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加热保温烘烤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6893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辐射加热保温烘烤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辐射加热,因地制宜,利用各种燃料的热值。直接将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源,转变为先进的辐射热源,设计制造一种利用传动带传送需要下燥烘烤的各种物料,进行干燥烘烤。及另一种不使用传动带,只供畜牧养殖种植业提供辐射热源进行加热保温,促进畜牧养殖种植业的发展的两种辐射加热保温烘烤房。
目前市面使用的辐射加热烘烤,都是使用电热远红外线烘烤炉进行,这种电热远红外线的烘烤效果及使用都好。只是耗电量大,很不利于建造大型烘烤和需要大量辐射热源的场所使用。譬如建造一个供热量为100万千卡/时的中型电热辐射烘烤房,需要1163千瓦的电源设备。折算需要1400千伏安的中型电力变压器的全套供电设备和1400千伏安的电源供给。这么大的电源设备。作为中型烘烤使用,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是难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第一,是为了解决农村和边远地区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开发利用需要的大型烘烤干燥设备。第二,农业季节性的收获,往往因天气长期阴雨,而造成霉烂变质发芽,以致造成农业遭受严重损失。第三,促进发展畜牧养殖种植业需要的大量辐射热源的需要,特研制一种利用各种燃料(煤、木材、木炭、牛马粪等)燃烧产生的热源。直接转换成具有高效率的辐射热源,来设计制造各种大小额定热功率的辐射加热保温烘烤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特采用我于89年1月申请的煤炭远红外线辐射装置的专利(CN89212112.2于90年3月批准受权),那装置是在炉膛的外表面喷涂远红外线涂层,将煤炭的对流加热变成为辐射加热的简单热元件。并不是能单独使用的器具。只能将这热元件装在其他炉具上来改变对流加热成为辐射加热的炉具上使用的一个热元件。这次是在那热元件的基础上,经过一再研制,充分利用了强大的余热热源,增加设计了两层余温辐射器[3]、[5]和两道烟囱管[2]、[4]和总烟管[6]的尾端部位,增设了五个余热辐射热源后,使整个炉具的热效率提高了2/5以上。又在各个部位增加一些设施,因而增加了辐射强度和加热效果。并设计了采用几个辐射加热保温烘烤房串并联使用的措施,使这烘烤和辐射加热可以达到任何需要的极大型的辐射热源。因而完成了完整的任意大型的烘烤和加热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廉,燃料来源丰富;建造一个辐射加热量为100万千卡/时的中型辐射热源,只需制造10万千卡/时的炉具[1]10台,以及其他配套设施,每天工作八小时,只耗5000千卡/公斤热值的煤2200公斤。建造一个100万千卡/时的电热远红外线辐射加热保温烘烤房,单是烘烤房的建设费用就高达本实用新型相同大小的烘烤房的三倍以上,再加上1400千伏安的设备等,费用起码也要建造本实用新型烘烤房的七八倍的建造费用才能完成。而每八小时耗电达9300多度的电价费4000多元,而2200公斤的煤价只要400多元,因而建设大型电热远红外线是困难很大,耗费也太多,尤其在农村和山区更无法解决。而本实用新型的辐射加热保温烘烤房的建设费用低,使用费更低,作用却很大。实是对农村和边远山区农副产品的开发利用和各行各业需要的大型辐射热源开创一条新的途径。
下面结合


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设传动带的辐射加热保温烘烤房的整体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控制电路图。
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两种辐射加热保温烘烤房的区别是一种是装设传动带;另一种是不装传动带,从作用上讲装备传动带的是作为农作物及其他行业需要烘烤物料使用的,没有装设传动带的是提供畜牧养殖种植所需要的辐射加热保温的热源。这两种辐射加热保温烘烤房,除传动设备之外,其他设施完全相同。

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是由炉具[1]第一道烟囱管[2]、第一层余热辐射器[3]、第二道烟囱管[4]、第二层余热辐射器[5]、总烟管[6]、风门[7]、电磁铁[8]、电接点温度计[9]、外层结构[10]、保温层[11]、反射层[12]、气窗[13]、远红外辐射层[14]、传动带[15]、加煤孔门[16]和图2的温度控制电路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炉具[1]、第一道烟囱管[2]、第一层余热辐射器[3]、第二道烟囱管[4]、第二层余热辐射器[5]、总烟管[6]的房内部位。这六个部件的整个外表面,都喷涂(高温扩)一层远红外辐射层[14]。而这六个部位都组装在保温层当中,当燃料在炉具[1]内燃烧产生的高温,迅速传递到炉具[1]的外表面的远红外辐射层[14]时,产生辐射能量密度达3W/cm2的辐射热源。在总烟管[6]的抽力作用下,炉内燃烧所产生的高温火烟和高温烟气吸入第一道烟囱管[2]内,相继吸入到第一层余热辐射器[3],第二道烟囱管[4],第二层余热辐射器[5],及总烟管[6]的房内部位的远红外辐射层[14]时,产生辐射能量密度达1-3W/cm2的辐射热源,因而逐级利用了相当可观的余热热源使其变为辐射热源。经测度第一二两层余温辐射器和总烟管[6]房内部位所产生的辐射热源,占整个炉具热效率的31%左右,因而炉具总的热效率达到77%的高热效率。具备了特高热效率的辐射加热保温烘烤房。
