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罐自循环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53283发布日期:2024-03-28 18:36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罐自循环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加热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罐自循环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1、在一些场合,需要对水罐内的冷水进行加热,以使罐内的冷水保持在某一温度,例如防止低温液体的汽化器表面结冰的热水罐(参考公开号为“cn201836644u”的专利文献),又如生活用水的热水储罐等。

2、现有的加热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如现有技术一样,通过高温蒸汽对罐内冷水加热,这种方式热损失大,耗能多;另一种是将罐内冷水引出到加热容器通过电加热丝加热,加热后热水再回到水罐中,这种方式与第一种方式相比,相同调节下虽然热损耗更低,耗能更少,但是加热效率低,而且需要循环泵来实现水的循环,增加了除加热能源以外的能源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罐自循环加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水罐自循环加热装置,储水罐、加热容器和有加热部件,加热部件包括设于加热容器内的发热导体和设于加热容器外的高频加热线圈;

4、加热容器的底端设有冷水进口、顶端设有热水出口,储水罐的下部设有出水口、上部设有回水口,冷水进口通过出水管路与出水口连通,热水出口通过回水管路与回水口连通;

5、回水口、出水管路、回水管路以及加热容器均位于储水罐的液面下方。

6、可选地,所述加热容器呈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

7、可选地,所述发热导体呈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

8、可选地,所述加热容器的底部设有下连接法兰,下连接法兰上设有若干冷水进口。

9、可选地,若干所述冷水进口的孔径从下连接法兰的中心到边沿逐渐增大。

10、可选地,所述热水出口的直径等于所述加热容器的上端内径。

11、可选地,所述加热容器包括金属内层和绝缘外层。

12、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高频加热线圈使发热导体发热的方式来加热冷水,与现有技术相比,高频加热的方式加热效率更高,而且本实用新型回水口、出水管路、回水管路以及加热容器均位于储水罐的液面下方,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和冷热对流的原理,使得冷水和热水能够在无需外部能源驱动下实现循环。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罐自循环加热装置,储水罐(1)、加热容器(2)和加热部件,其特征在于,加热部件包括设于加热容器(2)内的发热导体(4)和设于加热容器(2)外的高频加热线圈(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罐自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容器(2)呈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罐自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导体(4)呈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罐自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容器(2)的底部设有下连接法兰(8),下连接法兰(8)上设有若干冷水进口(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罐自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冷水进口(9)的孔径从下连接法兰(8)的中心到边沿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罐自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出口的直径等于所述加热容器(2)的上端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罐自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容器(2)包括金属内层(201)和绝缘外层(20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加热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水罐自循环加热装置,储水罐、加热容器和加热部件,加热部件包括设于加热容器内的发热导体和设于加热容器外的高频加热线圈;加热容器的底端设有冷水进口、顶端设有热水出口,储水罐的下部设有出水口、上部设有回水口,冷水进口通过出水管路与出水口连通,热水出口通过回水管路与回水口连通;回水口、出水管路、回水管路以及加热容器均位于储水罐的液面下方。本技术采用高频加热的方式来加热冷水,与现有技术相比,加热效率更高,而且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和冷热对流的原理,使得冷水和热水能够在无需外部能源驱动下实现循环。

技术研发人员:余昌华,余孟田,施开群,黄炳安,施纯,陈建明,喻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港通医疗设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4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