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68454发布日期:2023-09-24 06:34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加热体,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热体结构。


背景技术:

1、加热体通常由加热管和壳体组成,一般应用于管线机和饮水机中。

2、目前,加热体中还设置有ntc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水温,ntc温度传感器通常设置在加热体的壳体的一端,ntc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位于壳体内以对壳体内部的水的温度进行检测,但是,由于壳体内部的水一直处于流动状态,水流速度较快使得只有部分水快速经过ntc温度传感器,甚至还有一部分水没接触ntc温度传感器就流出壳体,这导致ntc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水温可能不准确,而导致水温调节准确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加热体中的ntc温度传感器导致检测到的水温不准确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加热体结构,包括壳体、加热管、ntc温度传感器和挡板结构,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加热管的外部,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ntc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加热管的所述出水端处,所述ntc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位于所述加热管内部;

4、所述挡板结构设置于所述加热管的内部并靠近所述出水端,所述挡板结构包括挡板本体,沿所述进水端至所述出水端方向,所述挡板本体将所述加热管内分隔为相互连通的流动腔和检测腔,所述ntc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位于靠近所述出水端的所述检测腔内。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加热体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但不局限于以下有益效果:

6、挡板本体与出水端的内壁之间形成检测腔,挡板本体与进水端的内壁之间形成流动腔;在工作时,ntc温度传感器安装于加热管的出水端处,且ntc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位于检测腔的内部,水从加热管的进水端进入加热管的流动腔内部,然后水从流动腔流向检测腔,在此过程中,水受到挡板结构的挡板本体进行阻挡后再进入到检测腔内,挡板本体的设置有利于降低进入检测腔内的水的流速,使得检测腔内的水在流出加热管之前在检测腔内流动缓慢,ntc温度传感器的探头有足够的时间检测检测腔内的水的温度,进而使得加热管的水能够同步到ntc温度传感器,以此提高ntc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水温的精度。

7、优选地,所述挡板本体为圆形板,所述挡板本体与所述加热管同轴设置,所述挡板本体的直径小于所述加热管的内径,以使所述挡板本体的边缘与所述加热管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连通口,所述流动腔和所述检测腔通过所述连通口连通。

8、优选地,所述连通口的截面面积与所述出水端的出水口的截面面积相等。

9、优选地,所述挡板结构还包括连接板和固定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挡板本体与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于所述加热管的内部,所述连接板用于支撑所述挡板本体。

10、优选地,所述挡板本体和所述固定板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两端且分别与所述连接板相垂直,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设置于所述加热管的所述出水端的内壁上。

11、优选地,所述挡板本体和所述连接板设置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挡板本体的一端且垂直于所述连接板,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设置于所述加热管的周向内壁上。

12、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螺栓与螺母实现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合组成安装腔体,所述加热管用于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体的内部。

13、优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进水端盖和出水端盖,所述进水端盖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进水端的一端,所述出水端盖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出水端的一端;

14、所述进水端盖和所述出水端盖上还设置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加热管上的所述进水端处设置有与所述加热管相连通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从所述进水孔中伸出;所述出水端处设置有与所述加热管相连通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加热管的一端为所述出水口,所述出水管从所述出水孔伸出。

15、优选地,所述加热体结构还包括密封部,所述出水端盖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加热管的所述出水端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所述密封部用于密封安装于所述通孔处并朝所述安装孔处延伸,所述ntc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密封部内部,且所述ntc温度传感器的所述探头穿过所述密封部伸进所述检测腔的内部。

16、优选地,所述密封部为硅胶材质。



技术特征:

1.一种加热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加热管(2)、ntc温度传感器(3)和挡板结构(4),所述壳体(1)安装于所述加热管(2)的外部,所述加热管(2)的两端分别为进水端(21)和出水端(22),所述ntc温度传感器(3)安装于所述加热管(2)的所述出水端(22)处,所述ntc温度传感器(3)的探头(30)位于所述加热管(2)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本体(41)为圆形板,所述挡板本体(41)与所述加热管(2)同轴设置,所述挡板本体(41)的直径小于所述加热管(2)的内径,以使所述挡板本体(41)的边缘与所述加热管(2)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连通口(42),所述流动腔(20)和所述检测腔(200)通过所述连通口(4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口(42)的截面面积与所述出水端(22)的出水口的截面面积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结构(4)还包括连接板(44)和固定板(43),所述连接板(44)连接于所述挡板本体(41)与所述固定板(43)之间,所述固定板(43)用于固定于所述加热管(2)的内部,所述连接板(44)用于支撑所述挡板本体(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本体(41)和所述固定板(43)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板(44)的两端且分别与所述连接板(44)相垂直,所述固定板(43)用于固定设置于所述加热管(2)的所述出水端(22)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本体(41)和所述连接板(44)设置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固定板(43)设置于所述连接板(44)远离所述挡板本体(41)的一端且垂直于所述连接板(44),所述固定板(43)用于固定设置于所述加热管(2)的周向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通过螺栓与螺母实现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围合组成安装腔体,所述加热管(2)用于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体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还包括进水端盖(13)和出水端盖(14),所述进水端盖(13)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靠近所述进水端(21)的一端,所述出水端盖(14)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靠近所述出水端(22)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热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部(5),所述出水端盖(14)上设置有通孔(17),所述加热管(2)的所述出水端(22)上设置有安装孔(25),所述安装孔(25)与所述通孔(17)同轴设置,所述密封部(5)用于密封安装于所述通孔(17)处并朝所述安装孔(25)处延伸,所述ntc温度传感器(3)的所述探头(30)穿过所述密封部(5)伸进所述检测腔(200)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5)为硅胶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加热体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加热体结构,包括壳体、加热管、NTC温度传感器和挡板结构,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加热管的外部,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NTC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加热管的所述出水端处,所述NTC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位于所述加热管内部;所述挡板结构设置于所述加热管的内部并靠近所述出水端;其中,水从加热管的进水端进入加热管的流动腔内部,然后水从流动腔流向检测腔,在此过程中,水受到挡板本体进行阻挡后再进入到检测腔内,挡板本体的设置有利于降低进入检测腔内的水的流速,进而使得加热管的水能够同步到NTC温度传感器,以此提高NTC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水温的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绮漫,王梓宇,何平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万泓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