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热交换式换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7015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向热交换式换气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热交换式换气机,属于换气机风道结构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室、办公场地以及其他相关场所的空气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市售的通风设备多具有换气和新风功能,但由于这些设备的结构和功能各异,使用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在夏季,新风会带进室外的热风而使室内温升较快、不能快速降温或不便于保持恒定的制冷温度,而在冬季,新风带进来的冷风也容易使室内温度降低或不便于保持恒定的制热温度,因此,人们就会关闭新风系统或将新风风量开的很小而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享受清凉或温暖,由于室内有害气体得不到释放和置换,随着有害气体的不断积累,浓度不断增高,人们会感到困倦、乏力、胸闷、 容易患病、工作效率下降等等,这就是世界卫生组织定名的“病态建筑综合症”,俗称“空调病”,这些病症的主要原因就是室内的新鲜空气不足;同时,目前市场上一些换气机产品的风道系统设计不够合理,致使风道系统的换气效率较低、新风换气量不够等等,造成室内新风风量少或不足,另外,还有一些换气机产品的结构较为复杂、整体体积较大,安装维修困难,出现问题后清洁更换不便,采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体积小巧、整体式风道系统和热交换器组合在一起形成双向换热换气、且方便拆装更换和维护清洁的双向热交换式换气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向热交换式换气机,包括面框、热交换器、第一风机装置、第二风机装置、第一风门装置、第二风门装置及底盘,其中第一风门装置及第二风门装置分别安装在底盘上所设的新风入口及旧风出口处,第一风机装置及第二风机装置分别安装在底盘上且位于换气机的旧风入口及新风出口处,面框扣盖装置在底盘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扣装在底盘上的风道系统,风道系统为双向通道结构,热交换器置于风道系统内并安装在底盘上,第一风机装置、风道系统的旧风通道、热交换器及第二风门装置共同组成旧风排出通道,第一风门装置、风道系统的新风通道、热交换器及第二风机装置组成新风进气通道。所述风道系统包括第一腔、第二腔、第三腔和第四腔,其中第三腔的腔体与热交换器的外形相配且其顶部设有开口,热交换器穿过第三腔的顶部开口安装在底盘上,第一风机装置的出风口与第三腔对接,第二风机装置的进风口与第二腔对接,第一腔与第二风门装置接通,第四腔与第一风门装置接通,第三腔及第一腔组成风道系统的旧风通道,第四腔、第三腔及第二腔组成风道系统的新风通道。所述第四腔靠近第三腔的顶部位置开设有条形开口,第一过滤网穿过条形开口插装在底盘上,第二过滤网呈长条形围绕第一风机装置的进风口装置在第一风机装置的蜗壳顶面上。所述面框的一侧对应第一风机装置的进风口设置有进风格栅,另一侧对应第二风机装置的出风口设置有出风格栅,面部对应第三腔的顶部开口设置有开口以方便拆装热交换器,对应风道系统上的条形开口设置有条形开口以便拆装第一过滤网。所述面框的面部对应第二过滤的安装位置设置有工艺口,工艺口上设置有盖板卡装在面框上。所述第一风门装置包括第一风门及第一步进电机,第一步进电机控制第一风门开闭,第二风门装置包括第二风门及第二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控制第二风门开闭。所述第一风机装置包括第一离心风机及外置蜗壳;第二风机装置包括第二离心风机及外置蜗壳;所述风道系统为整体式结构,其整个底面敞开,顶面和侧面基本密封。所述热交换器套装在热交换器支架里并一起穿过面框上所设的开口及第三腔的顶部开口安装在底盘上。所述面框上装置有面板。本实用新型采用将双向通道的风道系统和热交换器组合起来后形成既能双向换气又能进行热量交换的交互通道、完全解决了目前市售换气机产品存在的夏天新风使室内更热、冬天新风使室内更冷的问题,不但体积小巧、换气效率高、换气量大、而且结构新颖、 安装维护和清洁更换方便,同时在室外温度较低时能够自动除霜,非常适合家庭、办公等场所使用。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道系统的立体图;[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掉面板、面框及风道系统后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去掉面板、面框后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去掉面板后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0021]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0022]图8为本实用新型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双向热交换式换气机,包括面板1、面框2、风道系统3、热交换器4、第一风机装置7、第二风机装置12、第一风门装置8、第二风门装置11及底盘9, 其中第一风门装置8及第二风门装置11分别安装在底盘9所设的新风入口 91及旧风出口 92处,第一风机装置7及第二风机装置12分别安装在底盘9上且位于换气机的旧风入口及新风出口处,风道系统3扣装在底盘9的中部位置,风道系统3为双向通道结构,热交换器 4置于风道系统3内并安装在底盘9上,第一风机装置7、风道系统3的旧风通道、热交换器 4及第二风门装置11共同组成旧风排出通道,第一风门装置8、风道系统3的新风通道、热交换器4及第二风机装置12组成新风进气通道,面框2扣盖装置在底盘9上,面板1装置在面框2上。