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对流发热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98234发布日期:2023-11-30 02:09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对流发热元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发热元件,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对流发热元件。


背景技术:

1、对流发热元件的发热原理是发热元件罩壳上为出气口,下方为进气口,通电后发热元件周围的空气被加热上升,从出气口流出,而周围的冷空气从进气口进入补充,如此反复循环,使室内温度得以提高,对流发热元件是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使暖气由下至上,自然对流,对流发热元件常采用陶瓷管加热,再利用对流加热。

2、现有的对流发热元件加热效率较低,是由于现有的对流发热元件采用陶瓷管底部的金属基座加热陶瓷管,加热空气的过程较短,对于空气也为单面加热,因此导致发热的效率较低,且发热仅依靠陶瓷管,所以导致发热过程相对缓慢,也不具备良好的保温效果,在加热后发热元件的热量发散过快。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效对流发热元件,通过加热空间提高空气与发热元件和蓄水件的接触面积,使得加热空气的过程变长;通过发热元件和蓄水件的配合设置,加热空间内的空气为多面加热,流发热元件具有保温效果,增加流发热元件的加热效率等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对流发热元件,包括第一保护壳体以及安装在第一保护壳体一侧的第二保护壳体,所述第一保护壳体靠近所述第二保护壳体的一侧安装有金属基座,所述金属基座靠近所述第二保护壳体的一侧设有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靠近所述第二保护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空心槽,所述第一空心槽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凸出件,所述第二保护壳体靠近所述第一保护壳体的一侧安装有蓄水件,所述蓄水件靠近所述第一保护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空心槽,所述第二空心槽的一侧间隔开设有凹陷槽,所述第一空心槽、凸出件、第二空心槽和凹陷槽之间合围形成加热空间。

3、优选地,所述蓄水件的底部设有加热座,所述加热座的内部设有电热丝。

4、优选地,所述金属基座和发热元件的顶部设有防护板,且所述防护板与所述发热元件之间相互适配。

5、优选地,所述加热空间的底部具有进风口,所述加热空间的顶部具有出风口。

6、优选地,所述出风口的内壁设置有过滤网。

7、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护壳体和第二保护壳体底部的四周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有承托座。

8、优选地,所述防护板、第一保护壳体和第二保护壳体的材质均为隔热材料。

9、优选地,所述凸出件和所述凹陷槽之间相互适配。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空心槽、凸出件、第二空心槽和凹陷槽的配合设置,合围形成的加热空间,凸出件和凹陷槽使得加热空间的形状为蜿蜒的结构,在空气通过加热空间时,提高空气与四周的发热元件和蓄水件的接触面积,使得加热空气的过程变长,以提高对空气的加热效果,增加对流发热元件的加热效率。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发热元件和蓄水件的配合设置,使得对空气的加热不仅仅依靠发热元件,还具有蓄水件的辅助加热,使得加热空间内的空气为多面加热,增加流发热元件的加热效率,同时发热元件和蓄水件之间相互传递温度,以提高流发热元件的保温效果。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空气与发热元件和蓄水件的接触面积,使得加热空气的过程变长,加热空间内的空气为多面加热,流发热元件具有保温效果,增加流发热元件的加热效率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对流发热元件,包括第一保护壳体以及安装在第一保护壳体一侧的第二保护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壳体靠近所述第二保护壳体的一侧安装有金属基座,所述金属基座靠近所述第二保护壳体的一侧设有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靠近所述第二保护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空心槽,所述第一空心槽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凸出件,所述第二保护壳体靠近所述第一保护壳体的一侧安装有蓄水件,所述蓄水件靠近所述第一保护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空心槽,所述第二空心槽的一侧间隔开设有凹陷槽,所述第一空心槽、凸出件、第二空心槽和凹陷槽之间合围形成加热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对流发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件的底部设有加热座,所述加热座的内部设有电热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对流发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座和发热元件的顶部设有防护板,且所述防护板与所述发热元件之间相互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对流发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空间的底部具有进风口,所述加热空间的顶部具有出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对流发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的内壁设置有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对流发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壳体和第二保护壳体底部的四周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有承托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对流发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第一保护壳体和第二保护壳体的材质均为隔热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对流发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件和所述凹陷槽之间相互适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对流发热元件,包括第一保护壳体以及安装在第一保护壳体一侧的第二保护壳体,所述第一保护壳体靠近所述第二保护壳体的一侧安装有金属基座,所述金属基座靠近所述第二保护壳体的一侧设有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靠近所述第二保护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空心槽,所述第一空心槽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凸出件,所述第二保护壳体靠近所述第一保护壳体的一侧安装有蓄水件,所述蓄水件靠近所述第一保护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空心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提高空气与发热元件和蓄水件的接触面积,使得加热空气的过程变长,加热空间内的空气为多面加热,流发热元件具有保温效果,增加流发热元件的加热效率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张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荔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