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0276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热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主要用于造纸工业中的干燥设备里的加热、供热装置,属于造纸机械领域。
目前,所用造纸设备中的加热发生器一般是用蒸汽锅炉,在干燥纸张时,由蒸汽锅炉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汽,由管路将水蒸汽通至烘缸内,加热烘缸。烘缸转动,将烘缸外表壁面附着的纸张烘干。但现有的这种蒸汽锅炉的不足是(1).成本高每干燥1吨30g/m2的纸,要耗煤0.8吨,耗电100度。
(2).投资大建造安装一台2吨/时的小型锅炉需投资20万元以上。
(3).维修费用高一台2吨/时的锅炉,每年煮炉、处理水垢、设备修理等费用大。
(4).污染大每燃烧一吨煤其产生有害物质二氧化硫60Kg、一氧化碳1.4Kg、二氧化氮9Kg、碳化氮0.5Kg,因此用量越大,污染也越大。
(5).热利用率低锅炉把蒸汽加热至130℃送到烘缸干燥纸时,温度低于100℃后,变成冷凝水排出。所以热利用率等于锅炉热效率85%×[(130℃-100℃)÷130℃]=19.55%,也就是说,每吨煤只利用了0.1955吨煤的热能。
(6).安全隐患大蒸汽锅炉在造纸的过程中都处于强压中运行工作,所以危险系数大,存在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加热发生器,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应用过程中节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加热发生器主要由油加热箱、高温油泵、分油箱、送油管、密封连接件、烘缸、集油箱构成,油加热箱上端带有进油管,下部带有出油管,油加热箱的出油管与高温油泵连接,高温油泵通过输油管路与分油箱连接,分油箱连接有送油管,送油管上安装有进油阀及温度计,送油管通过烘缸端部的密封连接件通至烘缸内,烘缸内安装有用于将烘缸内的水加热蒸发的蒸发器,送油管与烘缸内的蒸发器的进油管连接,蒸发器的出油管与回油管连接,回油管通过烘缸另一端的密封连接件通至烘缸外,与烘缸外的集油箱连接,集油箱通过油管与油加热箱的进油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加热发生器中,油加热箱主要由储油室、燃烧室、火管、火室构成,油加热箱上部为储油室,其中注有导热油,下部为燃烧室,两侧带有火室,其中一侧的火室由隔墙分为上、下两层,下层火室与燃烧室相通,其中安装有鼓风机,上层火室与烟囱相通,烟囱内带有开启控制阀,两侧的火室通过火管连通,火管排列于储油室中,火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储油室两侧壁上,储油室与火管、燃烧室及火室相隔离,储油室上端带有通气口及油加热箱的进油管,通气口使储油室与大气相通,储油室底部带有油加热箱的出油管。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加热发生器中,烘缸端部的密封连接件主要由密封套、密封垫圈、弹簧、定位套、调节法兰盘、石棉盘根、填料法兰、定位键构成,密封套的一端带有连接法兰,用于与烘缸端部固定连接,密封套腔内为台阶通孔,带有连接法兰端的孔径与穿过的油管管径相同,密封套另一端的通孔大于油管,定位套的前端带有挡圈,密封垫圈通过定位套的挡圈压紧在台阶孔的端面,定位套的挡圈外部又通过弹簧固定压紧密封垫圈,弹簧通过调节法兰盘压紧,调紧法兰盘由调节螺杆与密封套另一端固定安装。定位套内径与穿过的油管管径相同,其前端内壁上带有轴向键槽,与穿过的油管管路所带的键槽相对应,通过定位键与油管固定连接。定位套后部带有大于油管管径的螺纹孔,其中填充有石棉盘根,由填料法兰与定位套螺纹配合将石棉盘根压紧。