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炉烟尘沉降回收烟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1162发布日期:2023-12-06 23:12阅读:28来源:国知局
电炉烟尘沉降回收烟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烟道,具体为电炉烟尘沉降回收烟道。


背景技术:

1、烟道是废气和烟雾排放的管状装置,住宅烟道是指用于排除厨房烟气或卫生间废气的竖向管道制品,也称排风道、通风道、住宅排气道,电炉是把炉内的电能转化为热量对工件加热的加热炉,而电炉在对工件进行加热过程中易会产生烟尘,而烟尘需要沿着沉降回收管道内部流动,防止烟气中的灰尘直接进入到外界大气中,对空气造成影响的问题出现。

2、虽然该现有的烟道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问题如下,由于烟气长时间在烟道内部进行流动,并且导致烟尘堆积在烟道内部,进而导致内部排气量减小,从而影响了烟气的排出,并且不便于对烟道内部进行清理,从而增加了烟道内部清理的难度,导致清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炉烟尘沉降回收烟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烟道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问题如下,由于烟气长时间在烟道内部进行流动,并且导致烟尘堆积在烟道内部,进而导致内部排气量减小,从而影响了烟气的排出,并且不便于对烟道内部进行清理,从而增加了烟道内部清理的难度,导致清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炉烟尘沉降回收烟道,包括烟道基体,所述烟道基体底端嵌入安装有沉淀仓,所述烟道基体内壁安装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定位块、螺纹柱、矩形框、过滤网和刮板;

3、所述烟道基体内壁对称安装有定位块,一个所述定位块底端活动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内部安装有过滤网,所述矩形框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刮板;

4、所述烟道基体内部安装有连接定位机构,所述连接定位机构包括回型框、定位孔和固定销;

5、所述烟道基体内部安装有回型框,所述回型框和烟道基体内部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部连接有固定销。

6、所述清理机构还包括定位块、立柱、转动柱、十字槽、螺纹杆和十字条;

7、另一个所述定位块底端焊接有立柱,所述螺纹柱顶端位于其中一个定位块内部位置处焊接有转动柱,所述螺纹柱底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表面位于螺纹柱内部位置处通过螺纹连接有十字条,所述转动柱顶端中部开设有十字槽。

8、所述连接定位机构还包括定位槽和丝杆;

9、所述烟道基体内部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定位槽,其中一个所述定位槽内部活动连接有丝杆。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1、1.通过清理机构,能够便于对烟道基体内部进行清理,降低了烟道基体内部的清理难度,同时能够便于连接的烟道基体内部进行同步清理,降低了烟道基体内部的清洁难度,进而确保了烟道基体内部的清洁,防止烟尘堆积在烟道基体内部的现象。

12、2.通过连接定位机构,能够便于两个烟道基体之间的连接,降低了两个烟道基体之间的连接,并且使得两个烟道基体之间连接的更加稳定。



技术特征:

1.电炉烟尘沉降回收烟道,包括烟道基体(1),所述烟道基体(1)底端嵌入安装有沉淀仓(4),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基体(1)内壁安装有清理机构(2),所述清理机构(2)包括定位块(201)、螺纹柱(202)、矩形框(205)、过滤网(206)和刮板(2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烟尘沉降回收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2)还包括定位块(201)、立柱(203)、转动柱(204)、十字槽(208)、螺纹杆(209)和十字条(2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炉烟尘沉降回收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205)和立柱(203)之间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炉烟尘沉降回收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槽(208)的内壁边部等于十字条(210)外表面相互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烟尘沉降回收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定位机构(3)还包括定位槽(301)和丝杆(3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炉烟尘沉降回收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302)和回型框(30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电炉烟尘沉降回收烟道,属于烟道技术领域,包括烟道基体,所述烟道基体底端嵌入安装有沉淀仓,所述烟道基体内壁安装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定位块、螺纹柱、矩形框、过滤网和刮板,所述烟道基体内壁对称安装有定位块,一个所述定位块底端活动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内部安装有过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清理机构,能够便于对烟道基体内部进行清理,降低了烟道基体内部的清理难度,同时能够便于连接的烟道基体内部进行同步清理,降低了烟道基体内部的清洁难度,进而确保了烟道基体内部的清洁,防止烟尘堆积在烟道基体内部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福,万希立,张文春,杨枝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乘风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