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79755发布日期:2024-02-02 20:57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取暖设备,特别是一种取暖器。


背景技术:

1、取暖器是指用于取暖的设备,取暖器有多种,最常见的电取暖器是以电为能源进行加热供暖的取暖设备,也叫做电采暖器,可广泛用于住宅、办公室、宾馆、商场、医院、学校、火车车厢等移动供暖、简易活动房等各类民用与公共建筑。现有技术的电热取暖器一般包括壳体、发热体、控制器,将发热体放置于壳体内的空腔中,采用电阻加热方式或者是油液加热等方式加热发热体,发热体加热空腔中的空气,空腔中的空气与室内空气交换,实现对室内空气的整体升温。

2、取暖器的控制器一般由控制面板、与电源电路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板、主控制电路、连接电线等组成,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取暖器也跟随人们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并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控制器的规格也相应增多,使得现有的取暖器内部各部件因布局不合理,使得控制器的电线走线过程繁琐,走线不规整,容易缠绕堆积,导致控制器的电路容易损坏,不但影响用户体验,而且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取暖器,解决取暖器的内部各部件因布局不合理导致导致取暖器控制器组件容易损坏的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取暖器,包括壳体、分隔板和控制面板壳体;

4、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腔体;所述分隔板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分隔板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前后两侧连接,所述分隔板将所述腔体左右隔开形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取暖器的控制器组件,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取暖器的加热体组件,所述壳体的前侧板面从上至下向外侧凸出形成火炬型凸部,所述火炬型凸部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区域;

5、所述控制面板壳体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体的上端,所述控制面板壳体的靠近所述壳体的前侧板面的一侧与所述火炬型凸部的外沿相匹配,所述控制面板壳体设有圆形沉孔,所述圆形沉孔用于安装所述控制器组件的控制面板,所述圆形沉孔的部分边缘与所述火炬型凸部的外沿贴合;

6、所述控制器组件的控制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左侧内壁面。

7、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板和若干个连接件,所述第一安装板竖直设置,若干个所述连接件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侧边,所述第一安装板通过若干个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壳体的左侧内壁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用于安装所述控制器组件的控制电路板。

8、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板的板面设有铝型材散热板。

9、进一步地,还包括固线组件,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出线孔,且所述出线孔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区域内,所述出线孔的上方安装有所述固线组件,所述固线组件用于对所述控制器组件的电源线进行限位固定。

10、进一步地,所述固线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板和限位件;

11、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方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柱,两所述立柱之间通过若干个连接筋连接;

12、所述限位件位于两所述立柱的上端,且所述限位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连接,所述限位件与若干个所述连接筋相对形成的区域用于供电源线穿过。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板还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两所述立柱的一侧,所述通孔的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穿设所述出线孔。

14、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端面沿四周间隔设有若干个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内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设有螺纹,所述安装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壳体的底部与所述安装柱通过螺钉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板至少两个穿线孔,若干个所述穿线孔位于所述控制器组件的控制电路板和所述加热体组件之间。

16、优选地,所述分隔板采用隔热材质。

17、进一步地,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分隔板的板面,且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一侧的下方区域。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9、将壳体的内部腔体通过分隔板隔开成沿左右方向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用于容纳取暖器的控制器组件,第二容纳腔内安装取暖器的加热体组件,使得控制器组件和加热体组件在壳体的内腔内分开安装,其次,在第一容纳腔体的上端安装控制面板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所述壳体的前侧板面从上至下向外侧凸出形成火炬型凸部;所述控制面板壳体的靠近所述壳体的前侧板面的一侧与所述火炬型凸部的外沿相匹配,控制面板安装在控制面板壳体内,控制器组件的控制电路板安装在壳体的左侧的内壁面上,远离加热体组件,使壳体内部布局合理,而且通过控制面板壳体上的圆形沉孔的设置,使得控制面板与控制面板壳体齐平的时候,结合壳体自身火炬型凸部的设置,使得取暖器的控制区域呈现出独立火炬型结构出来,实现火炬仿真的同时无需增加其他构件,在提高美观性的同时不增加额外的成本。还增大了控制器组件之间的走线空间,控制电路板与控制面板电线连接以及控制电路板与加热体组件电线连接都不会出现线路缠绕或堆积的情况的发生,使得线路连接规整,解决取暖器的内部各部件因布局不合理导致导致取暖器控制器容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分隔板和控制面板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板和若干个连接件,所述第一安装板竖直设置,若干个所述连接件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侧边,所述第一安装板通过若干个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壳体的左侧内壁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用于安装所述控制器组件的控制电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板面设有铝型材散热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线组件,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出线孔,且所述出线孔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区域内,所述出线孔的上方安装有所述固线组件,所述固线组件用于对所述控制器组件的电源线进行限位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线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板和限位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还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两所述立柱的一侧,所述通孔的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穿设所述出线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端面沿四周间隔设有若干个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内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设有螺纹,所述安装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壳体的底部与所述安装柱通过螺钉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至少两个穿线孔,若干个所述穿线孔位于所述控制器组件的控制电路板和所述加热体组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采用隔热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分隔板的板面,且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一侧的下方区域。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取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取暖器,包括壳体、分隔板和控制面板壳体,分隔板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壳体的前后两侧连接,分隔板将腔体左右隔开形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用于容纳取暖器的控制器组件,第二容纳腔用于容纳取暖器的加热体组件,壳体的前侧板面从上至下向外侧凸出形成火炬型凸部,火炬型凸部位于第一容纳腔的区域;控制面板壳体的靠近壳体的前侧板面的一侧与火炬型凸部的外沿相匹配,控制面板壳体设有圆形沉孔,圆形沉孔用于安装控制器组件的控制面板,圆形沉孔的部分边缘与火炬型凸部的外沿贴合,解决取暖器的内部各部件因布局不合理导致导致取暖器控制器组件容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宏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2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