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加热发生器中,烘缸内的蒸发器主要由进油管、出油管、墙板、垫板、花板、放热管构成,放热管由两根以上的油管组成,放热管两端固定在花板上,花板通过垫板与墙板密封固定,花板及垫板上带有与组成放热管的油管相对应的管孔,墙板与垫板相接触的内侧带有与花板孔相对应的盲孔,其中一端的墙板的每两个盲孔构成一个盲孔组,每个盲孔组之间由浅槽沟通,各盲孔组之间不相干涉,而另一端的墙板构成的一个盲孔组刚好为其对应端的两个盲孔组中分别任选一个盲孔,在此端与其对应的盲孔组成一个盲孔组,其中由浅槽沟通,盲孔组之间互不干扰,使组成放热管的油管彼此连通,所说的进油管与出油管为一根管,中间由隔板分隔开,两端由连接法兰分别与固定支撑在烘缸两端中间的送油管及回油管连接,进油管与放热管中的最上端一侧的一根油管连接,出油管与放热管中最上端另一侧的一根油管连通。
为防止油在加热时不流动,形成积垢,在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加热发生器的油加热箱中,油加热箱的进油管连接有喷油管,喷油管位于储油箱内底部,其上带有多个喷油孔,进入储油室的导热油从喷油孔喷出,起到扰流作用,使导热油在储油室中不断流动,防止产生“死角”,导热油碳化变成污垢附着在储油室内。
为能够补充烘缸内的水份,在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加热发生器的回油管中间带有一通至烘缸内的水管,水管位于烘缸内的一端带有出水孔,另一端连接有水泵及水箱,在穿过回油管的管壁处,水管与回油管通过焊接将水与油隔开并且密封,在烘缸外侧的水管中还安装有安全阀门及压力表。
为能在停机时迅速将导热油冷却,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加热发生器带有急冷器,急冷器为一冷却水箱,回油管横穿过急冷器。
为控制导热油面高度,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加热发生器的油加热箱的储油室中上端安装有油位指示计。
为防止灰尘或水进入油加热箱,在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油加热箱的通气口处带有顶盖。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加热发生器,其密封连接件中的密封垫圈为石墨垫圈。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加热发生器在应用时,用煤火把油加热箱中的导热油加热到所需要的温度时,开动高温油泵,导热油在高温油泵的作用下,经过输油管道把导热油送到分油箱,经过分油箱分别送到各个烘缸内的蒸发器,通过蒸发器的作用,使烘缸内的水蒸发成蒸汽,迅速均温烘缸壁,通过烘缸转动,达到干燥纸张的目的。导热油放出热能后,又经过回油管道回到集油箱,再进入油加热箱加热,进行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加热发生器的优点是(1).体积小,结构简单。比现有的蒸汽锅炉体积减小1/2。
(2).煤耗低,节省能源干燥每吨纸比蒸汽锅炉节约煤耗0.6吨,节约电75度,节水10吨。
(3).投资少一台日干燥5吨纸张的加热发生器,仅投资5.5万元,而蒸汽锅炉投资为12-15万元。
(4).维修费用低本设备结构简单,在常压中工作,加热器里的导热油代替了蒸汽锅炉中的水,无水垢之患,因而维修费用远远低于原有设备。
(5).安全性能好油液在循环运转中处于常温常压,所以安全性能良好。
(6).减少污染煤耗降低了60%,由煤而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也相应的减少。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加热发生器主要用于造纸工业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加热发生器的结构简图。
图2是
图1中烘缸中的蒸发器结构图。
图3是图2中I-I剖视图。
图4是
图1中密封连接件的结构图。
图5是
图1中喷油管的结构图。
图6是图5的侧视图。
图7是图2中墙板的结构图。
图8是图7相对应的另一端墙板的结构图。
