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调节炉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32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动调节炉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锅炉炉拱,特别是一种用于层燃炉的后炉拱。
目前工业锅炉层燃炉拱的结构形式(如锅炉及锅炉房设备,高等学校试用教材,同济大学等校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年12月出版)均由固定的前拱和后拱组成。为适应不同煤种燃烧的需要,各个锅炉生产厂家对各种不同型号的锅炉设计定型后,其炉拱的尺寸就固定下来了,在运行过程中不能随意调节,即一种锅炉只能适应所设计的煤种而不能适应其它煤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可调节烟气量的旁路口的超长后拱以便能适应燃烧各种煤种的低参数层燃炉拱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解决方案炉拱的后拱采用超低长后拱,该超低长后拱的前部设有烟气旁路口和对旁路口进行开闭的调节机构,使一部分高温烟气通过烟气旁路口旁路。调节机构由活动调节拱段、调节杆和调节手轮组成,其上设有显示烟气旁路口的开闭状态的结构要素。活动调节拱段由耐高温的材料制成。烟气旁路口的开闭可采用推拉式调节方式调节,也可以采用提升式调节方式,或者旋转式调节方式,或者吊板式调节方式调节。
当燃用难燃煤种或劣质煤种(如Ⅱ类无烟煤、Ⅰ类烟煤、褐煤等)时,将调节机构上的调节手轮调至适当位置,此时活动调节拱段闭合或部分闭合烟气旁路口,使高温烟气全部或大部分通过前拱区(着火区),以提高该区的温度水平,保证难燃煤种或劣质煤种及时着火燃烧。当燃用易燃煤种(如Ⅱ、Ⅲ类优质烟煤)时,可将调节机构上的调节手轮调至适当位置,此时烟气旁路口全部打开,使一部分高温烟气通过烟气旁路口旁路,以降低前拱区(着火区)的温度水平,不至因接火能力太强而烧坏煤闸门、煤斗等炉前结构件,从而达到了各种煤种都能正常稳定地着火燃烧的目的,保证了锅炉应有的出力和效率,实现了锅炉燃煤通用化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了4吨以下层燃炉的燃煤通用化的难题,提高了锅炉的实际运行效果,结构简单,不仅适用于新设计的锅炉,同时也适用于现有锅炉的改造,能节约用煤,减少燃煤损失。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现有锅炉炉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推拉式调节方式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提升式调节方式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旋转式调节方式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吊板式调节方式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细节一台型号为DZW2-10-AWPH的层燃炉,其前拱(1)的尺寸与现有锅炉炉拱的前拱(1)一样长为810mm、高为1020mm;其后拱(2)采用超低长后拱(3)长为3450mm、高为480mm。在超低长后拱(3)的前部设一尺寸为840×230(mm2)的烟气旁路口(4)、烟气旁路口(4)的开闭采用推拉式调节方式调节(如图2所示)。调节机构由一块活动调节拱段(5)、一付调节杆(6)和一个调节手轮(7)组成。活动调节拱段(5)的尺寸为960×320×120(mm3),其由1#铝酸盐耐火混凝土和钢材骨架预制而成,上有两个连接杆(11),两个连接杆(11)通过两个销轴(12)与调节杆(6)的一端连接在一起。调节杆(6)的形状为“U”形,其底部中间有与调节手轮(7)上的丝杆(13)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调节杆(6)的另一端穿过护砖(10)伸出炉体外并通过螺纹与调节手轮(7)连接。旋转调节手轮(7)可使调节杆(6)前后移动,从而带动活动调节拱段(5)前后移动而开闭烟气旁路口(4),以免在燃用易燃煤种时烧坏煤闸门(8)、煤斗(9)等炉前结构件。丝杆(13)通过两个滑块(14)定位,其上有显示烟气旁路口(4)开闭状态的结构要素,可以通过观察调节杆(6)在丝杆(13)上移动的位置来调节烟气旁路口(4)的开闭。
权利要求
1.一种层燃炉的炉拱,它包括一个前拱(1)和一个后拱(2),其特征在于后拱(2)采用超低长后拱(3),该超低长后拱(3)的前部设有烟气旁路口(4)和对旁路口(4)进行开闭的调节机构。
2.一种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层燃炉的炉拱,其特征在于调节机构由活动调节拱段(5)、调节杆(6)和调节手轮(7)组成。
3.一种如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层燃炉的炉拱,其特征在于烟气旁路口(4)和活动调节拱段(5)的形状为沿调节机构前后移动方向的长方形。
4.一种如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层燃炉的炉拱,其特征在于活动调节拱段(5)由1#铝酸盐耐火混凝土和钢材骨架预制而成,或由其它耐高温的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锅炉炉拱,特别是一种层燃炉的后炉拱。其特征在于炉拱的后拱采用超低长后拱,在其超低长后拱的前部设有烟气旁路口,使一部分高温烟气通过烟气旁路口旁路。该口的开闭通过调节机构调节,调节机构由活动调节拱段、调节杆和调节手轮组成。通过调整烟气旁路口的开闭来控制前拱区(着火区)的温度水平,从而达到了各种燃煤都能正常稳定地燃烧这一目的。本发明适用于4吨及4吨以下的层燃炉。
文档编号F23N3/00GK87102023SQ87102023
公开日1988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1987年5月8日
发明者史丕贤 申请人:衡阳市锅炉厂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