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94238发布日期:2024-04-18 12:29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风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风墙。


背景技术:

1、风墙空调拥有大风量,大冷量的优点。应用在服务器机房,能实现更高热流密度负载。但在实现对服务器散热的同时,风墙本身具备的发热器件也是不可忽略的。如果发热电器件工作时的温升不能及时控制与解决,那由于工作高温导致电器件的损坏,同时会影响空调运行的可靠性,所以风墙空调内部关于发热电器件布置研究尤其重要。

2、目前更多散热方式设计考虑的是针对性的单独设置风冷或水冷的方式,虽然也能解决散热问题,但无疑多了器件使设备功率更高,成本更高,同时还增加新的可能故障的器件,降低了机组的运行可靠性。

3、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至少部分用电装置散热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墙,该风墙可以有效地解决至少部分用电装置散热不方便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风墙,包括风机组件和用电装置,至少一个所述用电装置为设置于所述风机组件进风口一侧的前散热盒,所述前散热盒内设置有工作状态下发热的耗电元件,所述前散热盒上开设有彼此在盒腔内部贯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在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口朝向方向上,所述第一开口相比所述第二开口靠近所述进风口。

4、在应用上述风墙时,在工作状态下,一般风机组件对应开启,而在风机组件开启时,风机组件的进风口形成强大的吸力,又由于前散热盒设置在进风口侧,且前散热盒上第一开口相比第二开口更加靠近进风口,所以在风机组件进风口抽吸作用下,前散热盒内的风体,从第二开口流向第一开口,而在流经耗电元件时,可以吸热,然后从第一开口流出,而第二开口可以从外部补入新风进入,以使得对耗电元件持续吸热,进而实现耗电元件的散热。在上述风墙中,将前散热盒设置在进风口处,并对应的开设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且第一开口相比第二开口靠近所述进风口,以使得可以借用进风口的强大吸力,促使前散热盒内部的风体流动,并可以外部补入风体,以实现前散热盒内的耗电元件风冷,而无需另外设置风机,而且前散热盒散热需要的风量相比风机组件形成的风量,量非常少,进而不会影响风机组件的工作效率。综上所述,该风墙能够有效地解决风墙内至少部分用电元件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5、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在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口朝向方向上,所述前散热盒相远离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

6、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前散热盒设置于所述风机组件进风口沿进风反向延伸区域的外侧。

7、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口之间设置有导风面,以将所述第一开口的气流导向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口。

8、在一些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一侧板面为导风面;所述导风面一侧边沿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口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口沿,另一侧边沿向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方向倾斜且向所述进风口延伸。

9、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包括换热组件,至少一个所述风机组件为离心风机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和所述离心风机组件沿出风方向并列设置;所述换热组件和所述离心风机组件之间形成风腔以使所述离心风机组件出风口出风均匀吹向所述换热组件。

10、在一些技术方案中,至少一个所述用电装置为设置于所述风腔内的后用电器件,所述离心风机组件出风口甩出的风体中至少部分风体能够经过所述后用电器件。

11、在一些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风机安装部,所述风机安装部上开设有至少与一个所述后用电器件大小相配合的检修口;所述后用电器件底部设置有滑轨以使得在所述检修口打开时,所述后用电器件能够从所述检修口滑出。

12、在一些技术方案中,至少一个所述前散热盒为电控盒和/或至少一个所述前散热盒为电器件盒。

13、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包括框架,所述风机安装部垂直于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方向且立设于所述框架中,至少一个所述电控盒安装于所述框架横向一侧侧板;至少一个所述电器件盒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框架下侧侧板。



技术特征:

1.一种风墙,包括风机组件(1)和用电装置(2),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用电装置(2)为设置于所述风机组件(1)进风口侧的前散热盒,所述前散热盒内设置有工作状态下发热的耗电元件,所述前散热盒上开设有彼此在盒腔内部贯通的第一开口(2-1)和第二开口(2-2),在所述风机组件(1)的进风口朝向方向上,所述第一开口(2-1)相比所述第二开口(2-2)靠近所述风机组件(1)的进风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机组件(1)的进风口朝向方向上,所述前散热盒相远离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所述第一开口(2-1)和所述第二开口(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散热盒设置于所述风机组件(1)进风口沿进风反向延伸区域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2-1)与所述风机组件(1)的进风口之间设置有导风面,以将所述第一开口(2-1)的气流导向所述风机组件(1)的进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风板(5),所述导风板(5)的一侧板面为所述导风面;所述导风面一侧边沿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口(2-1)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口沿,另一侧边沿向远离所述第一开口(2-1)的方向倾斜且向所述进风口(1-2)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风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组件(3),至少一个所述风机组件(1)为离心风机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和所述离心风机组件沿出风方向并列设置;所述换热组件和所述离心风机组件之间形成风腔以使所述离心风机组件出风口出风均匀吹向所述换热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墙,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用电装置为设置于所述风腔内的后用电器件(2-5),所述离心风机组件出风口甩出的风体中至少部分风体能够经过所述后用电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安装部(1-1),所述风机安装部上开设有至少与一个所述后用电器件(2-5)大小相配合的检修口(1-3);所述后用电器件(2-5)底部设置有滑轨以使得在所述检修口(1-3)打开时,所述后用电器件(2-5)能够从所述检修口(1-3)滑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墙,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前散热盒为电控盒(2-3)和/或至少一个所述前散热盒为电器件盒(2-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7),所述风机安装部(1-1)垂直于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方向且立设于所述框架中,所述电控盒(2-3)安装于所述框架横向一侧侧板;所述电器件盒(2-4)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框架下侧侧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墙,包括风机组件和用电装置,至少一个所述用电装置为设置于所述风机组件进风口侧的前散热盒,所述前散热盒内设置有工作状态下发热的耗电元件,所述前散热盒上开设有彼此在盒腔内部贯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在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口朝向方向上,所述第一开口相比所述第二开口靠近所述进风口。将前散热盒设置在进风口处,并对应的开设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且第一开口相比第二开口靠近所述进风口,以使得可以借用进风口的强大吸力,促使前散热盒内部的风体流动,并可以外部补入风体,以实现前散热盒内的耗电元件风冷,而无需另外设置风机。综上所述,该风墙能够有效地解决风墙内至少部分用电元件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展,吴烨,糜加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