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0163发布日期:2024-03-22 10:44阅读:16来源:国知局
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控制器,特别涉及一种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


背景技术:

1、在控制器技术领域,控制器的设计和产品形态均为满足特定的控制需要而以独立的工业产品形态存在,例如控制空调的温控器、控制灯光的灯光控制器,其功能在出厂时就被特定设计。然而,基于智能化需求,许多消费者需要有具备活动感应功能的控制器,以能够基于相应的探测结果实现对相应设备的智能化控制,但如前所述的,相应的控制器都以独立的工业产品形态被设计,因此在需要满足相应的智能化需求时,则需对控制器进行重新设计,但在实际场景中,不同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使用需要,一部分消费者希望控制器具备智能化功能,一部分消费者则青睐于传统的控制器,因此在控制器的设计上,生产厂商往往需要在一个类别上设计至少两种产品形态,一种是传统的控制器,另一种是具备智能化功能的控制器,导致生产厂商的设计和开模成本上升。

2、可以理解的是,控制器的智能化功能事实上依赖于相应的活动感应器实现,若能够在控制器上设计相应的与所述活动感应器的接口,以满足控制器与所述活动感应器的对接需要,则消费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是否加装活动感应器,对控制器的设计和开模成本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消费者而言也赋予了更加灵活的消费选择。

3、目前行业内对于活动感应器与相关设备的线路对接,一般都采用耳机插头与耳机插孔的插接式匹配,探针与导电环/盘的触点式匹配,以基于这类连接装置的相互匹配的连接结构,快速简易地将活动感应器与相关设备相连。然而这种连接结构的相互匹配以用于供电和数据传输的连接方式由于尚未标准化而完全依赖于机械结构上的匹配,对于相关设备与同样以独立的工业产品形态的活动感应器之间的连接而言无形中增加了相关设备与不同活动感应器的匹配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其中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以type-c接口作为线路对接的标准接口,适于标准化的同时兼具type-c接口对高功率的供电对接和高速率的数据对接的支持特性,因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其中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以type-c接口作为线路对接的标准接口,因而适用于基于人体活动探测的应用需求以微波感应器/热释电红外感应器/超声波感应器的产品形态被设置的活动感应器基于type-c接口与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对接,从而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能够对所述活动感应器供电并基于所述活动感应器对人体的探测控制相应的空气调节装置,如此以实现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的智能化功能。

3、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其中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包括至少一type-c接口,从而消费者能够根据实际的功能需要选择性地将活动感应器插拔于所述type-c接口,而实现对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的智能化功能选择,提供了灵活的智能化方案,提高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的实用性,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其中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以所述type-c接口作为与所述活动感应器的对接标准接口,从而无需根据是否具备智能化功能而设计不同的控制器和针对不同的控制器进行开模,有利于控制相应的生产成本。

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其中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以所述type-c接口作为与所述活动感应器的对接标准接口,从而基于所述type-c接口的结构优势,实现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与所述活动感应器的快速插接安装,具有即插即用的便捷优势。

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其中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以所述type-c接口作为与所述活动感应器的对接标准接口,从而基于所述type-c接口易于拔脱的优势,在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与所述活动感应器对接时,实现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与所述活动感应器的快速卸载。

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其中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以所述type-c接口作为与所述活动感应器的对接标准接口,从而基于所述type-c接口适于多次插拔的优势,在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与所述活动感应器对接时,实现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与所述活动感应器的反复安装和卸载。

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其中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包括一人机交互单元、一控制单元以及一控制面板,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容置于所述控制面板,所述人机交互单元被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并被设置于所述控制面板,以基于对所述人机交互单元的操作控制所述控制单元而控制该空气调节装置,其中所述type-c接口被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并自所述控制面板的内部引出,其中所述活动感应器基于所述type-c接口被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以被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供电而工作,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活动感应器的探测结果控制该空气调节装置。

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其中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以所述type-c接口作为与所述活动感应器的对接标准接口的同时,解决了type-c接口在承重条件下对接稳定性差的缺点,保障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与所述活动感应器之间的对接稳定性。

