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循环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82663发布日期:2024-03-22 10:34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循环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循环冷却器,具体是一种自循环冷却器。


背景技术:

1、冷却器是换热设备的一类,用以冷却流体,通常用水或空气为冷却剂以除去热量,主要可以分为列管式冷却器、板式冷却器和风冷式冷却器,冷却器是冶金、化工、能源、交通、轻工、食品等工业部门普遍采用的热交换装置,它适用于冷却器、冷凝、加热、蒸发、废热回收等不同工况。

2、在专利号为cn202221242035.2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水循环冷却器,涉及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水槽箱,所述水槽箱内部的顶部安装有循环结构,所述水槽箱内部的底部安装有水源控制结构,所述循环结构包括中空承载体,所述中空承载体的正面和背面均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在水槽箱内壁正面和背面的顶部,所述中空承载体顶部的左侧连通有左管。该水循环冷却器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中空承载体、左管、右管、排液通道、伸缩软管、中空压板、夹持控制组件和水源动力组件便于冷却器的实现,压连板和伸缩控制杆便于冷却件的固定夹持,双轴电机、水泵机体、抽水管和排水管的使用便于水源的上升供应,转杆、套杆、隔板和传送带的使用便于水源的冷却和补充。

3、上述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存在一定不足:上述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对水源进行冷却,冷却的方式通过放置干冰,但是在工作的时候需要不断的添加干冰,然后当水温增加之后再次添加干冰才能够保持水源低温状态,使得整个水源冷却需要通过人工添加非常麻烦。

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循环冷却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循环冷却器,解决了上述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循环冷却器,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侧壁安装有升降组件,所述工作箱外壁安装有循环冷却组件;

3、所述循环冷却组件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底壁左侧安装有若干个金属散热片,所述冷却箱内底壁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却箱顶壁前后部均固定连接有l型架,所述l型架相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干冰容纳框,所述干冰容纳框底壁连通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工作箱前壁安装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循环泵的进水口连通有进水管,所述冷却箱底壁连通有排水管,所述冷却箱前壁安装有plc控制器。

4、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箱安装在工作箱右部,所述干冰容纳框顶壁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出水管与工作箱相连通,所述进水管与冷却箱右壁相连通,所述排水管与冷却箱左壁相连通,所述排水管为倾斜布置左高右低,所述工作箱高度大于冷却箱高度,所述plc控制器与电磁阀、循环泵和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plc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循环泵和温度传感器进行工作,从而使得整体的冷却循环过程中更加的智能化。

6、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两个安装柱,两个安装柱左右对称布置,两个安装柱通过固定座分别固定安装在工作箱侧壁。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安装柱左右对称安装在工作箱侧壁。

8、进一步的,两个安装柱顶部相邻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收卷轮。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收卷轮上的收卷绳收卷或者放松。

10、进一步的,位于右侧的安装柱右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轴通过轴承贯穿安装柱与转动杆固定连接。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通过外部电源连接进行工作,并带动转动杆转动。

12、进一步的,所述收卷轮外壁均环绕安装有收卷绳,所述收卷绳底端均通过固定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盖板。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盖板主要对工作箱顶部进行密封。

14、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底壁均匀布置有若干个l型角座,所述l型角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容纳框,所述容纳框底壁开设有若干个通口。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容纳框主要用于放置需要冷却的部件,水源可以通过通口排出或者进入到容纳框内。

16、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循环冷却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1)、该自循环冷却器,通过plc控制器控制循环泵通过进水管、出水管注入到工作箱内,经过容纳框的通口进入到容纳框内对部件冷却,水源经过排水管进入到冷却箱被金属散热片散热,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水源温度较高plc控制器控制电磁阀打开,干冰容纳框内的干冰经过排料管注入到冷却箱中,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水源温度较低后,plc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关闭,使得在进行水源自循环冷却的时候效率更高,可以进一步缩短水源冷却的时间和对部件的冷却效率,同时不需要人工自主添加干冰冷却,整体的添加过程中更加便捷和智能化。

19、(2)、该自循环冷却器,通过先将需要冷却的部件放置到容纳框内,电机工作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在转动的时候带动收卷轮转动,收卷轮逐渐将收卷绳放松并带动盖板下移,盖板在下移的时候带动l型角座和容纳框下移进入到工作箱内,使得可以对需要冷却的部件快速的升起和下落,从而在冷却完成之后取出,然后进行重新放置,重复对部件的冷却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循环冷却器,包括工作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1)侧壁安装有升降组件(2),所述工作箱(1)外壁安装有循环冷却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31)安装在工作箱(1)右部,所述干冰容纳框(37)顶壁安装有密封盖(38),所述出水管(311)与工作箱(1)相连通,所述进水管(34)与冷却箱(31)右壁相连通,所述排水管(312)与冷却箱(31)左壁相连通,所述排水管(312)为倾斜布置左高右低,所述工作箱(1)高度大于冷却箱(31)高度,所述plc控制器(4)与电磁阀(35)、循环泵(310)和温度传感器(33)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2)包括两个安装柱(21),两个安装柱(21)左右对称布置,两个安装柱(21)通过固定座分别固定安装在工作箱(1)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冷却器,其特征在于:两个安装柱(21)顶部相邻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动杆(22),所述转动杆(22)外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收卷轮(2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冷却器,其特征在于:位于右侧的安装柱(21)右壁固定连接有电机(24),所述电机(24)的动力轴通过轴承贯穿安装柱(21)与转动杆(2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轮(23)外壁均环绕安装有收卷绳(25),所述收卷绳(25)底端均通过固定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盖板(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6)底壁均匀布置有若干个l型角座(27),所述l型角座(27)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容纳框(28),所述容纳框(28)底壁开设有若干个通口。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循环冷却器,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侧壁安装有升降组件,所述工作箱外壁安装有循环冷却组件,本技术涉及循环冷却器技术领域;该自循环冷却器,通过PLC控制器控制循环泵通过进水管、出水管注入到工作箱内,经过容纳框的通口进入到容纳框内对部件冷却,水源经过排水管进入到冷却箱被金属散热片散热,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水源温度较高PLC控制器控制电磁阀打开,干冰容纳框内的干冰经过排料管注入到冷却箱中,PLC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关闭,使得在进行水源自循环冷却的时候效率更高,可以进一步缩短水源冷却的时间和对部件的冷却效率,同时不需要人工自主添加干冰冷却,整体的添加过程中更加便捷和智能化。

技术研发人员:柴亦森,胡小锐,张征,王芳,李聪聪,胡自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埃拉陌(河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