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油汽化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35219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滴油汽化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液体燃料的有雾化燃烧室的灶,尤其涉及一种滴油汽化灶。
目前船用炊具基本上是采用自然通风滴油灶或柴油汽化炉。有的上火速度慢,黑烟大,炉膛温度低,耗油量大,且使用维护不便;有的上火速度快,火力旺,传热快,但耗油量特别大,还经常有许多未经燃烧的油珠逸出,极不卫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滴油汽化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包括上部为圆筒状燃烧室和接入下部燃烧室的进油管与进油管接头,以及通过通气孔与下部燃烧室相通的气室,其特征是下部燃烧室是带有底部向燃烧室内凸出的中心进气柱的半球状燃烧室,且所述的中心进气柱是空心圆柱体,柱体顶端沿周向均布有8-12个通气孔,而半球状燃烧室在下、中、上三层纬线上分别均布有9-16个通气孔,且三层通气孔分布在不同的经线上。
本实用新型设有中心进气柱和多层散布的通气孔,可以有效地克服燃烧室中心部位出现空气不足的现象,促成油气更加充分混合燃烧,不仅降低了燃烧时火焰的最高温度,而且防止了黑烟的产生,具有火力猛,炉膛温度高,耗油量少,燃烧时无烟、无残留物等特点,综合热效率比普通滴油灶约高一倍。
附图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图中通气孔9、10、11为旋转剖视图)下面对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说明。
实施例包括上部为圆筒状燃烧室13和接入下部燃烧室12的进油管6和进油管接头5,以及通过通气孔8、9、10、11与下部燃烧室12相通的气室4,圆筒状燃烧室13四周是耐火泥围火圈1,内径为100毫米,最外层是铸铁环2,下部燃烧室12是用铸铁制成的带有底部向燃烧室内凸出的中心进气柱7的半球状燃烧室,其球径为50毫米。中心进气柱7是空心圆柱体,内径为25毫米,净高为40毫米,柱体顶端沿周向均布有10个通气孔8,孔径为3毫米,而半球状燃烧室在下、中、上三层纬线上分别均布有12个通气孔9、10、11,下层孔径为3毫米,中层孔径为4毫米,上层孔径为5毫米,且三层通气孔9、10、11分布在不同的经线上。
权利要求1.一种滴油汽化灶,包括上部为圆筒状燃烧室和接入下部燃烧室的进油管与进油管接头,以及通过通气孔与下部燃烧室相通的气室,其特征是下部燃烧室是带有底部向燃烧室内凸出的中心进气柱的半球状燃烧室,且所述的中心进气柱是空心圆柱体,柱体顶端沿周向均布有8-12个通气孔,而半球状燃烧室在下、中、上三层纬线上分别均布有9-16个通气孔,且三层通气孔分布在不同的经线上。
专利摘要一种滴油汽化灶,其特征是通过通气孔与气室相通的下部燃烧室是带有底部向燃烧室内凸出的中心进气柱的半球状燃烧室,且中心进气柱是空心圆柱体,柱体顶端沿周向均布有通气孔,而半球状燃烧室在下、中、上三层纬线上分别均布有通气孔,且三层通气孔分布在不同的经线上。可以有效地克服燃烧室中心部位出现空气不足的现象,促成油气更加充分混合燃烧,具有火力猛,炉膛温度高,耗油量少,燃烧时无烟、无残留物等特点,综合热效率比普通滴油灶约高一倍。
文档编号F24C5/00GK2196746SQ9423775
公开日1995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1994年7月8日 优先权日1994年7月8日
发明者余远扬 申请人:余远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