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相流换热器的换热芯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28472发布日期:2024-02-26 16:29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相流换热器的换热芯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散热,尤其涉及一种二相流换热器的换热芯体。


背景技术:

1、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二相流热交换器的换热芯体采用单个蒸发器,蒸发器体积较小,制冷剂容量较小;而且为了提高功率密度,功率器件甚至布置在单一蒸发器的两侧,进一步增加了单位体积上的功率密度,对单个器件功率提升存在一定限制,且易导致出现蒸发器温度分布不均匀、超过蒸发器表面临界热流密度,最终导致器件烧毁、炸机等问题;

2、同时,冷凝器的左进风构件或者右进风构件中的一侧的进风构件如果出现堵塞,会造成整个二相流热交换器的蒸发器中的一部分空间无法正常热交换工作,从而造成功率器的过热,由于没有备份的蒸发器,无法通过备份的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二相流换热器的换热芯体,该二相流换热器的换热芯体采用了双平板式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功率器件可贴附在双平板式蒸发器的四个面上,增加了单位体积上的功率密度,提升了贴附在蒸发器面的单个功率器件的功率等级,蒸发器温度分布更加均匀,避免超过蒸发器表面临界热流密度。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相流换热器的换热芯体,包括蒸发器一、蒸发器二、冷凝器一、冷凝器二,所述蒸发器一及冷凝器一设置于左侧,所述蒸发器二及冷凝器二设置于右侧,所述冷凝器一设置于所述蒸发器一的上部,所述冷凝器二设置于所述蒸发器二的上部,所述冷凝器一及冷凝器二沿着远离蒸发器的方向呈一定角度θ的敞开式开口布置;所述蒸发器一及蒸发器二为平板式结构,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蒸发器一及蒸发器二的上部设置有用于连通蒸发器内部空间的连通构件一、连通构件二、连通构件三及连通构件四;所述连通构件一通过第一回液管与所述冷凝器一的第一集液腔连通,所述连通构件二通过第一进气管与所述冷凝器一的第一集气腔连通,所述连通构件四通过第二回液管与所述冷凝器二的第二集液腔连通,所述连通构件三通过第二进气管与所述冷凝器二的第二集气腔连通。

3、优选地,所述角度θ为15度至60度。

4、优选地,所述蒸发器一及所述蒸发器二内部设置有制冷剂。

5、优选地,所述冷凝器一包括冷凝器主体一,所述第一集气腔及第一集液腔分别设置于所述冷凝器主体一的左右两端;所述冷凝器二包括冷凝器主体二,所述第二集气腔及第二集液腔分别设置于所述冷凝器主体二的左右两端。

6、优选地,所述冷凝器一还包括连接第一集气腔及第一集液腔的多个微通道扁管,所述冷凝器二包括连接第二集气腔及第二集液腔的多个微通道扁管。

7、优选地,所述冷凝器一包括冷凝器主体一,所述第一集气腔及第一集液腔分别设置于所述冷凝器主体一的上下两端;所述冷凝器二包括冷凝器主体二,所述第二集气腔及第二集液腔分别设置于所述冷凝器主体二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进气管同时与所述冷凝器一的第一集气腔及所述冷凝器二的第二集气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管同时与所述冷凝器一的第一集气腔及所述冷凝器二的第二集气腔连通。

8、优选地,所述冷凝器一包括冷凝器主体一,所述第一集气腔及第一集液腔分别设置于所述冷凝器主体一的上下两端;所述冷凝器二包括冷凝器主体二,所述第二集气腔及第二集液腔分别设置于所述冷凝器主体二的上下两端。