10、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其中所述活动感应器以微波感应器/热释电红外感应器/超声波感应器的产品形态被设置,其中所述活动感应器基于所述type-c接口被可插拔地设置于所述控制面板并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活动感应器的探测结果和所述人机交互单元的操作控制该空气调节装置,以实现对该空气调节装置的智能化控制。

1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其中所述活动感应器包括一感应器type-c接口,其中所述type-c接口和所述感应器type-c接口以type-c公口和type-c母口形态被设置而相互匹配,其中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包括被设置于所述控制面板和所述活动感应器的一第一承重式对接壳体以及一第二承重式对接壳体,和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承重式对接壳体和所述第二承重式对接壳体的一第一接口安装座和一第二接口安装座,其中所述type-c接口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接口安装座,所述感应器type-c接口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接口安装座,其中所述第一接口安装座和所述第二接口安装座之中的至少一所述接口安装座相对于相应所述承重式对接壳体被可复位活动地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一承重式对接壳体和所述第二承重式对接壳体之间的活动对接动作能够在所述type-c接口与所述感应器type-c接口相互插接的状态被进一步实施,从而在所述第一承重式对接壳体和所述第二承重式对接壳体之间的活动对接动作被实施的过程中,保障所述type-c接口与所述感应器type-c接口的对接稳定性,对应保障所述活动感应器与所述控制面板的插接稳定性。

1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接口安装座和所述第二接口安装座之中的至少一所述接口安装座相对于相应所述承重式对接壳体被可复位活动地设置,以在基于第一承重式对接壳体和所述第二承重式对接壳体之间的活动解除所述第一承重式对接壳体和所述第二承重式对接壳体之间相互对接的状态后,相对于相应所述承重式对接壳体被可复位活动地设置的相应所述接口安装座与该所述承重式对接壳体之间在所述第一承重式对接壳体和所述第二承重式对接壳体之间的活动对接动作被实施的过程中产生的位移能够复位和被维持于复位状态,对应使得所述第一承重式对接壳体和所述第二承重式对接壳体之间的活动对接结构能够相对于所述type-c接口与所述感应器type-c接口相互插接的结构保持独立性而在所述第一承重式对接壳体和所述第二承重式对接壳体之间反复对接的过程中,保障所述type-c接口与所述感应器type-c接口的对接准确性,从而能够轻易实现所述活动感应器和所述控制面板的反复安装和卸载。

13、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其中所述type-c接口以被嵌入所述第一接口安装座的状态被固定于所述第一接口安装座,其中以所述type-c接口的开口朝向为所述第一接口安装座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接口安装座具有高于所述type-c接口的开口的一插接限位面,和在所述type-c接口的插接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type-c接口的侧方位的至少一活动限位槽,其中所述感应器type-c接口被固定于所述第二接口安装座,其中以所述感应器type-c接口的开口朝向为所述第二接口安装座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接口安装座具有在其高度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感应器type-c接口的侧方位的至少一活动限位件,其中所述活动限位件高于所述感应器type-c接口的开口并具有与所述活动限位槽相匹配的结构形态,其中在所述type-c接口与所述感应器type-c接口的插接方向,当所述type-c接口与所述感应器type-c接口对齐时,所述活动限位槽在所述插接限位面的开口与所述活动限位件保持对齐,如此以在所述第一接口安装座与所述第二接口安装座对接的过程中,基于所述活动限位件与所述活动限位槽的插接定位,实现所述type-c接口与所述感应器type-c接口的对齐定位防护,基于所述活动限位件与所述第一接口安装座之间和/或所述插接限位面与所述第二接口安装座之间在所述type-c接口与所述感应器type-c接口的插接方向的抵接,实现对所述type-c接口与所述感应器type-c接口的插接深度限位防护,以及基于所述活动限位件与所述活动限位槽在所述type-c接口与所述感应器type-c接口的侧方位的抵接,实现对所述type-c接口与所述感应器type-c接口的侧向相对活动限位防护,对应在所述第一承重式对接壳体与所述第二承重式对接壳体的对接过程中,保障所述type-c接口与所述感应器type-c接口的对接稳定性,从而保障所述活动感应器与所述控制面板的插接稳定性。

