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料预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62996发布日期:2024-03-28 18:46阅读:10来源:国知局
湿料预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烘干设备,具体是湿料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化工、食品、建材及冶金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原料中的湿料需要进行预烘干,才能输送、破碎或进炉进仓。传统的滚筒式烘干机,湿料进料口和热风进风口均设置在同一根滚筒上,待烘干湿料进入烘干机时,和热风炉产生的高温热风直接接触,并随着筒体滚动一起翻滚,物料容易着火,甚至会发生粉尘爆炸,存在安全隐患;烘干所产生的水蒸气从出料端抽出,烘干过程中,物料和水蒸气一起翻滚,烘干效率不高,烘干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湿料预烘干装置。

2、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湿料预烘干装置,包括料仓,料仓上端开有高温排气口,料仓侧壁设有开孔,开孔处固定有导热筒,导热筒中设置有搅笼,搅笼的顶部穿过导热筒连接电机,搅笼的尾部穿过导热筒向料仓延伸,搅笼的尾部底面开有出料口;导热筒底面与搅笼之间开有出气孔;搅笼上开设有进料口;导热筒上开设有高温进气口。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5、高温蒸汽从高温进气口流入,在导热筒与搅笼的夹层中向料仓方向流动,在此过程搅笼被高温蒸汽加热,热量通过搅笼外壳传入搅笼内,使搅笼中的湿料被烘干;湿料中的水分和高温蒸汽从料仓上端的高温排气口排出,烘干的物料从搅笼尾部底面的出料口落入料仓,以实现高温蒸汽和湿料隔离加热的效果,提高了烘干的效率,降低安全风险。

6、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7、所述搅笼包括搅笼外壳和转轴,搅笼外壳为金属材质;转轴的顶部穿过搅笼外壳顶面的转轴孔,连接电机的驱动轴,转轴的尾部与搅笼尾部底面转动连接,转轴上固定螺旋绞刀。

8、通过电机驱动搅笼内部的转轴,转轴带动螺旋绞刀,使得湿料进入搅笼后在绞刀的带动下,向料仓运动。

9、所述搅笼的尾部底面固定在导热筒底面上,导热筒底面中心固定有轴承,转轴的尾部插入轴承中。

10、搅笼底面和导热筒底面在同一平面,通过开孔固定导热筒,使得湿料从出料口出来后,直接落入料仓中,湿料中的水分和高温蒸汽从出气孔出来后,直接向上飘,从料仓上端的高温排气口排出。

11、所述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有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转轴。

12、减速机减慢转轴的转动速度,使得湿料在搅笼中的时间增长,水分被烘干的更加彻底。

13、所述导热筒的侧壁具有保温夹层。

14、高温蒸汽在进入导热筒中时,保温夹层保持高温蒸汽在导热筒和搅笼之间的温度,为搅笼提供足够的高温蒸汽,使烘干效果更好。



技术特征:

1.湿料预烘干装置,包括料仓,其特征在于:料仓上端开有高温排气口,料仓侧壁设有开孔,开孔处固定有导热筒,导热筒中设置有搅笼,搅笼的顶部穿出导热筒连接电机,搅笼的尾部穿过导热筒向料仓延伸,搅笼的尾部底面开有出料口;导热筒底面与搅笼之间开有出气孔;搅笼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导热筒侧壁上开设有高温进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料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笼包括搅笼外壳和转轴,搅笼外壳为金属材质;转轴的顶部穿过搅笼外壳顶面的转轴孔,连接电机的驱动轴,转轴的尾部与搅笼尾部底面转动连接,转轴上固定螺旋绞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料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笼的尾部底面固定在导热筒底面上,导热筒底面中心固定有轴承,转轴的尾部插入轴承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料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有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转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料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筒的侧壁具有保温夹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湿料预烘干装置,包括料仓,料仓上端开有高温排气口,料仓侧壁设有开孔,开孔处固定有导热筒,导热筒中设置有搅笼,搅笼的顶部穿过导热筒连接电机,搅笼的尾部穿过导热筒向料仓延伸,搅笼的尾部底面开有出料口;导热筒底面与搅笼之间开有出气孔;搅笼上开设有进料口;导热筒上开设有高温进气口。湿料在搅笼中向料仓的输送,高温蒸汽在导热筒与搅笼的夹层中向料仓方向流动,在此过程搅笼被高温蒸汽加热,热量通过搅笼外壳传入搅笼内使湿料中的水分蒸发;湿料中的水分和高温蒸汽从料仓上端的高温排气口排出,烘干的物料从搅笼尾部底面的出料口落入料仓,以实现高温蒸汽和湿料隔离加热的效果,提高了烘干的效率,降低安全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吕建民,王长宇,陈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中瑞瑞恒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8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