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炉炉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37437阅读:7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煤气炉炉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气炉炉头。
煤气炉在现代化的生活中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具,而炉头则是由燃烧环与混合管一体构成,在现有的煤气炉炉头结构配置上,是将空气进气口设置在混合管末端与煤气喷嘴之间,此一设计虽在理论上能够提供适切的空气混合效果,而有助于煤气的完全燃烧,但在实际使用上仍然会发现,单由该空气进气口来提供与煤气混合的空气并无法达到理想的混合效果,虽然传统式的煤气炉炉头已将空气进气口设置在煤气喷嘴的周围,而由高速喷入混合管的煤气带入空气,同时配合混合管内壁的粗糙面来提高其混合效果,但实际上在混合管中煤气并无法达到与空气混合均匀的作用,故而使用者经常会去调整其空气进气口的大小,但在调整后的火焰往往是含氧量不足的红火或是含氧量过多的白火,其均无法发挥煤气的最佳燃烧效率。
另在传统的煤气炉炉头结构设计上(如图8所示),均是在其燃烧器90的燃烧环91上表面设有一体铸造的针扁状锅脚92,虽然该锅脚92的顶端不是非常尖锐,但在长期的使用中极易刮伤锅底,尤其是在餐厅厨房或是使用频率较高的状况下,锅底的损伤更是严重,此亦是传统煤气炉炉头结构所造成的另一项缺点。
又在传统的煤气炉炉头结构配置上,是将焰孔93设置在燃烧器90的燃烧环91上表面上,此一设计使得烹饪时,油、汤汁、菜渣等易垂直滴入焰孔93中,造成阻塞,导致燃烧不完全,甚至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严重的影响到使用的安全。
有鉴于上述传统式煤气炉炉头设计上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气炉炉头,其在混合管处设有第一次及第二次空气进气口,而可让煤气与空气的混合更充份、更均匀,且其燃烧环上表面的圆弧顶面的锅脚能够有利的支撑锅底,又在燃烧器的燃烧环周围内外侧环壁上设有焰孔,并在焰孔的上方设有保护檐,而可防阻油、汤汁、菜渣等落入焰孔中,让煤气炉炉头在使用时更为安全与实用。
煤气的压力可分为低压、中压,而一般小型的煤气炉头所使用的是以低压为准,而专业型或大型的煤气炉头则多采用中压的煤气,瓦斯的压力愈大则其流速愈快,所需混合的空量也就愈多,而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空气进气特殊设计,对中压的条件下,亦可均匀进气混合瓦斯,使其能够达到完全燃烧的程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煤气炉炉头,该炉头是由燃烧环构成的燃烧器与混合管构成,在混合管末端组装有煤气喷嘴,并在煤气喷嘴与混合管之间设有第一次空气进气口,其特徵在于在混合管中段下方设有第二次空气进气口,并在该第二次空气进气口处组装有一导引片。
前述的煤气炉炉头,其中的第二次空气进气口可设置在具有内、外燃烧环的燃烧器中,且设置在连通外燃烧环的混合管中段下方。
前述的煤气炉炉头,其中的第二次空气进气口可设置在具有三燃烧环的燃烧器中,且设置在连通至中间及外侧燃烧环的混合管中段下方。
前述的煤气炉炉头,其中的导引片是斜向燃烧环方向设置。
前述的煤气炉炉头,其中在燃烧环上表面设有用以支撑锅底的圆弧顶面的锅脚。
前述的煤气炉炉头,其中在一锅脚周围设置焰孔,而形成一传递火焰的母火头。
前述的煤气炉炉头,其中在燃烧器的燃烧环周围内外侧环壁上设有焰孔,并在焰孔的上方设有保护檐。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煤气炉炉头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煤气炉炉头
图1中较佳实施例的俯视部份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煤气炉炉头
图1中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煤气炉炉头运用在单燃烧环燃烧器的较佳实施例的俯视部份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煤气炉炉头图4中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煤气炉炉头运用在三燃烧环燃烧器的较佳实施例的俯视部份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煤气炉炉头图6中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现有煤气炉炉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煤气炉炉头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其中可以看出该煤气炉的炉头是由燃烧器10与混合管20一体铸造而成,且在此实施例中的燃烧器10具有内、外燃烧环12、11,在燃烧器10内、外燃烧环12、11的内外侧分别设有焰孔121、111,并在内、外燃烧环12、11的上表面上设有具圆弧顶面的锅脚15;在混合管20的末端则可组装煤气喷嘴。
