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94266发布日期:2023-12-07 04:04阅读:17来源:国知局
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设备,特别是涉及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环境的空气质量,空气净化器应运而生,空气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来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并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空气净化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空气净化器的循环效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关系到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率。一方面,现有技术中在设计空气净化器的风机组件时,风机内的风速和风压均影响了空气的循环从而影响力空气循环效率;另一方面,随着空气净化器的长时间使用,空气净化器的过滤组件会因为吸附大量粉尘会造成过滤孔堵塞的现象发生,同样会降低空气净化器的空气循环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由于滤芯组件频繁清洁或内部风道结构不合理而影响空气净化器中的空气循环效率,从而降低净化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

2、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设有侧开口和第一出风口;盖体组件,所述盖体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盖体组件位于所述侧开口处,所述盖体组件设有多个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蜗壳风道组件,所述蜗壳风道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蜗壳风道组件形成风道,所述第一进风口、风道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依次连通,所述蜗壳风道组件与所述侧开口相对设置;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壳体组件或所述蜗壳风道组件上,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侧开口相对设置,所述过滤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组件靠近所述侧开口的一侧,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滤网组件和滤芯组件。

3、本技术公开一种空气净化器,通过将盖体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壳体组件的侧开口上,且过滤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侧开口处,用户能通过拆卸盖体组件后直接更替或者清洁过滤组件。其中,过滤组件包括了滤网组件和滤芯组件,将空气中的灰尘等大颗粒微粒粘附在滤网组件上,用户可以通过定期或者按照使用需求将滤网组件拆卸下来清洗,避免多次通过直接在滤芯组件上清洁去除灰尘而造成滤芯组件损坏,从而降低净化效率和滤芯组件的耐用性。进一步地,空气净化器内通过设有蜗壳风道组件将空气导向第一出风口的同时将动压转化成静压从而克服滤网带来的阻力,且限定了空气在蜗壳风道组件内的流动轨迹,有利于加强第一出风口处的出风强度且使得出风口处的出风更加集中。上述结构通过增加设置有滤网组件隔离空气中的灰尘,从而提高了滤芯组件的净化效率和耐用性,同时,设有蜗壳风道组件提高空气进风效率,由此提高了空气净化器内部的空气循环效率和空气净化效率。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网组件与所述滤芯组件相邻,所述滤网组件位于所述滤芯组件靠近所述盖体组件的一侧上,所述滤网组件包括支架本体和滤网,所述支架本体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蜗壳风道组件上,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蜗壳风道组件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滤芯组件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相对设置。滤网组件设置在滤芯组件靠近侧开口的一侧上,使得通过盖体组件上设有的进风口进入空气净化器内的空气会先经过滤网组件,滤网组件上设有的滤网先将粒径大于滤网微孔的灰尘等物质隔挡后再进入滤芯组件进行净化,从而减少灰尘因附着在滤芯组件上而导致净化器的空气循环效果差,同时减少了用户清理滤芯组件上的灰尘而导致滤芯组件损坏的情况发生;通过将滤网支架可拆卸地设置在蜗壳风道组件上,方便使用者通过拆卸滤网组件进行清洗。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蜗壳风道组件包括安装壳件、蜗壳组件、风轮组件和电机组件,所述安装壳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安装壳件分别与所述盖体组件和所述过滤组件相适配,所述蜗壳组件和所述电机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件,所述蜗壳组件形成所述风道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对设置,所述风轮组件设置在所述蜗壳组件且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风轮组件与所述电机组件电连接。通过将安装壳件、蜗壳组件、风轮组件以及电机组件整体组合成蜗壳风道组件,将其模块化,方便安装。具体地,风轮组件设置在蜗壳组件内,蜗壳组件设置在安装壳件上,安装组件先设置在壳体组件上并用于与盖体组件滤芯组件之间进行装配,从而简化了安装结构、提高了装配效率。