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快好节柴(节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7991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快好节柴(节煤)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柴炉,特别是用混凝土组件拼装而成的节柴炉。
现有的节柴炉由外壳、炉胆、炉条、进风口、进柴口组成,有的还有二次进风道。其炉胆通常与外壳制成一体;少数制成两体者,在炉胆与外壳之间也充填隔热材料,以防护内热量散失,提高热的利用率;其二次进风道通常由炉底通到炉胆顶部,而且进入炉胆处的二次进风道的方向与炉胆内腔的直径方向平行。虽然这可以增加炉内空气的供应量,使木柴的更趋完全燃烧。但是,由于二次进风的空气未经预热,且进风直冲炉心,不能在炉内迴旋,因而炉内木柴的燃烧很难达到比较满意的程度,耗柴量大,热效率不高。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就是要克服上述的节柴炉的缺点,设计一种用混凝土组件拼装的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具有强力二次进风道的多快好节柴炉。
本实用新型的节柴炉也有外壳、炉胆、炉条、一次进风口、二次进风口和进柴口,其特点在于炉胆内腔上部为筒形、下部为倒锥形、锥顶处有孔,炉条设置在筒形与倒锥形的连接处,炉胆由垫块支承在一块带有中心孔的隔板上,炉胆底与隔板之间的空腔,和炉胆与外壳之间的空腔连通,二次进风道与炉胆与外壳间的空腔相通。垫块可与炉胆或隔板制成一体,也可单独制作。为了使二次进风在炉膛内形成旋转气流,二次进风道的轴线方向最好与炉胆内腔的直径方向相交成一定角度。为了进一步提高二次进风的强度,二次进风道可以沿炉胆的高度方向设置两排或三排。
由于本节柴炉合理设计了炉胆的结构及形状,特别是采用强力二次进风道后,冷空气经充分预热后才进入炉膛内,而且二次进风的预热空气在炉膛内形成旋转气流,炉膛内空气足,混合好,热气流流转时间长,燃烧完全,火焰白亮、猛烈,用350~400克木柴可在8~12分钟内烧开5公斤冷水,其升温效率达27%,总的热效率达60%以上。它还可用于烧蜂窝煤或块煤。而且具有省时,节柴,轻便,耐用,体积小,造价低,搬运,安装方便、易实现工厂化批量生产,一炉多用等优点。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多快好节柴炉的纵剖面示意图,图2是沿A-A面的剖视图。
参照附图,本节柴炉由外壳1、炉胆2、垫块3、隔板4等组件构成。炉胆2的内腔上部21为筒形、下部22为倒锥形,其间有炉条23,锥顶处有孔24,炉胆2的筒形段中部还有二次进风道25。炉胆2与隔板4之间的下空腔26,和炉胆2与外壳1之间的边空腔27相通,隔板4中心有通孔41。炉胆2的筒形段还有进柴口28,它与外壳1的开口11相接。炉胆2上的二次进风道25的轴线方向与炉胆内腔的直径方向相交成一定的角度,可制成沿炉胆内腔圆周的切线方向。二次进风道25可沿炉胆2的高度方向(纵向)设置两排或三排,以提高二次进风量。隔板4可架设在用混凝土制成的底座5上,底座5的下部可设置气口51。也可用砖砌成底座。为了便于放置锅头,可用混凝土单独制成整体锅托6,架设在外壳1上,锅托6中有暗烟道61。也可将锅托与外壳1制成一体,锅托6上设置盖板7,以控制烟的排放。在外壳1的开口11处和底座5的气口51处可分别设置挡板,以控制进气量。
燃烧时,木柴从进柴口28放入,一次进风从隔板4的通孔41进入,经过炉胆2底部的孔24进入炉胆2的炉膛中。二次进风则从通孔41经下空腔26流到边空腔27,然后从二次进风道25进入炉膛中迴旋助燃。由于炉胆2的内腔下部为倒锥形,一次进风的空气经过通孔41后扩散充满整个炉膛,因而火焰均匀。燃烧后炉胆有一定的温度,热量向下空腔26和边空腔27辐射,使流经该空腔的二次进风获得充分预热,提高了二次进风的温度,有利于燃烧,而隔板4又可起到防止热量向下方散失的作用,因而本实用新型的节柴炉具有较高的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可制成钢板外壳或铝板外壳的结构形式,此时,在外壳上设置整体水箱或蒸柜,即可达到一炉多用,几项作业同时进行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适合于一般家庭使用,特别适合在林区的林农家庭推广使用,对保护森林、维护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节柴炉,包括外壳1、炉胆2、炉条23、进风孔24、二次进风道25和进柴口28,其特征是;炉胆2内腔上部21为筒形,下部22为倒锥形,锥顶处有孔24,炉条设置在筒形与倒锥形的连接处,炉胆2由垫块3支承在带有中心通孔41的隔板4上,隔板4与炉胆2底部之间的下空腔26和炉胆2与外壳1之间的边空腔27连通,二次进风道25与边空腔27连通。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柴炉,其特征是二次进风道25的轴线方向与炉胆2内腔的直径方向相交成一定的角度。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柴炉,其特征是二次进风道25沿炉胆2的高度方向设置成两排或三排。
专利摘要一种由混凝土组件构成的多快好节柴(节煤)炉,它由外壳、炉胆、炉条、一次进风口、二次进风口和进柴口组成,炉胆内腔由筒形和倒锥形连接而成,其间有炉条,炉胆由垫块支承在有中心通孔的隔板上,在炉胆与外壳之间、炉胆与隔板之间有空腔与二次进风道相通。总热效率达60%,具有省时,节柴,轻便,耐用,造价低,搬运,安装方便,易实现工厂化批量生产,一炉多用等优点。
文档编号F24B1/00GK2110792SQ91232559
公开日1992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17日
发明者张卫民 申请人:张卫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