配合图2及图3所示,可以见到在本实用新型的此一实施例中,混合管20的末端组装有煤气喷嘴30,该煤气喷嘴30上方设有一控制开关31,并在煤气喷嘴30伸向混合管20中的部份螺合组装有一调整片32,该调整片32即可用以调整混合管20末端第一次空气进气口35的大小(此一煤气喷嘴30部份的结构为传统的结构,故不多加赘述);另在通往外燃烧环11的混合管20中段底面上设有一第二次空气进气口33,并在该第二次空气进气口33处组装有一导引片34,该导引片34系斜向燃烧环10方向设置,而可避免煤气喷嘴30喷入的煤气由该第二次空气进气口33处外泄,当煤气在混合管20中高速流向燃烧器10时,即会由第二次空气进气口33处带入空气,又由于空气由下方导入混合管20中,又对煤气形成了另一份扰流,而可促进煤气与空气的均匀混合;由于内燃烧环12处所点燃的火焰一般是较小的火焰,因此其供应的煤气量亦较少,故而无需设置第二次空气进气口33。
在此一实施例中可以见到在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10燃烧环11、1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数个圆弧顶面的锅脚15,以利支撑锅底,该锅脚15可以与燃烧器10一体铸造成型,亦可另以铜材料或适当材料制成,并以组装的方式安置于燃烧器10上表面上,惟在本实用新型的锅脚15中至少必须有一个是以另外的材料制作,并在该锅脚15的周围设置焰孔151,以形成一母火头来传递火焰。
另在图3的剖面图中可以见到本实用新型燃烧器上的焰孔111、121是设置在燃烧环11、12周围内外侧的环壁上,并在焰孔111、121的上方设有保护檐112、122,其可防阻油、汤汁、菜渣等落入焰孔111、121中。
在图4、图5中所示的较佳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煤气炉炉头运用在单燃烧环11’燃烧器10’的炉头上,由于单燃烧环11’燃烧器10’在运用时,其必须同时能够提供大火及小火的功能,因此在其混合管20’的中段底面亦设置有第二次空气进气口33’,在该第二次空气进气口33’处亦组装有如前述实施例中结构相同的导引片34’,至于锅脚15’及燃烧环焰孔111’上方的保护檐112’的结构亦与前述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同,故不多加论述。
图6、图7中所示的实施例,则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煤气炉炉头运用在三燃烧环11”、12”、13”燃烧器1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可以见到在连通至中间及外侧燃烧环11”、13”的混合管20”中段底面分别设有第二次空气进气口33”,而在连通至最内侧燃烧环12”的混合管20底面则没有设置,其亦是因为最内侧的燃烧环12”一般只提供较小的火焰,故而无需设置该第二次空气进气口33”;另在此实施例中亦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设置有锅脚15”,并在各燃烧环11”、12”、13”内外侧壁面上所设置的焰孔111”、121”、131”上缘分别设置有保护檐112”、122”、132”。
权利要求1.一种煤气炉炉头,该炉头是由燃烧环构成的燃烧器与混合管构成,在混合管末端组装有煤气喷嘴,并在煤气喷嘴与混合管之间设有第一次空气进气口,其特徵在于在混合管中段下方设有第二次空气进气口,并在该第二次空气进气口处组装有一导引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炉炉头,其特徵在于第二次空气进气口可设置在具有内、外燃烧环的燃烧器中,且设置在连通外燃烧环的混合管中段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炉炉头,其特徵在于第二次空气进气口可设置在具有三燃烧环的燃烧器中,且设置在连通至中间及外侧燃烧环的混合管中段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煤气炉炉头,其特徵在于导引片是斜向燃烧环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煤气炉炉头,其特徵在于在燃烧环上表面设有用以支撑锅底的圆弧顶面的锅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气炉炉头,其特徵在于在一锅脚周围设置焰孔,而形成一传递火焰的母火头。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煤气炉炉头,其特徵在于在燃烧器的燃烧环周围内外侧环壁上设有焰孔,并在焰孔的上方设有保护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气炉炉头,其主要是在煤气喷嘴与混合管间设有第一次空气进气口,并在混合管的下方设有第二次空气进气口;另在燃烧环上表面设有圆弧顶面的锅脚,以利支撑锅底,且可在一锅脚周围设置焰孔,而形成一母火头以传递火焰;又在燃烧器的燃烧环周围内外侧环壁上设有焰孔,并在焰孔的上方设有保护檐,而可防阻油、汤汁、菜渣等落入焰孔中。
文档编号F24C3/08GK2237791SQ9522419
公开日1996年10月16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5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5日
发明者吴振东 申请人:吴振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