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管路组件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20651发布日期:2023-08-24 19:41阅读:34来源:国知局
新风管路组件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风管组件和具有该新风管路组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空调器通常设有空调内机和空调外机,在空调器的安装过程中,需要在墙上开两个孔以用于分别穿设新风管和内机外机连接管线,或者仅开一个孔但需要扩孔,以使新风连接管和内外机连接管线使用同一个孔,这两种方案都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风管路组件,通过设置新风墙管以避免开两个孔或者扩孔的情况,而且通过在室外软管上设有第二凹陷部有利于管线的布置,并且可以简化新风管路组件的结构,降低加工成本。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管路组件,包括:新风墙管,所述新风墙管适于穿设于墙体上的洞孔,所述新风墙管的管壁上形成有第一凹陷部,以在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洞孔之间形成用于穿设管线的避让空间;室外软管,所述室外软管适于设在室外侧,所述室外软管包括软管部和设于所述软管部的一端的第一管接头,所述第一管接头与所述新风墙管的外端相连,且所述第一管接头的管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凹陷部衔接的第二凹陷部。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管路组件,通过在新风墙管的外端连接有室外软管,使得新风墙管的进风口进行灵活布置,且通过在室外软管上形成有第二凹陷部,使得室外软管可以避让管线,可以避免室外软管与管线发生拥挤变形的问题,且可以简化新风管路组件的结构,降低成本,利于提高新风管路组件的实用性。

4、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新风管路组件,所述第一管接头的截面形状与所述新风墙管的外端的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一管接头与所述新风墙管的外端插配套接。

5、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新风管路组件,所述第一管接头的内管壁上具有台阶面,所述新风墙管的外端插配于所述第一管接头内且止抵于所述台阶面。

6、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新风管路组件,所述第一管接头的套接管口的内壁形成有导向面,以使所述套接管口的口径自内向外逐渐增大。

7、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新风管路组件,所述软管部为波纹软管;和/或,所述软管部的所述一端的管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凹陷部衔接的第三凹陷部。

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新风管路组件,所述室外软管还包括第二管接头,所述第二管接头设于所述软管部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管接头的管壁上形成有用于连接附件的连接结构。

9、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新风管路组件,所述新风管路组件还包括防雨罩,所述防雨罩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连接至所述第二管接头。

10、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新风管路组件,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管接头的管外壁上的外螺纹,所述防雨罩螺纹套接于所述第二管接头外。

11、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新风管路组件,所述室外软管为一体件。

12、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新风管路组件,还包括:新风弯管,所述新风弯管适于设在室内侧,所述新风弯管为一体件且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新风墙管的内端相连,所述第一管段的管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凹陷部衔接的第四凹陷部,所述第二管段的两端分别为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四端相对所述第三端在所述第一管段的径向上朝向背离所述第四凹陷部的方向延伸;室内软管,所述室内软管的一端与所述新风弯管的所述第四端相连,所述室内软管的另一端适于与空调器的新风接口相连。

1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

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空调内机、空调外机和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新风管路组件,所述空调内机包括与所述新风管路组件连接的新风模块,连接所述空调内机和所述空调外机的管线穿设于所述避让空间。

1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有利于提高空调器的安装便利性。

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新风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接头的截面形状与所述新风墙管的外端的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一管接头与所述新风墙管的外端插配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接头的内管壁上具有台阶面,所述新风墙管的外端插配于所述第一管接头内且止抵于所述台阶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接头的套接管口的内壁形成有导向面,以使所述套接管口的口径自内向外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部为波纹软管;和/或,所述软管部的所述一端的管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凹陷部衔接的第三凹陷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软管还包括第二管接头,所述第二管接头设于所述软管部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管接头的管壁上形成有用于连接附件的连接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管路组件还包括防雨罩,所述防雨罩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连接至所述第二管接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管接头的管外壁上的外螺纹,所述防雨罩螺纹套接于所述第二管接头外。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软管为一体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内机、空调外机和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管路组件,所述空调内机包括与所述新风管路组件连接的新风模块,连接所述空调内机和所述空调外机的管线穿设于所述避让空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风管路组件和空调器,所述新风管路组件包括:新风墙管和室外软管,所述新风墙管适于穿设于墙体上的洞孔,所述新风墙管的管壁上形成有第一凹陷部,以在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洞孔之间形成用于穿设管线的避让空间;所述室外软管适于设在室外侧,所述室外软管包括软管部和设于所述软管部的一端的第一管接头,所述第一管接头与所述新风墙管的外端相连,且所述第一管接头的管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凹陷部衔接的第二凹陷部。由此,可以通过设置新风墙管以避免开两个孔或者扩孔的情况,而且通过在室外软管上设有第二凹陷部有利于管线的布置,并且可以简化新风管路组件的结构,降低加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刘安平,康铁生,胡海涛,陆游,宋守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