本实用新型的每台炉具,从整个辐射加热保温烘烤房来说,它实际是一个产生辐射加热热源的大型热元件。这种热元件最小型的,也有1万千卡/时的热源,大型的一台可达到几百万千卡/时;但为了辐射热源量适当的均匀分布,一般使用30万千卡/时以下为适宜。辐射加热烘烤房热元件的数量,是根据用户的需要的发热量来设计,一般需要发热量在100万千卡/时以下的辐射热源,只要建造一个辐射加热保温烘烤房就可以了。在房内装10万千卡/时的炉具[1]10台,分布装在房内的两边,每边装设5台,加煤孔门[16]由两边墙壁通出墙外,便于加煤和保证房内的卫生。如果用户需要更大型的烘烤设备,即可采用几个大型烘烤房,采用串并联连接,接成烘烤房群,以满足用户需要任意大型的辐射热源和任何大量烘烤热源的需要。这种大型烘烤房外层结构[10]都是采用砖墙的固定结构,只有在10万千卡/时以下的小型烘烤房的外层结构[10]采用钢板构成的能移动使用的辐射加热保温烘烤房。
本实用新型的烘烤房群组的相邻烘烤房,采用方型的隧道作为接通相邻烘烤房的传动带的构通过道,传动带的传输速度,由动力设备的齿轮的变速来调整传动带[15]的运行速度,来达到与被烘烤物料的烘烤需要时间的配合,由于烘烤房基本是满房都分布较均匀的辐射热源,因而传动带采用多层带式运行及几条平行的方式传送物料。并根据烘烤房的烘烤温度来选用皮带,钢丝网及履带,作为传动带。
本实用新型的四壁及顶层均敷设抛光铝板作为反射层[12],因为抛光铝板的反射作用强,可增大辐射强度,提高辐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辐射加热保温烘烤房,由于被烘烤物蒸发的水蒸气减弱辐射强度,影响辐射效果。因此在烘烤房的两边项部。设置排除水蒸气的气窗[13]来排除房内水蒸气,提高辐射效果,并敷设保温材料来提高烘烤效果。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恒温控制装置,根据被烘烤物料所需要的烘烤温度,将电接点温度计[9]调整到所需要的温度刻度。当房内的温度未达到所需要的温度时,电接点温度计[9]的水银柱与上端电极断开,电磁继电器[18]的常用触点[21]断开,电磁铁[8]断电,将风门[7]连接杆推向上方,风门[7]开启,温度继续上升,当电接点温度计[9]的水银柱上升到与顶上的电极接通时,三极管[19]导通,电磁继电器[18]吸合,常开触点[21]闭合,由电磁铁[8]带动连接杆将风门[7]关闭,温度下降,这种作用周而复始,使烘烤房温度保持恒温。
权利要求1.一种辐射加热保温烘烤房,其特征是采用各种燃料(煤、木材、木炭、牛马粪等)为燃料,燃烧转换为辐射加热保温烘烤房的辐射热源,是由炉具[1]、第一道烟囱管[2]、第一层余热辐射器[3]、第二道烟囱管[4]、第二层余热辐射器[5]、总烟管[6]、风门[7]、电磁铁[8]、电接点温度计[9]、外层结构[10]、保温层[11]、反射层[12]、气窗[13]、远红外辐射层[14]、传动带[15]、加煤孔门[16]和图2的温度控制电路组成,其中炉具[1]、第一道烟囱管[2]、第一层余热幅射器[3]、第二道烟囱管[4]、第二层余热辐射器[5]和总烟管[6]的房内部位,这六个部件的外表面都喷涂(高温扩)一层红外辐射层[14]构成辐射热源,并由电接点温度计[9]、电磁继电器[18]的常开触点[21]、三极管[19]、电磁铁[8]、风门[7]组成的恒温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加热保温烘烤房,其特征是辐射加热保温烘烤房,设置传动带[15]、动力设备[24],传动带[15]采用三层带式及四条平行传动的方式传送物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加热保温烘烤房,其特征是炉具[1]按两竖行排列装在房内两边离墙一米的位置,加煤孔门[16]由两边墙壁伸出墙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加热保温烘烤房,其特征是装置了第一道烟囱管[2]、第一层余热辐射器[3]、第二道烟囱管[4]、第二层余热辐射器[5]和总烟管[6]的室内部位和远红外辐射层[14],组成的余热辐射热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加热保温烘烤房,其特征是房内的四周及上面均敷设抛光铝板作为反射层[12]。
专利摘要一种采用各种燃料,燃烧产生辐射热源,来设计制造使用传动带传送烘烤各种物料,及另一种不装传动带只供畜牧养殖种植业提供辐射热源的辐射加热保温烘烤房。每个烘烤房,由1个到20个炉具组成,能产生1万千卡/时到几百万千卡/时的中小型辐射热源,并按大型和极大型辐射热源的需要采用串并联连接烘烤房群组,来提供无限大的辐射热源,为农业及边远山区丰富资源的开发利用所需烘烤热源,以及农业季节性的收获因长期阴雨免遭灾难性的损失与畜牧养殖种植业所需的辐射热源开创一条新途径。
文档编号F24H3/00GK2404063SQ9823169
公开日2000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24日
发明者肖克和 申请人:肖克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