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型热风联箱装置及换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84447发布日期:2024-01-06 22:56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优化型热风联箱装置及换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机械,涉及一种换热设备,特别是一种优化型热风联箱装置及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热风联箱主要有三款,一款是2个箱体中间采用中通的玻璃真空管,其成本较高,安装复杂,且热效率不高;另一款是普通联箱将内腔增大,插接超导玻璃热管,存在接触面积较小,热效率低,且容易炸管等问题;还有一款是采用真空管内插金属热管,上端安装翅片散热,但此款产品造价昂贵,市场接受度较低。

2、故现有技术方案均存在不同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优化热风联箱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合理套管配合,以及气流路径规划,增大接触面积和滞留时间,提升换热效果的优化型热风联箱装置及换热系统。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优化型热风联箱装置,包括储风室与导风管,所述储风室内分隔设置进风腔和回风腔,所述进风腔具有进风口,所述进风腔连通若干所述导风管,若干所述导风管一一连通若干集热管,若干所述集热管连通所述回风腔,所述回风腔具有回风口。

3、在上述的优化型热风联箱装置中,所述储风室包括外壁,所述外壁的内侧面上贴覆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内侧面上贴覆内胆。

4、在上述的优化型热风联箱装置中,所述储风室的顶部为上拱圆弧顶,所述储风室内沿长度方向平分竖立隔板,所述隔板的周边穿过所述内胆进入所述保温层。

5、在上述的优化型热风联箱装置中,所述储风室于所述回风腔的侧壁上开设若干通口,所述隔板对应若干所述通口一一开设若干接口,所述导风管穿入所述通口经过所述回风腔,使所述导风管的进口穿接所述接口连通所述进风腔,所述导风管的出口伸出所述储风室延伸至所述集热管的底部。

6、在上述的优化型热风联箱装置中,所述导风管的外周套接所述集热管,所述集热管的底端为封闭端,所述集热管的上端为回流口,所述回流口与所述通口之间套接密封圈形成密封卡接。

7、在上述的优化型热风联箱装置中,所述导风管的出口固连外扩型的伞状组片,所述伞状组片包括呈辐射状圈围的若干梯形片,所述梯形片的下底固连于所述导风管的出口边沿上,所述梯形片的上底抵接所述集热管内壁形成卡接定位。

8、在上述的优化型热风联箱装置中,若干所述集热管的封闭端固装于尾座上。

9、在上述的优化型热风联箱装置中,所述进风口于所述储风室的一端侧连通所述进风腔,所述回风口于所述储风室的另一端侧连通所述回风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回风口呈相反方向设置。

10、一种换热系统,包括上述的优化型热风联箱装置。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优化型热风联箱装置及换热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装置将进风腔体和回风腔体都设计在一个联箱内,从而提升了保温性能,也节省了制作成本,设计了导热管导风至真空管底部,再与真空管壁接触换热,将热量带至回风腔体,带出集热器,使接触面积更大、流经路径更长、滞留时间更长,进而热效率更高。



技术特征:

1.一种优化型热风联箱装置,包括储风室与导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风室内分隔设置进风腔和回风腔,所述进风腔具有进风口,所述进风腔连通若干所述导风管,若干所述导风管一一连通若干集热管,若干所述集热管连通所述回风腔,所述回风腔具有回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型热风联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风室包括外壁,所述外壁的内侧面上贴覆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内侧面上贴覆内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优化型热风联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风室的顶部为上拱圆弧顶,所述储风室内沿长度方向平分竖立隔板,所述隔板的周边穿过所述内胆进入所述保温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优化型热风联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风室于所述回风腔的侧壁上开设若干通口,所述隔板对应若干所述通口一一开设若干接口,所述导风管穿入所述通口经过所述回风腔,使所述导风管的进口穿接所述接口连通所述进风腔,所述导风管的出口伸出所述储风室延伸至所述集热管的底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优化型热风联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的外周套接所述集热管,所述集热管的底端为封闭端,所述集热管的上端为回流口,所述回流口与所述通口之间套接密封圈形成密封卡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优化型热风联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的出口固连外扩型的伞状组片,所述伞状组片包括呈辐射状圈围的若干梯形片,所述梯形片的下底固连于所述导风管的出口边沿上,所述梯形片的上底抵接所述集热管内壁形成卡接定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优化型热风联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集热管的封闭端固装于尾座上。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优化型热风联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于所述储风室的一端侧连通所述进风腔,所述回风口于所述储风室的另一端侧连通所述回风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回风口呈相反方向设置。

9.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优化型热风联箱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优化型热风联箱装置及换热系统,解决了成本较高,安装复杂,热效率低,且容易炸管等问题。优化型热风联箱装置包括储风室,储风室内分隔设置进风腔和回风腔,进风腔具有进风口,进风腔连通若干导风管,若干导风管一一连通若干集热管,若干集热管连通回风腔,回风腔具有回风口。本装置将进风腔体和回风腔体都设计在一个联箱内,从而提升了保温性能,也节省了制作成本,设计了导热管导风至真空管底部,再与真空管壁接触换热,将热量带至回风腔体,带出集热器,使接触面积更大、流经路径更长、滞留时间更长,进而热效率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袁建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瑞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1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