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28089发布日期:2024-02-22 21:43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调,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体式空调。


背景技术:

1、热泵空调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利用热泵技术实现房间的制热或制冷功能。然而,现有的热泵空调在工作过程中,为了使室内更好的保暖或保冷,通常会使房间保持封闭状态。长时间密闭会导致房间内的悬浮飞屑、细颗粒物pm2.5的浓度增加,从而降低室内空气质量,对用户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热泵空调工作时,密闭的房间会增加细颗粒物的浓度,降低室内空气质量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式空调。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一体式空调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一体式空调,包括空调壳体、设于所述空调壳体内并用于与室内连通的内循环装置、设于所述空调壳体内并用于与室外连通的外循环装置、设于所述内循环装置内的蒸发器装置、设于所述外循环装置内的冷凝器装置、设于所述空调壳体内并用于连接所述蒸发器装置和所述冷凝器装置的压缩机装置,以及设于所述内循环装置和所述外循环装置之间的通风装置;

4、所述通风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空调壳体上并伸出所述空调壳体至外部的灰尘传感器、设于所述内循环装置和所述外循环装置之间并用于连通所述内循环装置和所述外循环装置的通风口、插设于所述通风口内的开闭翻转叶片,以及与所述灰尘传感器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开闭翻转叶片打开或关闭的通风驱动机构;

5、当室内pm2.5浓度大于最大预设值时,所述灰尘传感器触发所述通风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开闭翻转叶片打开以使所述内循环装置和所述外循环装置连通;

6、当室内pm2.5浓度小于最小预设值时,所述灰尘传感器触发所述通风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开闭翻转叶片关闭。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循环装置和外循环装置之间设置通风装置,以使室内和室外的空气连通,并通过灰尘传感器检测室内空气的pm2.5浓度,当室内pm2.5浓度大于最大预设值时,灰尘传感器触发通风驱动机构驱动开闭翻转叶片打开以使内循环装置和外循环装置连通,进而使室内和室外连通;当室内pm2.5浓度小于最小预设值时,灰尘传感器触发通风驱动机构驱动开闭翻转叶片关闭,以封闭室内和室外的连通;进而自动调节室内和室外的连通,增大室内外的空气流通,降低了房间内的悬浮飞屑、细颗粒物pm2.5的浓度,从而提高了室内空气质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降低了对用户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影响。

8、优选的,所述通风装置还包括沿所述通风口周侧设置的通风支撑框,以及设于所述通风支撑框上并用于连通所述通风支撑框和所述内循环装置的导风罩,所述开闭翻转叶片包括插设于所述通风支撑框内的叶片本体、穿设于所述叶片本体上且两端分别与所述通风支撑框铰接的翻转轴,以及设于所述翻转轴上并与带动多个所述叶片本体翻转的同步摆动机构;所述通风驱动机构设于所述通风支撑框上,所述通风驱动机构输出端与所述翻转轴端部同轴连接;

9、当所述开闭翻转叶片打开时,所述通风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翻转轴转动以使两相邻所述叶片本体相互远离并保持间隙;

10、当所述开闭翻转叶片关闭时,所述通风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翻转轴转动以使两相邻所述叶片本体相互贴紧。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通风驱动机构驱动翻转轴转动以使两相邻叶片本体相互远离并保持间隙时,内循环装置和外循环装置连通,室内和室外的空气连通;当通风驱动机构驱动翻转轴转动以使两相邻叶片本体相互贴紧时,内循环装置和外循环装置之间封闭,室内和室外的空气连通处封闭;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便于自动调节室内外的空气连通。

12、优选的,所述同步摆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翻转轴连接的摆动板,以及分别与多个所述摆动板铰接的同步杆;当所述通风驱动机构驱动任一所述翻转轴转动时,所述翻转轴带动所述摆动板转动,所述摆动板带动所述同步杆移动以使所述同步杆带动其他所述摆动板转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步杆带动其他多个摆动板转动,并使多个摆动板分别带动对应的翻转轴和叶片本体翻转,以使多个叶片本体相互远离并保持间隙或相互贴紧以保持封闭;结构简单,节省空间,提高了开关效率。

14、优选的,所述内循环装置包括室内气流进风口、内循环空腔、室内气流出风口,以及插设于所述内循环空腔内的贯流风扇;

15、所述蒸发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贯流风扇和所述室内气流进风口之间的第一蒸发器,以及与所述第一蒸发器连接并插设于所述空调壳体侧壁和所述贯流风扇之间的第二蒸发器;

