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气温差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7334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气温差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气温差空调装置,属于夏季利用自然水源特别是地下水、冬季利用锅炉热水,对室内进行强制换温的技术。
目前普遍采用空调机对室内进行温度调节,其原理是通过压缩机与制冷剂的相互作用而制冷,利用电能制热,这种方式属高电能消耗,此类空调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气体,同时室内氧气会相对减少,空气干燥,而且安装这样一台空调机投资较大,特别是对于农村住房无论从其经济条件和实际需要都不允许或不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适宜农村应用、节能、无污染的水气温差空调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的主机由箱体、安装在箱体内的风机、换温器构成,换温器呈排管状结构,所说的排管相互连通,其内充满作为换温介质的水,并通过进水管、回水管与水源构成强制循环水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夏季利用农村每家拥有的深井水作为冷水源、冬季利用锅炉热水对室温进行调节,一次性投资小,便于农村推广;2、避免了常规空调机带来的空气污染和人体不适感,属于无公害的绿色环保空气调节技术;3、耗电量低,节能。
附图图面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作为夏季降温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作为冬季供暧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主机由箱体(1)、换温器(2)、风机(9)构成,箱体(1)后部设置进风口(11),前部装有百叶窗式万向风窗(4),风机(9)安装在该进风口(11)内,换温器(2)安装在风机(9)前部,呈排管状结构,排管(3)为直排管,排管(3)上下分别由横管连通。所说的排管(3)之间及排管(3)与箱体(1)之间构成风道(6)。排管(3)内充满作为换温介质的水,并通过进水管(12)、回水管(7)、水泵(10)与水源(8)构成强制循环水路。为有利于换温,本实用新型换温器(2)的排管(3)上设置换温肋片(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水源(8)夏季为地下深井水,冬季为锅炉热水。如图2所示水源(8)变成了由热水锅炉(12)供水的热水源(8)。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也可以是箱体(1)前部设置进风口(11),该进风口(11)后部安装换温器(2),下部装有百叶窗式万向风窗(4),风机(9)安装在该风窗(4)后部,呈引风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换温器(2)也可呈多弯直排管状,排管(3)之间由弯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在风机(9)的作用下,相对温度夏季较高、冬季较低的空气气流被强制打入箱体(1)内的风道(6)中,由于风的作用将换温器(2)的排管(3)表面温度(夏季较高、冬季较低)强制快速的与空气温度交换,将交换后的夏季较冷、冬季较暖的气流吹入室内,以达到室内空气调节适宜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水气温差空调装置,包括箱体、安装在箱体内的风机、换温器,其特征在于换温器呈排管状结构,所说的排管相互连通,并通过进水管、回水管与水泵构成强制循环水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气温差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后部设置进风口,前部装有百叶窗式万向风窗,风机安装在该进风口内,换温器安装在风机前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气温差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换温器的排管为直排管,排管上下分别由横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气温差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排管之间及排管与箱体之间构成风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气温差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换温器的排管上设置换温肋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气温差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前部设置进风口,该进风口后部安装换温器,下部装有百叶窗式万向风窗,风机安装在该风窗后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气温差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换温器呈多弯直排管状,排管之间由弯管连通。
专利摘要水气温差空调装置,属于夏季利用自然水源特别是地下水,冬季利用锅炉热水对室内进行强制换温的技术,其主机由箱体、安装在箱体内的风机、换温器构成,换温器呈排管状结构,所说的排管相互连通,其内充满作为换温介质的水,并通过进水管、回水管与水源构成强制循环水路。本实用新型夏季利用深井水作为冷水源、冬季利用小型热水锅炉作为热水源对室温进行调节,一次性投资小,装置运转能耗低,因此便于农村推广。
文档编号F24J3/08GK2344733SQ9824017
公开日1999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29日
发明者李建国 申请人:李建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