排出的热水混合比例较低,导致出水温度还是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压型加热管路及其控制方法、零冷水热水器和零冷水系统以解决现有的热水器在二次开水龙头后,储水罐流出的热水与热交换器流出的冷水混合的比例较低,导致出水温度不够稳定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增压型加热管路,包括冷水管路、第一水流传感器、换热管路、热水管路、加热装置和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能够配合第一水流传感器控制加热装置加热换热管路中的水,所述换热管路与热水管路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连接管通过通孔连通有储水罐,所述储水罐的内部设置有活动件,所述储水罐通过活动件形成有第一储存腔和第二储存腔,所述第一储存腔与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二储存腔的内部设置有动力件,还包括增压水泵、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控制阀,所述增压水泵和压力传感器均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增压水泵和第一控制阀均安装在连接管的进水端,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第一控制阀的出水端,所述增压水泵的最大输出压力大于冷水管路的静压力。

4、优选地,所述活动件为活塞,所述动力件为空气,所述储水罐上开设有与第二储存腔相连通的充气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为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向连接管的进水端单向导通。

5、优选地,所述通孔的面积大于连接管的进水端面积,所述活动件为弹性隔膜,所述弹性隔膜为气囊状,所述弹性隔膜和储水罐均套设安装在连接管的外表面,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布在连接管的外表面,所述动力件为空气,所述储水罐上开设有与第二储存腔相连通的充气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为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向连接管的进水端单向导通。

6、一种增压型加热管路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如下:

7、用水时加热装置对热换热管路进行加热,第一控制阀打开,增压水泵延时增压,不用水时增压水泵使第一储存腔的压力大于冷水管路的压力,第一控制阀关闭。

8、优选地,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步骤一、第一水流传感器检测出水流量,判断出水流量是否大于预设值,若是则加热装置根据第一水流传感器的信号对热换热管路进行加热,第一控制阀打开;

10、步骤二、压力传感器持续检测压力变化,判断压力变化是否逐渐增大并接近冷水管路的静压力,若是则启动增压水泵;

11、步骤三、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升高到设定参数后,主控制器关闭加热装置并开启计时,累计时间达到后关闭增压水泵和第一控制阀。

12、优选地,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步骤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降低到设定参数后,加热装置根据第一水流传感器的信号对热换热管路进行加热,第一控制阀打开;

14、步骤二、压力传感器持续检测压力变化,判断压力变化是否逐渐增大并接近冷水管路的静压力,若是则启动增压水泵;

15、步骤三、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升高到设定参数后,主控制器关闭加热装置并开启计时,累计时间达到后关闭增压水泵和第一控制阀。

16、优选地,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7、步骤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降低到参数后,加热装置对热换热管路进行高功率加热,第一控制阀打开;

18、步骤二、通过主控制器检测加热装置输出的热功率,判断热功率是否达到预设值,若是则加热装置根据第一水流传感器的出水量信号持续工作并同步启动增压水泵;

19、步骤三、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升高到设定参数后,主控制器关闭加热装置后开启计时,累计时间达到后关闭增压水泵和第一控制阀。

20、一种零冷水热水器,包括如上文所述的增压型加热管路和控制方法。

21、一种零冷水系统,包括零冷水热水器和与热水管路连接的水龙头,所述热水管路与冷水管路之间安装有温控截止组件。

22、优选地,所述温控截止组件包括保温罐和末端控制器,所述保温罐通过活塞形成有冷水储存腔和热水储存腔,所述冷水储存腔连通有温控式三通切换阀和排水电磁阀,所述热水储存腔连通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端与温控式三通切换阀的出水端连通,所述温控式三通切换阀的另一端与零冷水热水器的热水管路连通,所述三通管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水流传感器并与水龙头连通,所述排水电磁阀的另一端与冷水管路连通。



技术特征:

1.一种增压型加热管路,包括冷水管路、第一水流传感器、换热管路、热水管路、加热装置和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能够配合第一水流传感器控制加热装置加热换热管路中的水,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路与热水管路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连接管通过通孔连通有储水罐,所述储水罐的内部设置有活动件,所述储水罐通过活动件形成有第一储存腔和第二储存腔,所述第一储存腔与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二储存腔的内部设置有动力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型加热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为活塞,所述动力件为空气,所述储水罐上开设有与第二储存腔相连通的充气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为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向连接管的进水端单向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型加热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面积大于连接管的进水端面积,所述活动件为弹性隔膜,所述弹性隔膜为气囊状,所述弹性隔膜和储水罐均套设安装在连接管的外表面,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布在连接管的外表面,所述动力件为空气,所述储水罐上开设有与第二储存腔相连通的充气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为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向连接管的进水端单向导通。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增压型加热管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压型加热管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压型加热管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压型加热管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一种零冷水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增压型加热管路和控制方法。

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零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零冷水热水器和与热水管路连接的水龙头,所述热水管路与冷水管路之间安装有温控截止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零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截止组件包括保温罐和末端控制器,所述保温罐通过活塞形成有冷水储存腔和热水储存腔,所述冷水储存腔连通有温控式三通切换阀和排水电磁阀,所述热水储存腔连通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端与温控式三通切换阀的出水端连通,所述温控式三通切换阀的另一端与零冷水热水器的热水管路连通,所述三通管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水流传感器并与水龙头连通,所述排水电磁阀的另一端与冷水管路连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压型加热管路及其控制方法、零冷水热水器和零冷水系统,属于生活用热水技术领域;包括冷水管路、第一水流传感器、换热管路、热水管路、加热装置和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能够配合第一水流传感器控制加热装置加热换热管路中的水,所述换热管路与热水管路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连接管通过通孔连通有储水罐。本发明能够在二次开水龙头时将暂存的高压热水流出与换热管路内未被加热的冷水高比例混合,从而使关水在开水时出水温度更加的稳定,同时与温控截止组件配合组成的零冷水系统,可自动实现零冷水功能,省去了零冷水热水器与用水末端之间的无线传输组件,降低后期的燃气消耗,使用成本更低。

技术研发人员:周高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高岭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