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窑尾侧进式导流收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1353发布日期:2023-12-06 19:33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窑尾侧进式导流收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窑尾收尘,具体为一种窑尾侧进式导流收尘装置。


背景技术:

1、水泥回转窑属于建材设备类,是石灰窑的一种。回转窑按处理物料不同可分为水泥回转窑、冶金化工回转窑和石灰回转窑。水泥回转窑是水泥熟料干法和湿法生产线的主要设备。

2、窑尾除尘装置对于水泥厂来说不可或缺,它充分保障着水泥窑尾含尘废气的颗粒物达标排放,以及生产线安全运行,目前水泥窑尾气排放经过收尘装置进行收尘时,尾气会对收尘装置的内壁造成腐蚀,影响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窑尾侧进式导流收尘装置,具备对尾气进行中和,防止其对装置内壁造成腐蚀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窑尾侧进式导流收尘装置,包括中和箱、盖板和收尘箱,所述中和箱的侧端嵌入安装有第一进气管,第一进气管的末端位于中和箱底部安装有出气管,所述中和箱的底端内壁转动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上安装有搅拌杆,所述收尘箱安装在中和箱的上端,中和箱的侧端安装有与收尘箱连通的第二进气管,所述收尘箱的上端安装有排气管,收尘箱的侧端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安装口,收尘箱的内壁安装有与安装口对应的限位板,两个所述盖板对称安装在收尘箱的侧端位于安装口处,两个盖板的后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过滤结构和第二过滤结构,第一过滤结构和第二过滤结构的末端位于限位板之间。

3、优选的,所述中和箱的上端面一侧设置有进液管,进液管上螺纹安装有螺纹盖。通过进液管可以对中和箱内加入中和溶液。

4、优选的,所述中和箱的下端面一侧设置有排污管,排污管上设置有阀门。

5、优选的,所述中和箱的下端安装有驱动箱,驱动箱内设置有驱动设备,驱动设备的主轴与转动轴的轴心连接。驱动箱内的驱动设备工作可以使转动轴转动。

6、优选的,所述中和箱的下端面安装有支撑腿,支撑腿共设有四个,且四个支撑腿关于中和箱呈阵列分布。

7、优选的,所述盖板上和收尘箱的侧端均开设有对应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螺栓。螺纹孔和螺栓的设置可以对盖板进行安装。

8、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结构和第二过滤结构均包括有安装框架,安装框架内分别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和过滤网。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根据尾气含量配比酸碱性中和溶液,将中和溶液加入至中和箱内,尾气通过第一进气管可以进入至出气管内,之后尾气可以从出气管排出至中和溶液中,通过驱动箱内的驱动设备工作可以使转动轴转动,在搅拌杆的配合下可以对溶液中的尾气气泡打散,可以使尾气与中和溶液充分接触,可以对尾气进行中和,中和后的尾气可以防止对装置的内壁造成腐蚀,同时中和尾气时还可以去除尾气中部分粉尘。



技术特征:

1.一种窑尾侧进式导流收尘装置,包括中和箱(9)、盖板(15)和收尘箱(17),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箱(9)的侧端嵌入安装有第一进气管(14),第一进气管(14)的末端位于中和箱(9)底部安装有出气管(13),所述中和箱(9)的底端内壁转动安装有转动轴(5),转动轴(5)上安装有搅拌杆(6),所述收尘箱(17)安装在中和箱(9)的上端,中和箱(9)的侧端安装有与收尘箱(17)连通的第二进气管(8),所述收尘箱(17)的上端安装有排气管(1),收尘箱(17)的侧端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安装口(16),收尘箱(17)的内壁安装有与安装口(16)对应的限位板,两个所述盖板(15)对称安装在收尘箱(17)的侧端位于安装口(16)处,两个盖板(15)的后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过滤结构(18)和第二过滤结构(7),第一过滤结构(18)和第二过滤结构(7)的末端位于限位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窑尾侧进式导流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箱(9)的上端面一侧设置有进液管,进液管上螺纹安装有螺纹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窑尾侧进式导流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箱(9)的下端面一侧设置有排污管(11),排污管(11)上设置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窑尾侧进式导流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箱(9)的下端安装有驱动箱(12),驱动箱(12)内设置有驱动设备,驱动设备的主轴与转动轴(5)的轴心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窑尾侧进式导流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箱(9)的下端面安装有支撑腿(10),支撑腿(10)共设有四个,且四个支撑腿(10)关于中和箱(9)呈阵列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窑尾侧进式导流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5)上和收尘箱(17)的侧端均开设有对应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螺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窑尾侧进式导流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结构(18)和第二过滤结构(7)均包括有安装框架(3),安装框架(3)内分别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2)和过滤网(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窑尾收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窑尾侧进式导流收尘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中和箱、盖板和收尘箱,所述中和箱的侧端嵌入安装有第一进气管,第一进气管的末端位于中和箱底部安装有出气管,所述中和箱的底端内壁转动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上安装有搅拌杆,所述收尘箱安装在中和箱的上端,中和箱的侧端安装有与收尘箱连通的第二进气管,所述收尘箱的上端安装有排气管,收尘箱的侧端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安装口,收尘箱的内壁安装有与安装口对应的限位板,两个所述盖板对称安装在收尘箱的侧端位于安装口处,两个盖板的后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过滤结构和第二过滤结构。本技术具备对尾气进行中和,防止其对装置内壁造成腐蚀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华,黄许华,胡友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安红狮水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