下面根据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加热发生器的实施方式及效果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
图1所示的加热发生器,主要由油加热箱4、高温油泵19、分油箱21、送油管11、密封连接件12、烘缸27、集油箱22构成。油加热箱4主要由储油室16、燃烧室14、火管5、火室15构成,储油室16位于油加热箱4的上部,其中装有导热油,燃烧室14位于下部,油加热箱4的两侧为火室15。一侧的火室由隔墙分为上、下两层,下层的火室与燃烧室14相通,在燃烧室侧边安装有风机9,以促进燃烧室14内的煤料燃烧,上层火室与外部的烟囱2相通,烟囱2内带有开启控制阀1,用于控制燃烧的火势的大小。两侧的火室通过火管5连通。火管5排列于储油室16内,火管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储油室16的两侧壁上,储油室16与火管5、燃烧室14及火室15相隔离,因此燃烧室14内的烟火通过一侧与其连通的下层火室进入到火管5内,通至另一侧的火室内,再通过油加热箱4上层的火管通至与烟囱2连通的上层火室内,由烟囱2排出,通过烟火在火管5内的流动,使油加热箱4内的导热油加热。储油室16的上方带有进油管7,储油室16内的底部带有出油管13。在储油室16内与进油管7连接有喷油管55,其结构如图5、6所示,其管壁上带有许多小的喷孔56。喷油管55位于储油室的底部。为减小储油室16内的油压,在储油室16的顶部带有通气口3,使储油室16的压力为常压。为防止灰尘或水从通气口3内落入导热油中,在通气口3的上方带有顶盖57。为能观察储油室16中的油面高低,及时补充导热油,在储油室16上部安装有油位指示计6。出油管13与油加热箱4外侧的高温油泵19连接,为控制高温油泵19的进油量及监测油温,在出油管13上安装有油量控制阀18及温度表8。高温油泵19通过输油管路与分油箱21连接,与分油箱21连接有送油管11,通过送油管11将导热油分配到每个烘缸27内的蒸发器58中。送油管11与蒸发器58的进油管34连接。为控制和观察导热油进入烘缸27前的油量及油温,在送油管11上安装有进油阀25及温度计26。在送油管11与烘缸27的连接处密封连接件12进行密封连接。密封连接件12如图4所示,主要由密封套47、密封垫圈45、46、弹簧48、定位套54、调节法兰盘49、石棉盘根51、填料法兰52、定位键53构成,密封套47的一端带有法兰,用于与烘缸27的端部固定连接,密封套47内腔为台阶通孔,带有连接法兰端的孔径与通过的送油管11的外管径相同,密封套47远离法兰的一端的孔径大于送油管11,用于安装定位套54,定位套54的前端带有挡圈,密封垫圈45通过定位套54的挡圈压紧在密封套47的台接孔的端面上,起到一级密封的作用。定位套54的挡圈外部与密封套47之间又通过密封垫圈46进行二级密封,密封垫圈46通过带有预紧力的弹簧48压紧,弹簧48通过调节法兰盘49压紧,调节法兰盘49由调节螺杆50固定在密封套47不带法兰的一端。当密封垫圈45、46因磨损产生间隙时,弹簧48可以进行补偿,调节螺杆50端也可以进行调节,以保持长久的密封性。定位套54的孔径与送油管11的孔径相同,其前端孔壁上带有轴向键槽59,送油管11上固定有定位键53,定位键53与键槽59配合,使送油管11与定位套54固定连接。定位套54后部带有大于送油管11管径的螺纹孔60,螺纹孔60的前端填充有石棉盘根51,由填料法兰52与定位套54螺纹配合将石棉盘根51压紧,形成三级密封。送油管11从烘缸一端导入,从烘缸另一端导出,支撑在烘缸27中间,在送油管11位于烘缸27中的管径内由隔板35隔开,使导出端形成回油管66。蒸发器58位于烘缸27内,其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由进油管34、出油管61、墙板36、垫板37、花板38、放热管39构成,进油管34,与烘缸27一端的送油管11连接,出油管61与烘缸27另一端的回油管66连接。放热管39由多根导油管组成,其平行排列,其排列组成的端面呈半圆状,导油管两端与花板38固定,花板38、垫板37及墙板36均为对应的半圆形。花板38通过垫板37与墙板36密封固定。垫板37由紫铜材料制成。花板38及垫板37上带有与平行排列的导油管相对应的管孔,如图3所示。