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42681发布日期:2024-04-08 13:43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冷,具体讲是一种一体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1、目前有公开一种环保空调移动冷风机,其包括水箱、设于水箱内部的水泵、设于水箱上部的机身外壳、设于机身外壳内部的风扇、设于风扇后部的水帘、设于风扇前部的摆风装置;所述风扇后部依次设有电机、分水层、水帘、水帘盖和防尘网,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于分水层上,所述水帘固定于水帘盖上,所述风扇的上方设有淋水器,所述淋水器通过导水管与水泵相连;所述风扇前部依次设有前保险网、风摆页和固定风摆架,所述风摆页上设有摆风器,所述摆风器通过摆风器固定框固定于前保险网上;所述水箱下部设有滚动装置。以上这种结构的空调移动冷风机仅依靠风冷,这样冷却效果较差,而且水箱内输送到水帘的水也没有经过冷却,一旦水箱内的水温较高,那么无法有效的吹出冷风,使整台机器的制冷效果非常有限。

2、还公开一种移动空调,包括空调壳体,所述的空调壳体的底部四个拐角上安装有滚轮,空调壳体外安装有显示屏和控制板,空调壳体分为上层、中层和底层,上层内安装有电机,电机连接有摆页和蒸发器,上层的正面开有出风口,中层内安装有冷凝器,中层的背面开有排风口和进风口,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设置有组合风道,底层内安装有压缩机和水箱。在工作时上层内产生冷空气,中层内产生暖气,蒸发器产生的水,流入到水槽内,并可通过水槽内的水泵将水喷洒在冷凝器上方,吸收冷凝器产生的热量,再流到水槽内,一部分水会蒸发到空气中,能够增加空气是湿度,提高了冷凝器工作的效果,则蒸发器内的冷媒汽化更加充分,吸收上层内的热量更多。以上这种结构的移动空调的水箱内的水仅仅输出到冷凝器上,起到冷却冷凝器的作用,上层的出风口经过蒸发器制冷,是直接对空气进行冷却,也即是采用风冷结构,这种结构为了能达到较好的制冷效果,需要配备大的压缩机,增加了整机的成本;另外分为三层设置,布局不够紧凑,增加了整体的高度。

3、还公开一种带水循环系统的移动空调,包括位于空调机壳内的压缩机、冷凝器、排热风轮和集水盘;集水盘设置于冷凝器的下方;还包括位于空调机壳内的水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包括水泵、排水管、水冷套管和冷却管;水泵安装在集水盘内;排水管进水端与水泵相连,出水端与水冷套管相连;压缩机的压缩机排气管延伸到水冷套管管内;冷却管一端与水冷套管相连,其表面设置有多个洒水孔。水循环机构将压缩机排气管套入水冷套管,同时将集水盘中的冷水引入水冷套管,冷水与压缩机排气管中的高温冷媒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热水进入冷却管道,水通过冷却管道上的多个洒水孔流下,利用水的蒸发吸热原理,使热水自身迅速冷却,冷却后的水再进入集水盘,从而形成对水的循环利用。这样,经压缩机压缩成的高压高温的蒸汽不会直接排入冷凝器,而是经过了与冷水的热交换,压缩机形成的高温蒸汽已经冷却,冷凝器即使在长时间的工作状态下,其本身的温度也不会太高,需要再用冷水进行淋洒降温,其散热冷凝效果也能一直维持在很好的状态。这种结构的移动空调。该结构的移动空调利用循环水来冷却压缩机排气管中的高温冷媒,而移动空调出来的还是空调制冷后的风,而水循环不对空调的出风口有任何的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上散热中制冷下水箱式的结构,散热和制冷效果好、再利用压缩机的蒸发器对输送到出冷风出口的第二水帘的水进行冷却,能快速降低经过第二水帘吹出来的风的温度,同时实现了水的自循环,能降低能耗的一体式空调器。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一体式空调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部设有位于顶部的第一工作腔、位于中部的第二工作腔以及位于底部的第三工作腔,所述第一工作腔内设有第一水帘组件,所述第二工作腔内设有第二水帘组件;所述第三工作腔内设有热水箱、制冷水箱以及压缩机;所述热水箱、制冷水箱分别对应压缩机的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制冷水箱内设有换热筒,所述换热筒与压缩机连通,所述制冷水箱的水通过第一水泵经过换热筒后进入到第二工作腔的第二水帘组件,并且回流至制冷水箱内;所述热水箱内的通过第二水泵进入到第二水帘组件,并回流至热水箱内;所述第三工作腔中,热水箱放置腔、制冷水箱放置腔和压缩机放置腔由保温材料一体成型而成,且热水箱放置腔、制冷水箱放置腔和压缩机放置腔相互独立。