9、采用上述结构之后,二相流换热器的换热芯体包括蒸发器一、蒸发器二、冷凝器一、冷凝器二,所述蒸发器一及冷凝器一设置于左侧,所述蒸发器二及冷凝器二设置于右侧,所述冷凝器一设置于所述蒸发器一的上部,所述冷凝器二设置于所述蒸发器二的上部,所述冷凝器一及冷凝器二沿着远离蒸发器的方向呈一定角度θ的敞开式开口布置;所述蒸发器一及蒸发器二为平板式结构,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蒸发器一及蒸发器二的上部设置有用于连通蒸发器内部空间的连通构件一、连通构件二、连通构件三及连通构件四;所述连通构件一通过第一回液管与所述冷凝器一的第一集液腔连通,所述连通构件二通过第一进气管与所述冷凝器一的第一集气腔连通,所述连通构件四通过第二回液管与所述冷凝器二的第二集液腔连通,所述连通构件三通过第二进气管与所述冷凝器二的第二集气腔连通;该二相流换热器的换热芯体采用了双平板式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功率器件可贴附在双平板式蒸发器的四个面上,增加了单位体积上的功率密度,提升了贴附在蒸发器面的单个功率器件的功率等级,蒸发器温度分布更加均匀,避免超过蒸发器表面临界热流密度。



技术特征:

1.一种二相流换热器的换热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一、蒸发器二、冷凝器一、冷凝器二,所述蒸发器一及冷凝器一设置于左侧,所述蒸发器二及冷凝器二设置于右侧,所述冷凝器一设置于所述蒸发器一的上部,所述冷凝器二设置于所述蒸发器二的上部,所述冷凝器一及冷凝器二沿着远离蒸发器的方向呈一定角度θ的敞开式开口布置;所述蒸发器一及蒸发器二为平板式结构,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蒸发器一及蒸发器二的上部设置有用于连通蒸发器内部空间的连通构件一、连通构件二、连通构件三及连通构件四;所述连通构件一通过第一回液管与所述冷凝器一的第一集液腔连通,所述连通构件二通过第一进气管与所述冷凝器一的第一集气腔连通,所述连通构件四通过第二回液管与所述冷凝器二的第二集液腔连通,所述连通构件三通过第二进气管与所述冷凝器二的第二集气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相流换热器的换热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θ为15度至6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相流换热器的换热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一及所述蒸发器二内部设置有制冷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相流换热器的换热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一包括冷凝器主体一,所述第一集气腔及第一集液腔分别设置于所述冷凝器主体一的左右两端;所述冷凝器二包括冷凝器主体二,所述第二集气腔及第二集液腔分别设置于所述冷凝器主体二的左右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相流换热器的换热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一还包括连接第一集气腔及第一集液腔的多个微通道扁管,所述冷凝器二包括连接第二集气腔及第二集液腔的多个微通道扁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相流换热器的换热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一包括冷凝器主体一,所述第一集气腔及第一集液腔分别设置于所述冷凝器主体一的上下两端;所述冷凝器二包括冷凝器主体二,所述第二集气腔及第二集液腔分别设置于所述冷凝器主体二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进气管同时与所述冷凝器一的第一集气腔及所述冷凝器二的第二集气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管同时与所述冷凝器一的第一集气腔及所述冷凝器二的第二集气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相流换热器的换热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一包括冷凝器主体一,所述第一集气腔及第一集液腔分别设置于所述冷凝器主体一的上下两端;所述冷凝器二包括冷凝器主体二,所述第二集气腔及第二集液腔分别设置于所述冷凝器主体二的上下两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二相流换热器的换热芯体,包括蒸发器一、蒸发器二、冷凝器一、冷凝器二,所述蒸发器一及冷凝器一设置于左侧,所述蒸发器二及冷凝器二设置于右侧,所述冷凝器一设置于所述蒸发器一的上部,所述冷凝器二设置于所述蒸发器二的上部,所述冷凝器一及冷凝器二沿着远离蒸发器的方向呈一定角度θ的敞开式开口布置;所述蒸发器一及蒸发器二为平板式结构,沿竖直方向布置;该二相流换热器的换热芯体采用了双平板式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功率器件可贴附在双平板式蒸发器的四个面上,增加了单位体积上的功率密度,提升了贴附在蒸发器面的单个功率器件的功率等级,蒸发器温度分布更加均匀,避免超过蒸发器表面临界热流密度。

技术研发人员:周泽平,夏宽,周党生,谢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5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