墙板36与垫板37相接触的内侧带有与花板孔相对应的盲孔,其中一端的墙板如图7所示,每两个盲孔构成一个盲孔组,每个盲孔组之间由浅槽62沟通,各盲孔组之间不相干涉,而另一端的墙板如图8所示,其构成的一个盲孔组刚好为其对应端的两个盲孔组中分别任选一个盲孔,在此端与其对应的盲孔组成的盲孔组,其中浅槽63沟通,盲孔组之间互不干涉,这样使放热管39的导油管之间在固定端连通。进油管34与平衡管43连通,平衡管43起到平衡、稳固放热管39的作用,平衡管43的一端与放热管39中最顶层的一侧的一根油管连通。出油管61与另一与平衡管43相同的平衡管64连通,平衡管64也起到支撑稳固放热管39的作用。平衡管64的一端与放热管39中最顶层的另一侧的一根油管连通。烘缸27内盛有蒸馏水40。回油管66从烘缸27的另一端导出,此端也通过密封连接件进行密封。在此端回油管66中间带有一通至烘缸内的水管65,用于补充烘缸27内的蒸馏水。水管65在穿过回油管66的管壁处与回油管焊接在一起,将水与回油管66中的油隔开。水管65位于烘缸27内的一端带有出水孔,另一端连接有水泵31及水箱32。为观察及控制烘缸27内的水蒸汽的压力,在水管65上还安装有压力表30及安全阀门29。回油管66通过急冷器28与集油箱22连接,集油箱22又通过油管与油加热箱4的储油室16上端的进油管7连通,形成导热油循环回路。急冷器28为一水冷箱,其作用是在需要将导热油紧急冷却时,将急冷器28内注入冷却水将回油管66内的导热油迅速冷却。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加热发生器在应用过程中,首先是将储油室16中的导热油进行加热,通过火管5与导热油的热交换将导热油加热达到一定温度后,开动高温油泵19,在高温油泵19的作用下,进入分油箱21,分油箱21通过送油管11分别向各个烘缸27输送导热油,导热油送至蒸发器58中,导热油在放热管39中流动,与此同时与外部的蒸馏水40进行热交换,将蒸馏水40蒸发为水蒸汽,从而使烘缸27的壁面均匀受热。烘缸27不断转动,将烘缸27外表面的纸张受热干燥。在烘缸27转动时,其中间的送油管11、回油管66及蒸发器58是固定不动的,在密封连接件12中,密封套47及调节法兰盘49随烘缸27转动,而其它密封件均固定不动。导热油在放热管39中放出热量后,通过回油管66流至集油箱22中,又通过油管流至进油管7中。由于进油管7与喷油管55连接,进油管7中的导热油流入喷油管55中,通过其上的喷油孔56将导热油喷入储油室16中,起到扰流作用,防止储油室16内产生“死角”,避免使导热油碳化而导致减小导热油的循环使用寿命。通过开启控制阀1、油量控制阀18及进油阀25控制油温及加热速度,使导热油在管路中呈良性循环,减小发生危险的隐患。通过水管65及安全阀门29控制烘缸27内的蒸汽量及蒸汽压力,及时补充蒸馏水,保持烘缸27能够持续工作。在烘缸27两端的密封连接件12带有三级密封,因此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保证常期连续工作不会漏汽。由此可看出该加热发生器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并且因其通过燃煤加热导热油、通过导热油进行热传递,所以大大降低了耗煤量,从而产生了节省能源,降低污染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加热发生器,其特征是主要由油加热箱、高温油泵、分油箱、送油管、密封连接件、烘缸、集油箱构成,油加热箱上端带有进油管,下部带有出油管,油加热箱的出油管与高温油泵连接,高温油泵通过输油管路与分油箱连接,分油箱连接有送油管,送油管上安装有进油阀及温度计,送油管通过烘缸端部的密封连接件通至烘缸内,烘缸内安装有用于将烘缸内的水加热蒸发的蒸发器,送油管与烘缸内的蒸发器的进油管连接,蒸发器的出油管与回油管连接,回油管通过烘缸另一端的密封连接件通至烘缸外,与烘缸外的集油箱连接,集油箱通过油管与油加热箱的进油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加热发生器,其特征还在于油加热箱主要由储油室、燃烧室、火管、火室构成,油加热箱上部为储油室,其中注有油,下部为燃烧室,两侧带有火室,其中一侧的火室由隔墙分为上、下两层,下层火室与燃烧室相通,其中安装有鼓风机,上层火室与烟囱相通,烟囱内带有开启控制阀,两侧的火室通过火管连通,火管排列于储油室中,火