3、作为改进,所述换热筒内设有第一换热盘管,所述第一换热盘管的进口与压缩机连通、出口与设在制冷水箱内的第二换热盘管的进口连通,所述换热筒的进水口与设在制冷水箱内的第一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换热筒的出水口与设在制冷水箱内的冷水喷管连通,这样设置后使得冷凝器换热效果更好,制冷也就更快。

4、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工作腔的四个侧面均设有第一水帘,所述第一工作腔内设有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的出风口位于第一工作腔的顶部,所述热水箱出来的水输送到第一工作腔的顶部再沿着第一水帘流过第一工作腔,最后回流至热水箱,采用顶部出风,四个侧面的第二水帘进行散热,散热面积大,散热效果好、效率高。

5、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工作腔内设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的出风口位于第二工作腔内的正面且设有出风格栅,第二工作腔内其他侧面则设有第二水帘,所述制冷水箱出来的水输送到第二工作腔内的顶部再沿着第二水帘流过第二工作腔内,最后回流至制冷水箱内,采用正面出风,其他三个侧面的第二水帘经过被冷却的水进行冷却,从而使从风扇出去的风被有效的降温,且降温效果好。

6、作为改进,所述热水箱、制冷水箱均设有一个对应的水量显示器,所述水量显示器为透明的管状壳体,且顶部上端开口、下端与对应的水箱连通,方便使用者随时查看水箱中的水量。

7、作为改进,所述第二风扇的中间为叶轮,所述叶轮上有四个叶片;在叶片的自由端端部设置有向出风方向相反的凸起,使得叶片背后的气流被阻挡,从而不会影响叶片正面的气流,且在叶片的后方也更容易形成负压区,吸风的效果更好,从而保证出风的稳定性;凸起还对叶片自由端起到了加强的作用,防止自由端振动而产生噪声,静音效果较好,凸起中的中部高度大于两侧,且中部到两侧为弧形过渡,这样更利于叶片转动时凸起的切入,风阻较小,可以降低能耗

8、所述第一工作腔的顶部设有第一隔板、在第一工作腔与第二工作腔之间设有第二隔板,在第二工作腔与第三工作腔之间设有第三隔板。

9、作为改进,所述第一隔板的顶部设有第一环形储水槽和第二环形储水槽,所述制冷水箱出来的水输送到先进入到第一环形储水槽再进入到第二环形储水槽,所述第二环形储水槽的底部设有若干孔,使第二环形储水槽的水穿过孔进入到第一水帘的顶部,第一环形储水槽起到起到主储存水的作用,水进入到第一环形储水槽,然后再从第一环形储水槽均匀的进入到第二环形储水槽,最终使第二环形储水槽的水能均匀的流道四个侧面的第一水帘上。

10、所述第二隔板的顶面四周均设有内凹,内凹相互连通,且内凹上设有回水口,回水口使第二水帘上的水回流到下部的制冷水箱中;内凹内设有用于支撑第一水帘的凸块,内凹内还有水道,凸块在水道两侧对称或交错分布,所述第二隔板底部的平面上设有用于容置下层水帘喷水管的凹槽。目的是使得水帘上的水更容易汇集到水道中;内凹形成的平台的高度要高于凸块的高度,这样是为了减少水帘上的水进到平台上,而是更容易进入到内凹中,减少水在第二隔板上的停留而导致发霉而产生臭味,提高使用效果;第二隔板,底部的平面上设有用于容置下层水帘喷水管的凹槽,这样可以降低整体的高度,缩小体积。

11、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2、1、制冷水箱内的水通过第二水泵经过换热筒冷却并进入到的第二空腔内的顶部,然后水再沿着第一风扇边上的第二水帘进行热交换后自上而下进入到水箱内,利用换热筒快速冷却水,从而使进入到第二水帘的水的温度较低,水再沿着第一风扇边上的第一水帘时,使空气与第一水帘上的水热交换,使第二风扇吹出来的空气被有效冷却,出来的风的温度较低。

13、2、采用水帘与压缩机系统的组合,制热和制冷的速度较快,且由于水的特性能耗可降低20%左右,并且室内环境也不会很干燥

14、3、第一工作腔采用顶部出风,四个侧面的第二水帘进行散热,散热面积大,散热效果好、效率高。

15、4、实现了水的自循环,能降低能耗;并且水箱之间有保温材料分隔,保温效果好,而压缩机放置腔设置后,使得压缩机运行时的减震效果较好,噪音也较小;并且为一体成型,制备较简便,制备成本也较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