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的油位判断方法及空调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7815896发布日期:2024-04-30 17:25阅读:16来源:国知局
压缩机的油位判断方法及空调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具体为一种压缩机的油位判断方法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1、在制冷系统运行过程中,对部件压缩机内的检测有如下判断方法:通过压缩机上的视液镜,直观地看出压缩机内油位;通过压缩机的运行参数,主要是吸排气压力和温度来判断压缩机的油位;以及通过检测低压气液分离器出口的冷媒流量等方法判断压缩机的油位。上述方法受制于各种因素影响,判断结果不够准确。且对于温度和压力等参数的解读需要相关经验和专业知识,门槛较高;参数的解读受个人经验和专业知识了解程度影响,不正确的解读会导致油位的误判。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的油位判断方法及空调系统,通过对比预测油温与流体温度之间的差值,能够确定油池内油位是否正常,简单、便捷、降低了人工参与度;预测油温与压缩机的高压压力、低压压力及排气温度相关,且这些参数均通过压缩机处直接获得,并用于预测压缩机的油温,提高了预测油温的准确性,有利于提高油位判断的准确性。

2、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的油位判断方法,压缩机具有油池,油池的出口依次设有节流元件及液温传感器,液温传感器用于测量从油池的出油口流出的流体经节流元件节流后的流体温度tk,油位判断方法包括:

3、参数获取步骤:获取压缩机的高压压力ph、低压压力ps、排气温度tp及流体温度tk;

4、数据处理步骤:根据高压压力ph与低压压力ps确定压缩机的压缩比px,根据压缩比px、排气温度tp及低压压力ps计算压缩机的预测油温tkcal;

5、计算预测油温tkcal与流体温度tk的差值△t,并对比差值△t与预设的动态参数;

6、判断步骤:根据差值△t与动态参数的对比结果确定压缩机的油位是否合格。

7、根据该技术方案,油池出口的流体中如果包含制冷剂,制冷剂在经过节流元件节流后蒸发,导致流体温度降低;流体中的冷媒含量越高,则节流后的流体温度越低,通过对比预测油温与流体温度之间的差值,能够获得油池内油液的含量,具体地,差值越大,表明节流后的流体温度越低,冷媒蒸发带走的热量越多,流体中的冷媒含量相对较高,即压缩机可能缺油。进一步地,流体经节流元件节流后,温度变化较大,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较小,提高了液温传感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如果出油口流出的流体中冷媒含量较少、油液也少的话,压缩机会出现干磨,导致排气温度升高,预测油温也将增大,而节流元件中几乎没有流体流过,则液温传感器检测的温度略高于环境温度,则预测油温与流体温度tk差值仍旧较大,仍能够准确地判断出压缩机缺油。

8、进一步地,预测油温与压缩机的高压压力、低压压力及排气温度相关,且这些参数均通过压缩机处直接获得,并用于预测压缩机的油温,参数采集及时,有利于提高预测油温结果的准确性,且该预测油温的获得无需对温度、压力等参数进行专业的解读即可获得预测油温,避免了不正确解读造成的油位误判,提高油位判断的准确性,减少误判的发生,以及确保在缺油时及时防护。同时预测油温的计算可通过空调系统自动运算实现,不需要人员进行干预,简化了油位判定过程。

9、本发明的可选技术方案中,预测油温tkcal=a·ps+b·tp+c·px,其中,a、b、c均为预设常数,px=(ph+0.1)/(ps+0.1)。

10、根据该技术方案,通过运行空调系统,并基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低压压力、压缩比及对应的油温等历史数据,通过线性回归拟合得到上述预测油温公式。上述参数均通过压缩机处直接获得,且用于预测压缩机的油温,有利于提高预测油温结果的准确性。

11、本发明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在数据处理步骤中,动态参数=d+α+β+γ;其中,

12、d、α、β、γ均为常数;且α与排气过热度相关联;β与室外环境温度相关联;γ与压缩比px相关联。

13、根据该技术方案,动态参数可根据压缩机排气过热度、室外环境温度和压缩比的变化而动态调整,使得在不同运行工况下,预测油温与流体温度的差值都能够与相匹配的动态参数进行对比,实现动态判断压缩机内的油位情况,提高了油位判断的准确性。

14、本发明的可选技术方案中,-13≤α≤0;-7≤β≤2;-6≤γ≤-2。

15、根据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合理的α、β、γ数值范围,能够提高预测油温的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进而提高油位判断的准确性,可以在缺油时及时动作保护压缩机的运行。

16、本发明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判断步骤中,根据差值△t与动态参数的对比结果确定压缩机的油位包括:

17、若差值△t<第一动态参数,则压缩机的油位正常。

18、若差值△t≥第一动态参数,且差值△t≥第二动态参数,则压缩机缺油;

19、若差值△t≥第一动态参数,且差值△t<第二动态参数,则压缩机油位正常;第一动态参数与第二动态参数中的d值不同,且第一动态参数中的d值小于第二动态参数中的d值。

20、根据该技术方案,通过将差值△t与第一动态参数、第二动态参数对比判断油位,能够减少误判的发生,提高油位判断的准确性。

21、本发明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压缩机包括:

22、排气管路,连接于压缩机的排气口,排气管路上设有高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排气口流出的冷媒的高压压力;

23、回气管路,连接于压缩机的回气口,回气管路上设有低压传感器,用于检测回气口流出的冷媒的低压压力;

24、测温管路,连接于油池的出油口与回气管路之间,节流元件和液温传感器设于测温管路,且液温传感器与回气管路之间隔开设置。

25、根据该技术方案,通过测量压缩机排气口的高压压力和回气口的低压压力,结合高压压力和低压压力对油温的影响计算预测油温,有利于提高预测油温的准确性。出油口流出的流体经节流、测温后可经回气管路回到压缩机的回气口并流向压缩机内部构件,维持压缩机1的正常运行。进一步地,液温传感器与回气管路之间隔开,能够降低回气管路温度对液温传感器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液温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通过提高液温传感器测量结果及预测油温的准确性,有利于提高油位判断的准确性。

26、本发明的可选技术方案中,节流元件为毛细管,节流元件的长度为1-1.5m,节流元件的直径为6-10mm。

27、根据该技术方案,毛细管长度过长时,会增加流动阻力,导致毛细管内流体流动不畅。同时过长的毛细管会使管内流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更多的热交换,在低温环境下热交换更多,对液温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影响较大;毛细管过短时,会使得油池出口的流体中的冷媒节流不完全,仍有液态冷媒流过液温传感器,导致检测温度偏低,影响对压缩机内油位的判断。通过合理控制节流元件的长度,能够保证冷媒节流完全,避免流体与外部环境发生更多的热交换,提高了油温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合理控制毛细管的直径,能够避免管径过小而导致的回油不畅,与管径过大导致回油量不足等问题,且该管径范围在结构稳定性、抗震方面与成本控制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28、本发明的可选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固定块,用于固定液温传感器与回气管路之间的测温管路,固定块为隔热固定块。

29、根据该技术方案,固定块的设置能够防止因为空调外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导致毛细管断裂。同时固定块的位置位于液温传感器之前,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其不受震动,降低了振动对液温传感器检测结果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具有隔热性能的固定块,能够防止回气管路的温度通过热传递对液温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提高液温传感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0、本发明的可选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过滤器,设于出油口与节流元件之间。

31、根据该技术方案,过滤器的设置能够对油池出口的流体进行过滤,提高流体的清洁度,防止流体进入节流元件节流时发生堵塞,提高油温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2、本发明另提供一种空调系统,运行上述的压缩机的油位判断方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