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换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828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向换气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气扇的改进,具体讲是一种双向换气机,其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
现有换气扇一般都是在墙壁的通道口上设置排风扇,单方向抽排空气。这种换气方式会使空调系统运行损失较多的能量,尤其是在温差较大的环境内外,能量损伤更大。现有空调器只能循环调节室内空气温度,而无法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度,长期使用空调器会使室内空气混浊,使人感觉头晕、恶心,所谓“空调病”就会发生。因此有必要改善现有空调器和换气扇的技术状况。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双向换气机,用于调节室内空气清新度,保持洁净清爽的新鲜空气充满室内,尽量减少调节运行中的能量损失,使内、外空气双向交叉进出,充分进行热交换,实现节省能源的目的。该机结构要简单,部件设置紧凑,利于维修保养。
本发明的任务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的,研制了一种双向换气机,其包括前罩壳,后骨架壳,电机和离心风扇,在前罩壳和后骨架壳组成的壳体一侧腔体内,安装有电机输出轴两端带动的内、外离心风扇,两该风扇外围的壳体内分别嵌装有内、外蜗壳,两该蜗壳的出风口分别接通在壳体另一侧的气流换热装置的内、外进气分室中,该装置的外、内气出口分别设置在前罩壳和后骨架壳的后墙板上;内、外蜗壳的进风口分别设置在前罩壳和后墙板上。
所述的气流换热装置,是在长方体形的壳体另一侧腔体内密封内接有柱体形的空气换热器,该器的柱侧面与该腔体的四面内壁分别构成内、外进气分室,外、内气排出分室;其中外气排出分室接通在前罩壳的外气出口上,内气排出分室接通在后墙板的内气出口上。
所述的空气换热器,其是一种板式空气换热器,其包括型板束和压紧螺杆,组成型板束的数片单元型板是在单元型板的板片两侧表面上分别设置平行方向不同的若干条平行凸棱,再由两片该型板,以其相对的板片表面上诸对应的平行凸棱,相互对迭结合在一起,形成两该型板间的若干条流体通道;在两该型板外侧分别以其外侧表面上平行方向不同的凸棱,再与另一单元型板的表面上诸对应的凸棱,相互对迭结合在一起,形成型板间平行方向不同的相邻流体通道,即在每一单元型板两侧形成相互方向交叉的流体通道,以此类推,由数片单元型板依次迭合成型板束,并由至少两根压紧螺杆穿在该型板束的边角上,压紧构成具有若干条交叉流体通道的空气换热器。
所述的单元型板,其板片的外廓形状是菱形的,或是长方形的,或是正方形的,或是椭圆形的,或是圆形的。
所述的型板束的边角,其是由该型板的板片两侧表面上较宽的边缘凸棱依平行方向不同而相互交叉迭合而构成,该边角上设有供压紧螺杆穿固的杆孔。
所述的空气换热器,其还可以是套管式换热器,其内、外管的间隙中设有散热鳍片,内、外管的进口端分别与内、外蜗壳的出风口接通,内、外管的出口端接通在设在后墙板和前罩壳上的内、外气出口上,其中内、外管间隙中的气流方向与管中的气流方向交叉相反。
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在壳体内利用一部电机带动两只离心风扇,分别吸排室内、外空气,经过具有交叉流体通道的气流换热装置进行换热,减少能量损失,使室内空气更换新风,不产生或少产生温差变化,实现内、外空气双向交换,节约能源。由于设计了板式空气换热器,使该器空气通道紧凑,达到单位体积中可获较大传热面积的效果,确保气流换热效率处在较高水平。
本发明的实施例结合


如下图1为双向换气机的主视半剖图;图2为双向换气机的俯视剖面图(图1的A-A剖视);图3为双向换气机的内部结构纵剖图(图1的B-B剖视图);图4为双向换气机的去掉后墙板的后视图;图5为板式空气换热器结构立体图;图6为板式空气换热器的单元型板结构立体图。
参见图1-4制成的双向换气机,其包括前罩壳1,后骨架壳2,电机3和离心风扇4、5。在前罩壳1和后骨架壳2组成的壳体一侧腔体内,安装有电机输出轴两端带动的内、外离心风扇4、5。两该风扇4、5外围的壳体内分别嵌装有内、外蜗壳6、7。两该蜗壳6、7的出风口8、9分别接通在壳体另一侧的气流换热装置的内、外进气分室10、11中。该装置的外、内气出口12、13分别设置在前罩壳1和后骨架壳2的后墙板14上。内、外蜗壳6、7的进风口26、25分别设置在前罩壳1的后墙板14上。
本例换气机的气流换热装置是在长方体形的壳体另一侧腔体内密封内接有柱体形的空气换热器15。该器15的柱侧面与该腔体的四面内壁分别构成内、外进气分室10、11和外、内气排出分室16、17。其中外气排出分室16接通在前罩壳1的外气出口12上。内气排出分室17接通在后墙板14的内气出口13上。
