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散热器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03416发布日期:2024-04-30 17:1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散热器框架结构,包括安装框架(1)、防尘组件(2)、散热组件(3)和散热风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内侧后端开设有通风槽(108),所述安装框架(1)一侧前端自上而下插接有两个防尘组件(2),所述防尘组件(2)一侧设置有多个弹性敲打块(204),所述安装框架(1)一侧中央自上而下插接有两个散热组件(3),所述安装框架(1)一侧后端自上而下插接有两个散热风机(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散热器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两侧后端焊接固定有安装板(104),所述安装框架(1)一侧前端自上而下贯穿开设有两个第一插口(105),所述安装框架(1)一侧中央自上而下贯穿开设有两个第二插口(106),所述安装框架(1)一侧后端自上而下贯穿开设有两个第三插口(107),所述安装框架(1)一侧后端自上而下转动卡接有两个限位杆(102),所述安装框架(1)一侧前端自上而下焊接固定有两个定位卡块(103),一个所述限位杆(102)前端转动卡接于一个定位卡块(103)内侧,一个所述限位杆(102)转动贴合于安装框架(1)上侧的第一插口(105)、第二插口(106)和第三插口(107)一侧,另一个所述限位杆(102)转动贴合于安装框架(1)下侧的第一插口(105)、第二插口(106)和第三插口(107)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散热器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内侧焊接固定有隔板(101),所述隔板(101)位于两个第一插口(105)、两个第二插口(106)和两个第三插口(107)之间,所述通风槽(108)位于隔板(101)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散热器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组件(2)一侧开设有第一把手(203),所述防尘组件(2)另一侧前端卡接固定有防尘网(201),所述防尘组件(2)一侧后端卡接固定有支撑架(202),所述支撑架(202)位于防尘网(201)后侧,所述弹性敲打块(204)一端卡接有复位弹簧(205),所述复位弹簧(205)另一端卡接于支撑架(202)一侧,所述弹性敲打块(204)位于防尘网(201)和支撑架(202)之间,一个所述防尘组件(2)贯穿插接于一个第一插口(105)内侧,所述防尘网(201)位于安装框架(1)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散热器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3)一侧上下两端卡接固定有散热器芯(302),所述散热组件(3)另一侧开设有第二把手(301),所述散热器芯(302)之间贯穿卡接有通水管(303),所述通水管(303)外周面焊接固定有散热翅片(304),所述散热器芯(302)一侧上下两端分别贯穿焊接有排水管(305)和进水管(306),所述排水管(305)和进水管(306)贯穿卡接于散热组件(3)一侧,一个所述散热组件(3)贯穿插接于一个第二插口(106)内侧,所述散热器芯(302)位于安装框架(1)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散热器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机(4)一侧开设有第三把手(401),所述散热风机(4)一侧底端开设有电源连接插口(402),一个所述散热风机(4)贯穿插接于一个一个第三插口(107)内侧,所述散热风机(4)位于通风槽(108)前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散热器框架结构,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安装框架、防尘组件、散热组件和散热风机,安装框架内侧后端开设有通风槽,安装框架一侧前端自上而下插接有两个防尘组件,防尘组件一侧设置有多个弹性敲打块,安装框架一侧中央自上而下插接有两个散热组件,安装框架一侧后端自上而下插接有两个散热风机。本技术通过安装框架、防尘组件、散热组件和散热风机,解决了散热器框架结构需要及时对滤板进行清理,而通过马达带动毛刷进行清理虽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落下的灰尘再次堵塞于散热翅片或滤板内,框架结构安装位置受限,各个结构拆装较为不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易中山,曹泽武,张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乡市散热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07
技术公布日:2024/4/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