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蜗壳组件包括蜗壳和出风部,所述出风部设置在所述蜗壳上,所述蜗壳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出风部设有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蜗壳与所述出风部围合形成所述风道,所述风轮组件设置在所述蜗壳上,所述蜗壳包括相对设置的底壁、弧形侧壁和倾斜壁,所述弧形侧壁和所述倾斜壁设置在所述底壁上,所述倾斜壁位于所述弧形侧壁与所述出风部之间,所述倾斜壁朝向所述风道的内侧延伸。风轮组件设置在蜗壳内,其中,蜗壳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底壁以及连接两底壁的弧形侧壁和倾斜壁,通过在弧形侧壁与出风口连接端设有朝向风道内侧倾斜的倾斜壁,从而使得空气经过风轮组件的离心作用下沿弧形侧壁、倾斜壁流向出风部时,蜗壳的整体出风部收窄,从而限制了空气在蜗壳风道组件内靠弧形侧壁圆心方向偏移的流动轨迹,同时提高了净化后的出风量。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部包括弯折板和斜板,所述弯折板和所述斜板设置在所述底壁的相对两侧上,所述弯折板朝向所述风道外侧方向弯折,所述斜板朝向所述风道内侧方向倾斜。为了进一步提高空气净化器的空气循环效率,由于净化后的空气流进风轮组件内会受到离心作用并朝向偏离风轮组件圆心的位置运动,通过在出风部处设有相对设置的弯折板和斜板,其中弯折板朝向风道内侧的方向切斜,而弯折板朝向风道外侧倾斜,进一步改善风轮组件的效率和压力性能,从而克服滤网带来的阻力,由此提高蜗壳风道组件的送风量。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蜗壳组件呈r型。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壳件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朝向所述侧开口,所述过滤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蜗壳风道组件上,所述过滤组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盖体组件与所述安装壳件卡接。蜗壳风道组件的安装壳件同时与盖体组件可拆卸连接,而滤网组件设置在安装壳件的容纳腔内,盖体组件以卡接的方式与安装壳件可拆卸连接,该连接结构简单,方便用户拆卸与安装。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壳件包括安装壳件本体、安装部和第一限位部,所述安装壳件本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安装部设置所述安装壳件本体,所述安装部设有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第一限位部形成第一限位凹槽,所述滤网组件设有定位扣,所述定位扣朝向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延伸,所述滤芯组件与所述容纳腔相适配,所述滤芯组件位于所述滤网组件和所述蜗壳组件之间。安装壳件的安装部用于与滤网组件相适配,第一限位部设置在容纳腔外侧壁上,使得滤网组件能延伸至第一限位部上设有的第一限位凹槽后能固定在安装部上,该结构简单,使得用户拆卸滤网组件更加省力和简便。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件本体上,所述盖体组件包括盖体本体和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适配,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抵接。通过在安装部上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用于与盖体组件的第一卡接件相适配,使得盖体组件能卡接在蜗壳风道组件上。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卡接件本体和第一卡钩,所述卡接件本体设置在所述盖体本体上,所述第一卡钩设置在所述卡接件本体远离所述盖体本体的一端上,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弹性部和第二卡钩,所述弹性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件本体上,所述第二卡钩设置在所述弹性部上,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第二卡钩相卡接。具体地第一卡接件上设有第一卡钩用于与安装部上设有的第二卡钩卡合,同时通过设有弹性部,弹性部能在安装或者拆卸的过程中受到力的作用而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从而使得盖体组件的拆卸与安装过程更加简单和省力,且装配后的结构更加稳固。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壳件、出风壳件和第三限位部,所述出风壳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件上,所述出风壳件与所述蜗壳风道组件的第二出风口相邻设置,所述出风壳件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三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外壳件上,所述第三限位部形成第二限位凹槽,所述盖体组件形成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延伸至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部分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侧壁卡接。通过在外壳件上设有用于与盖体组件相卡接的第三限位部,使得盖体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外壳件后。进一步地,盖体组件分别与壳体组件和蜗壳风道组件相适配卡接,使得盖体组件的安装结构更加稳定。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pm2.5传感器,所述pm2.5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或所述蜗壳风道组件上,所述pm2.5传感器用于检测空间内的颗粒物浓度。通过设有pm2.5传感器检测空间内的颗粒物浓度,并可以通过数值显示提示用户需要调整空气净化器的进风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