参见图5-6制成的板式空气换热器,其包括型板束和压紧螺杆18,在单元型板20的纸质板片两侧表面上分别热合设置若干条平行的塑料质的竖向凸棱21和横向凸棱22,两凸棱21、22的平行方向不同。由两片该型板20以其相对的板片表面上诸对应的平行凸棱(或竖向凸棱21,或横向凸棱22)相互对迭结合在一起,形成两该型板20间的若干条竖向的或横向的流体通道23、23’。在两该型板20外侧分别以其外侧表面上平行方向不同的凸棱(或横向凸棱22,或竖向凸棱21),再与另一单元型板20的板片表面上诸对应的凸棱22或21,相互对迭结合在一起,形成型板20间平行方向不同的相邻流体通道23、23’。即在没一单元型板20的板片两侧形成相互交叉的竖向和横向的流体通道23、23’。依次类推,由数片单元型板20依次迭合成型板束并由至少两根压紧螺杆18穿在该型板束的边角19上,压紧构成具有若干条交叉流体通道23、23’的空气换热器。
本换热器所设计的平行凸棱21或22,其设置在型板20板片某侧表面上的平行结构形状是直形的,如图6所示。也可以是波纹形的(图中未画出)这种结构形状有利于流体流动时产生湍动,有利于传热均匀。制成的单元型板20,其外廓形状是菱形的,有利于形成两个进风口柱侧面和两个出风口柱侧面。
本换热器所设计的型板束的边角19,其是由该型板20的板片两侧表面上的较宽的边缘凸棱24依平行方向不同相互交叉迭合而构成。再该边角19上设有供压紧螺杆18穿固的杆孔。
本换气机双向换气的流体通道分别是(一)室内空气流经通道路线室内空气→前罩壳1上的进风口26→内离心风扇4→内蜗壳6的出风口8→内进气分室10→空气换热器15的竖向流体通道23→内气排出分室17→后墙板14上的内气出口13→室外。
(二)室外空气流经通道路线室外空气→后墙板14上的进风口25→外离心风扇5→外蜗壳7的出风口9→外进气分室11→空气换热器15的横向流体通道23’→外气排出分室16→前罩壳1上的外气出口12→室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向换气机,其包括前罩壳,后骨架壳,电机和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在前罩壳和后骨架壳组成的壳体一侧腔体内,安装有电机输出轴两端带动的内、外离心风扇,两该风扇外围的壳体内分别嵌装有内、外蜗壳,两该蜗壳的出风口分别接通在壳体另一侧的气流换热装置的内、外进气分室中,该装置的外、内气出口分别设置在前罩壳和后骨架壳的后墙板上;内、外蜗壳的进风口分别设置在前罩壳和后墙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换热装置,是在长方体形的壳体另一侧腔体内密封内接有柱体形的空气换热器,该器的柱侧面与该腔体的四面内壁分别构成内、外进气分室,外、内气排出分室;其中外气排出分室接通在前罩壳的外气出口上,内气排出分室接通在后墙板的内气出口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换热器,其是一种板式空气换热器,其包括型板束和压紧螺杆,组成型板束的数片单元型板是在单元型板的板片两侧表面上分别设置平行方向不同的若干条平行凸棱,再由两片该型板,以其相对的板片表面上诸对应的平行凸棱,相互对迭结合在一起,形成两该型板间的若干条流体通道;在两该型板外侧分别以其外侧表面上平行方向不同的凸棱,再与另一单元型板的表面上诸对应的凸棱,相互对迭结合在一起,形成型板间平行方向不同的相邻流体通道,即在每一单元型板两侧形成相互方向交叉的流体通道,以此类推,由数片单元型板依次迭合成型板束,并由至少两根压紧螺杆穿在该型板束的边角上,压紧构成具有若干条交叉流体通道的空气换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元型板,其板片的外廓形状是菱形的,或是长方形的,或是正方形的,或是椭圆形的,或是圆形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板束的边角,其是由该型板的板片两侧表面上较宽的边缘凸棱依平行方向不同而相互交叉迭合而构成,该边角上设有供压紧螺杆穿固的杆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换热器,其还可以是套管式换热器,其内、外管的间隙中设有散热鳍片,内、外管的进口端分别与内、外蜗壳的出风口接通,内、外管的出口端接通在设在后墙板和前罩壳上的内、外气出口上,其中内、外管间隙中的气流方向与管中的气流方向交叉相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双向换气机,包括:前罩壳,后骨架壳,电机和离心风扇,在前罩壳和后骨架壳组成的壳体一侧腔体内,安装有电机带动的内、外离心风扇,两风扇外围的壳体内分别嵌装有内、外蜗壳,两蜗壳的出风口分别接通在壳体另一侧气流换热装置的内、外进气分室中,该装置的外、内气出口和内、外蜗壳的进风口分别设置在前罩壳和后墙板上。本机实现内、外空气双向交叉流经,充分进行热交换,减轻空调机的运行负荷,节省能源,提高空调机的能效比,是改善室内空气清新的高效设备。
文档编号F24F3/12GK1289030SQ9911245
公开日2001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22日
发明者楚人震, 王建军, 王剑 申请人:海尔集团公司,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