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储油室两侧壁上,储油室与火管、燃烧室及火室相隔离,储油室上端带有通气口及油加热箱的进油管,通气口使储油室与大气相通,储油室底部带有油加热箱的出油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加热发生器,其特征还在于烘缸端部的密封连接件主要由密封套、密封垫圈、弹簧、定位套、调节法兰盘、石棉盘根、填料法兰、定位键构成,密封套的一端带有连接法兰,用于与烘缸端部固定连接,密封套腔内为台阶通孔,带有连接法兰端的孔径与穿过的油管管径相同,密封套另一端的通孔大于油管,定位套的前端带有挡圈,密封垫圈通过定位套的挡圈压紧在台阶孔的端面,定位套的挡圈外部又通过弹簧固定压紧密封垫圈,弹簧通过调节法兰盘压紧,调紧法兰盘由调节螺杆与密封套另一端固定安装,所说定位套内径与穿过的油管管径相同,其前端内壁上带有轴向键槽,与穿过的油管管路所带的键槽相对应,通过定位键与油管固定连接。定位套后部带有大于油管管径的螺纹孔,其中填充有石棉盘根,由填料法兰与定位套螺纹配合将石棉盘根压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加热发生器,其特征还在于烘缸内的蒸发器主要由进油管、出油管、墙板、垫板、花板、放热管构成,放热管由两根以上的油管组成,放热管两端固定在花板上,花板通过垫板与墙板密封固定,花板及垫板上带有与组成放热管的油管相对应的管孔,墙板与垫板相接触的内侧带有与花板孔相对应的盲孔,其中一端的墙板的每两个盲孔构成一个盲孔组,每个盲孔组之间由浅槽沟通,各盲孔组之间不相干涉,而另一端的墙板构成的一个盲孔组刚好为其对应端的两个盲孔组中分别任选一个盲孔,在此端与其对应的盲孔组成一个盲孔组,其中由浅槽沟通,盲孔组之间互不干涉,使组成放热管的油管彼此连通,所说的进油管与出油管为一根管,中间由隔板分隔开,两端由连接法兰分别与固定支撑在烘缸两端中间的送油管及回油管连接,进油管与放热管中的最上端一侧的一根油管连接,出油管与放热管中最上端另一侧的一根油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加热发生器,其特征还在于油加热箱的进油管连接有喷油管,喷油管位于储油室内底部,其上带有喷油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加热发生器,其特征还在于回油管中间带有一通至烘缸内的水管,水管位于烘缸内的一端带有出水孔,另一端连接有水泵及水箱,在穿过回油管的管壁处,水管与回油管焊接在一起,在烘缸外侧的水管中还安装有安全阀门及压力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加热发生器,其特征还在于带有急冷器,急冷器为一冷却水箱,回油管横穿过急冷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的加热发生器,其特征还在于油加热箱的储油室中上端安装有油位指示计。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的加热发生器,其特征还在于油加热箱的通气口处带有顶盖。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的加热发生器,其特征还在于其密封连接件中的密封垫圈为石墨垫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发生器,属于造纸机械领域。主要由油加热箱、高温油泵、分油箱、送油管、密封连接件、烘缸、集油箱构成,油加热箱的出油管与高温油泵连接,高温油泵通过输油管与分油箱连接,分油箱由送油管通过烘缸端部的密封连接件通至烘缸内,与蒸发器的进油管连接,蒸发器的出油管与回油管连接,回油管通至烘缸外,与集油箱连接,集油箱通过油管与油加热箱的进油管连接。本实用新型节省能源、成本低、适用于造纸工业。
文档编号F26B23/10GK2266727SQ9621613
公开日1997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31日
发明者李腾芳 申请人:李腾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