1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其中在所述第一接口安装座被安装于所述第一承重式对接壳体,和所述第二接口安装座被安装于所述第二承重式对接壳体的状态,所述第一接口安装座和所述第二接口安装座之中的至少一所述接口安装座相对于相应所述承重式对接壳体被可复位活动地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一承重式对接壳体和所述第二承重式对接壳体之间的活动对接结构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接口安装座与所述第二接口安装座相互对接的结构保持独立性而适应于不同的结构设计需求,和降低所述第一承重式对接壳体和所述第二承重式对接壳体之间的活动对接结构与所述第一接口安装座和所述第二接口安装座之间的对接结构的相互依赖性,对应降低了所述第一承重式对接壳体和所述第二承重式对接壳体之间的活动对接结构与所述第一接口安装座和所述第二接口安装座之间的对接结构的匹配精度要求。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其适于与具有type-c接口的相应活动感应器对接,以对所述活动感应器供电并基于所述活动感应器对人体的探测控制相应的空气调节装置,其中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包括:

16、一控制面板;

17、一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容置于所述控制面板;

18、一人机交互单元,其中所述人机交互单元被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并被设置于所述控制面板,以基于对所述人机交互单元的操作控制所述控制单元而控制该空气调节装置;以及

19、一type-c接口,其中所述type-c接口被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并自所述控制面板的内部引出,其中所述活动感应器基于所述type-c接口被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以被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供电而工作,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活动感应器的探测结果控制该空气调节装置。

20、在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人机交互单元以实体控制键形态被设置。

21、在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人机交互单元以实体控制键和屏幕的组合状态被设置,以基于所述屏幕显示所述人机交互单元的操作信息。

22、在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人机交互单元以可触屏屏幕形态被设置。

23、在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一处理器、一通讯模块以及一控制执行模块,其中所述人机交互单元和所述type-c接口被连接于所述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设置基于所述人机交互单元的操作和/或所述type-c接口接收到信息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执行模块被设置基于所述控制指令调控该空气调节装置相对应的参数,其中所述通讯模块被通信连接于该空气调节装置。

24、在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进一步包括一温湿度传感器,其中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被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基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探测结果调整对该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

25、在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进一步包括一无线通讯单元,其中所述无线通讯单元被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并用以与相应的终端设备无线连接,以接收该终端设备发出的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基于该终端设备的控制指令调整对该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

26、在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活动感应器以微波感应器/热释电红外感应器/超声波感应器的产品形态被设置,其中所述活动感应器基于所述type-c接口被可插拔地设置于所述控制面板并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活动感应器的探测结果和所述人机交互单元的操作控制该空气调节装置,以实现对该空气调节装置的智能化控制。

27、在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活动感应器包括一感应器type-c接口,其中所述type-c接口和所述感应器type-c接口以type-c公口和type-c母口形态被设置而相互匹配,其中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包括被设置于所述控制面板和所述活动感应器的一第一承重式对接壳体以及一第二承重式对接壳体,和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承重式对接壳体和所述第二承重式对接壳体的一第一接口安装座和一第二接口安装座,其中所述type-c接口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接口安装座,所述感应器type-c接口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接口安装座,其中所述第一承重式对接壳体和所述第二承重式对接壳体相互匹配以适于相互对接而能够在所述type-c接口与所述感应器type-c接口的拔脱方向承重,所述第一接口安装座和所述第二接口安装座之中的至少一所述接口安装座相对于相应所述承重式对接壳体被可复位活动地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一承重式对接壳体和所述第二承重式对接壳体之间的活动对接动作能够在所述type-c接口与所述感应器type-c接口相互插接的状态被实施,和在基于第一承重式对接壳体和所述第二承重式对接壳体之间的活动解除所述第一承重式对接壳体和所述第二承重式对接壳体之间相互对接的状态后,被可复位活动地设置的所述接口安装座与相应所述承重式对接壳体之间在所述第一承重式对接壳体与所述第二承重式对接壳体的活动对接过程中产生的位移能够复位和被维持于复位状态。

28、在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接口安装座和所述第二接口安装座之中的至少一所述接口安装座相对于相应所述承重式对接壳体被可复位旋转地设置。

29、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