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7849阅读:14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煤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炉,特别是适合于家庭使用的煤炉。
现有技术中的煤炉由炉壁、炉胆、炉底和喉口等部件构成,炉子工作时,通过炉底的风口抽风燃煤,这种煤炉热效率较低。为了改善燃烧效果,人们有时在启用煤炉时,先用抽风烟筒“拨火”,也有人干脆在炉底的风口处放置一风扇或小风机以实现鼓风燃烧。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燃烧充分使用效果更好的煤炉。
本实用新型由炉壁1、炉胆2、炉底3和喉口4等部件组成,在炉壁1、炉胆2和喉口4之间有一个与炉底3连通的空间,在炉胆2和炉壁1之间的空间中装有一块螺旋形金属板5,在炉壁上方开有一孔,并通过管路7与装在支架8上的小风机9接通,喉口4的锥形壁上开有呈径向对称布置的四个小孔10,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关闭炉底风口11,开动小风机9,风沿管道7进入炉壁1、炉胆2和喉4之间空间而受到预热,该风一方面经螺旋形金属板5进一步预热后,由炉筛板12上的间隙环缝13进入炉底3再由炉筛板的格栅14处往上鼓风,从而产生了鼓风燃烧效果(间隙环缝13由三个沿同一园周但不连续的弧形槽构成,该 间隙环缝与炉胆2及炉壁1之间的空隙位置相对应),另一方面该风还由孔10进入喉口4产生均匀燃烧和起到供氧助烧作用。此外,打开风口盖15,关闭蝶阀6也能起到普通煤炉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将经过预热的空气鼓入炉内,强化了鼓风燃烧。
2、在喉口处供风,起到了均匀完全烧烧和供氧助燃作用,克服不完全燃烧现象,收到了节能效果。
附图及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图中1是炉壁,这里指外壳钢板和耐火内衬所组成的共同部分2是炉胆,由耐火材料制成3是炉底,这里由炉壁1的下半部外壳、炉筛板12和炉底板16构成。
4是喉口5是螺旋形金属板6是蝶阀7是管道8是固定在炉壁的支架9是小风机10是喉口4锥形壁上的小孔,共四个,呈径向对称分布11是炉底上的风口12是炉筛板13是炉筛板12上的间隙环缝14是炉筛板上格栅15是炉底风口盖现结合附
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炉壁1由钢板及硅酸铝耐火纤维套组合而成;炉胆2是粘土,耐火可塑料捣打成型;金属板5是选用铁皮或不锈钢带制成螺旋状并被挤在炉壁1和炉胆2之间;喉口4由钢板卷焊而成,其上开有四个呈径向对称分布的小孔,其下端搁在炉胆2上,上端则盖在炉壁1上,管道7是钢管;支架8用角钢或钢板制成,下端点焊炉壁1上,上端固定小风机9;小风机9与管道7连通,中间有一蝶阀6,用来调节风量;炉底板16是钢板;炉筛板12的中心部分是钢条组成的格栅14,在对应于炉胆2与炉壁1之间的空隙位置处有三个沿同一园周呈不连续分布的弧形槽所构成的间隙环缝13;风口11与风口盖15呈螺旋结合。使用本实用新型,打开风口盖15关闭蝶阀6是一种方式,而开动小风机9,打开蝶阀6,关闭风口盖15即形成具有高效节能的工作方式。
权利要求1.一种煤炉由炉壁1、炉胆2、炉底3和喉口4等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炉壁1、炉胆2和喉口4之间有一个炉底3相通的空间,在炉胆2和炉壁1之间装有一块螺旋形金属板5,在炉壁上方开有一孔并通过管道7与装在支架8上的小风机9接通,喉口4的锥形壁上开有呈径向对称布置的四个小孔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煤炉,它由炉壁、炉胆、炉底、喉口等部件构成,其特征是在炉壁上方装有小风机,使风进入炉壁、炉胆和喉口之间的空间,此风一方面经喉口产生助燃效果,另一方面则通过一螺旋形金属板预热后进入炉底再进入炉腔起强化鼓风燃烧作用,从而收到了提高热效率和节能的效果。
文档编号F24B1/00GK2112075SQ91230490
公开日1992年8月5日 申请日期1991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12日
发明者虞中元 申请人:虞中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