16、所述贯流风扇用于将室内的空气从所述室内气流进风口导入并经过所述蒸发器装置后从所述室内气流出风口吹出。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贯流风扇将室内的空气从室内气流进风口吸入并经过蒸发器装置制冷后从室内气流出风口吹出重新进入室内,以降低室内的温度;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配合围设于贯流风扇的一侧并分隔贯流风扇和室内气流进风口,提高了室内空气经过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效率,提高了制冷效果;第二蒸发器还用于对从通风装置导入内循环空腔内的空气进行制冷,以减小对室内温度造成变化。

18、优选的,所述内循环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室内气流进风口位置处的防尘格栅,以及设于所述防尘格栅和所述蒸发器装置之间的活性炭过滤网。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格栅用于减少飞屑、灰尘、细微颗粒进入内循环空腔内,减少细微颗粒在空气中的漂浮浓度;活性炭过滤网用于室内空气过滤,进一步过滤空气中的飞屑、灰尘、细微颗粒等,增加室内空气的清新度,降低pm2.5的浓度。

20、优选的,所述内循环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蒸发器装置一侧并贴紧所述蒸发器装置的电加热装置。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天气极端冷的情况时,电加热装置用于电加热制热,以用于加热室内空气,进而提升室内温度。

22、优选的,所述外循环装置包括室外气流进风口、外循环空腔、室外气流出风口,以及插设于所述外循环空腔内的离心风机;

23、所述冷凝器装置倾斜插设于所述室外气流出风口位置处,所述离心风机用于将室外的空气从所述室外气流进风口导入并经过所述冷凝器装置后从所述室外气流出风口吹出。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离心风机将室外的空气从室外气流进风口导入并经过冷凝器装置,将冷凝器装置上的热量从室外气流出风口吹出,与压缩机装置、蒸发器装置配合进行换热,将室内的热量带出至室外,结构简单,连接紧凑,能够满足用户对室内的制冷需求。

25、优选的,所述外循环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室外气流进风口和所述离心风机进风口之间的导流密封圈。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密封圈用于密封离心风机进风口与空调壳体之间的间隙,使得进入离心风机内的空气流向更集中,防止气流分散进入外循环空腔内,带入外部的灰尘损坏元器件,防止影响离心风机的工作效率,降低能耗。

27、优选的,所述空调壳体内设有用于供电路板插入的电子元器件空间,以及与所述电子元器件空间内电路板连接并伸入至所述外循环空腔内的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位于所述离心风机的一侧并贴近所述离心风机。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离心风机工作时,气流会同时带走散热翅片上的热量,以同时对电子元器件空间内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散热,提高了离心风机的使用效率,以用于对电子元器件空间内电路板进行高温保护。

29、优选的,所述空调壳体包括前面板、后面板、以及设于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后面板之间并用于连接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后面板的壳体中框;所述室内气流进风口位于所述壳体中框的上侧面,所述室内气流出风口位于所述前面板的上端;

30、所述前面板包括前面板本体、设于所述前面板本体上并与所述室内气流出风口连通的前面板出风口,以及活动插设于所述前面板出风口内并与所述前面板铰接的出风导风板。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室内气流进风口位于壳体中框的上侧面,以减少对下方地面灰尘的吸附,从而造成微细颗粒的悬浮,减小在空调下方用户的不适感,还用快速吸收室内上方温度较高的空气,提高了制冷循环效率;室内气流出风口位于前面板的上端,使得吹出的冷空气从上往下流动,以使室内的温度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了室内的制冷循环效率;出风导风板用于相对于前面板上下翻转,以使前面板出风口吹出的冷风上下流动,以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

3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3、1.在内循环装置和外循环装置之间设置通风装置,以使室内和室外的空气连通,并通过灰尘传感器检测室内空气的pm2.5浓度,当室内pm2.5浓度大于最大预设值时,灰尘传感器触发通风驱动机构驱动开闭翻转叶片打开以使内循环装置和外循环装置连通,进而使室内和室外连通;当室内pm2.5浓度小于最小预设值时,灰尘传感器触发通风驱动机构驱动开闭翻转叶片关闭,以封闭室内和室外的连通;进而自动调节室内和室外的连通,增大室内外的空气流通,降低了房间内的悬浮飞屑、细颗粒物pm2.5的浓度,从而提高了室内空气质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降低了对用户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影响;

34、2.任一翻转轴带动对应摆动板转动,对应摆动板带动同步杆移动以使同步杆带动其他多个摆动板转动,并使多个摆动板分别带动对应的翻转轴和叶片本体翻转,以使多个叶片本体相互远离并保持间隙或相互贴紧以保持封闭;结构简单,节省空间,提高了开关效率;

35、3.当离心风机工作时,气流会同时带走散热翅片上的热量,以同时对电子元器件空间内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散热,提高了离心风机的使用效率,以用于对电子元器件空间内电路板进行高温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