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型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31731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容积型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容积型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它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特别是工作流体流过集热器的太阳能集热器。
目前,我国的各种太阳能热水器如真空管式、热管式及平板式等,均为分体安装结构,即集热板、水箱支架、连接管等。这种结构形式的主要缺点是1、结构复杂、零散、零件和耗用材料较多;2、造型不美观;3、热损失较大;4、水箱防腐及保温工艺复杂、成本高;5、体积大、重量大、不便于运输;6、用户自行安装困难。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采光、集热和水箱于一体的容积型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容积型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的真空管是由内管和外管构成的开口式双层真空管,外管和内管之间为真空层,内管表面覆有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膜,真空管的开口端装设密封帽,热水管和冷水管一端以及电热补偿器分别置于真空管腔内,并靠密封帽固定。


如下图1为容积型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实施示意图以上图中1-外管2-内管3-真空层4-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膜6-热水管7-冷水管8-电热补偿器9-冷水阀10-热水阀11-调节阀12-固定卡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参见图1,容积型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的真空管是由外管(1)和内管(2)构成的开口式双层真空管,外管(1)和内管(2)的开口端熔合,内外管之间为真空层(3),内管(2)外壁覆有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膜(4),真空管开口端装设密封帽(5),热水管(6)和冷水管(7)的一端以及电热补偿器(8)分别置于真空管腔内,并靠密封帽(5)固定。外管(1)采用透明玻璃管,内管(2)采用玻璃、不锈钢或铜制做;密封帽(5)采用橡胶材料;热水管(6)和冷水管(7)可用塑料管;电热补偿器(8)采用400w/220V。参见图2,安装使用容积型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可根据需要采用单管或双管。使用单管时,将热水管(6)和冷水管(7)分别与热水管道和自来水管连接,将电热补偿器(8)的予留接线头与插头连接。使用双管时,将两个热水管(6)和冷水管(7)用三通管连接,两侧电热补偿器(8)的接线头与同一电源插头相连,将整个热水器用固定卡(12)固定在朝阳的墙壁或建筑物上。使用原理打开冷水阀(9),冷水通过冷水管(7)进入腔体并充满容器,太阳辐射经真空管转换为热能,使腔内的水加热,取用热水时,打开热水阀(10),热水通过热水管(6)流出,用调节阀(11)调节水温,水温一般可达40~80℃。遇有阴天或太阳辐射很弱时,通过电热补偿器(8)对真空管腔内的水进行电加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热效率高、占用空间少、外型美观,可与各式建筑物配套。
权利要求1.一种容积型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由外管(1)和内管(2)构成的开口式双层真空管,外管(1)和内管(2)之间为真空层(3),内管(2)表面覆有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膜(4),真空管的开口端装设密封帽(5),热水管(6)和冷水管(7)的一端以及电热补偿器(8)分别置于真空管腔内,并靠密封帽(5)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积型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外管(1)为透明玻璃管,内管(2)采用玻璃、不锈钢或铜制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容积型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其真空管是由内管和外管构成的开口式双层真空管,内外管之间为真空层,内管表面覆有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膜,真空管的开口端设密封帽,热水管和冷水管一端以及电热补偿器分别置于真空管腔内,并靠密封帽固定。本实用新型集采光、集热和水箱于一体,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热效率高、占用空间少、外形美观等优点,可与各式房屋建筑配套。
文档编号F24J2/24GK2158995SQ9321997
公开日1994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30日
发明者陈元昌 申请人:北京九阳应用物理技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