如图2、3、4所示,所述风道系统3为整体式结构,其整个底面敞开,顶面和侧面基本密封,风道系统3包括第一腔31、第二腔32、第三腔33和第四腔34,其中第三腔33的腔体与热交换器4的外形相配且其顶部设有开口,热交换器4穿过第三腔33的顶部开口安装在底盘9上,第一风机装置7的出风口与第三腔33对接,第二风机装置12的进风口与第二腔32对接,第一腔31与第二风门装置11接通,第四腔34与第一风门装置8接通,第三腔 33及第一腔31组成风道系统3的旧风通道,第四腔34、第三腔33及第二腔32组成风道系统3的新风通道。所述第四腔34靠近第三腔33的顶部位置开设有条形开口 35,第一过滤网5穿过条形开口 35插装在底盘9上,第二过滤网6呈长条形围绕第一风机装置7的进风口装置在第一风机装置的蜗壳顶面上。如图5、6所示,所述面框2的一侧对应第一风机装置7的进风口设置有进风格栅 25,另一侧对应第二风机装置12的出风口设置有出风格栅24,面部对应第三腔33的顶部开口设置有开口 21以方便拆装热交换器4,对应风道系统3上的条形开口 35设置有条形开口 23以便拆装第一过滤网5,对应第二过滤网6的安装位置设置有方便拆装清洗第二过滤网的工艺口 22,为防止灰尘,工艺口 22上设置有盖板卡装在面框2上。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风门装置8包括第一风门81及第一步进电机82,第一步进电机82控制第一风门81开闭,第二风门装置11包括第二风门111及第二步进电机112,第二步进电机112控制第二风门111开闭,第一步进电机82及第二步进电机112分别安装底盘9上。所述第一风机装置7包括第一离心风机及外置蜗壳;第二风机装置12包括第二离心风机及外置蜗壳。为将热交换器固定牢靠,所述热交换器4套装在热交换器支架10里并一起穿过面框2上所设的开口 21及第三腔33的顶部开口安装在底盘9上。如图8所示,所述热交换器4为平行四边形柱体,风道系统的第三腔3的顶部开口及面框2上所设的开口 21的形状相应设置成平行四边形。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换气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往室内送新风时,新风从底盘9所设的新风入口 91进入,经过第一风门81及第一过滤网5,然后再经过热交换器4,之后再由第二风机装置12进行吸风,从面框2的出风格栅M排出。同理,在往室外排风时,室内旧风从面框的另一侧出风格栅25进入,经过第二过滤网6,然后由第二风机装置7吸风,把室内旧风排到热交换器4,室内旧风从热交换器4 出来后经过第二风门,直接从底盘9的另一个风口 92排出。上述两个过程同时进行时,两个风门处于开启状态,室外新风和室内旧风会在热交换器4进行热量和湿度的交换,从而使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尽量的达到平衡。当换气机停止工作的时候,两个步进电机驱动风门关上,以防止室外的噪音进入室内,起到隔音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换气机还带有除霜功能,当室外温度较低时,室外新风和室内旧风在热交换器4进行热交换时很容易形成霜,这样就需要进行除霜,否则热交换的效率会下降, 除霜的时候就需要第一步进电机驱动第一风门堵住底盘9的进风口,第一风机装置工作, 第二风机装置12停止工作,第二步进电机驱动第二风门打开,这样室内的热风在经过热交换器4时就可以除霜。[0033] 本换气机只需打开在打开面板1的情况下就可以将第二过滤网5和过滤网6从面框2上面取出,清洗方便,热交换器4也可以直接从面框取出。
权利要求1.一种双向热交换式换气机,包括面框(2)、热交换器(4)、第一风机装置(7)、第二风机装置(12)、第一风门装置(8)、第二风门装置(11)及底盘(9),其中第一风门装置(8)及第二风门装置(11)分别安装在底盘(9)上所设的新风入口(91)及旧风出口(92)处,第一风机装置(7)及第二风机装置(12)分别安装在底盘(9)上且位于换气机的旧风入口及新风出口处,面框(2)扣盖装置在底盘(9)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扣装在底盘(9)上的风道系统(3),风道系统(3)为双向通道结构,热交换器(4)置于风道系统(3)内并安装在底盘(9)上, 第一风机装置(7)、风道系统(3)的旧风通道、热交换器(4)及第二风门装置(11)共同组成旧风排出通道,第一风门装置(8)、风道系统(3)的新风通道、热交换器(4)及第二风机装置 (12)组成新风进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热交换式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系统(3)包括第一腔(31)、第二腔(32)、第三腔(33)和第四腔(34),其中第三腔(33)的腔体与热交换器(4)的外形相配且其顶部设有开口,热交换器(4)穿过第三腔(33)的顶部开口安装在底盘 (9)上,第一风机装置(7)的出风口与第三腔(33)对接,第二风机装置(12)的进风口与第二腔(32)对接,第一腔(31)与第二风门装置(11)接通,第四腔(34)与第一风门装置(8)接通,第三腔(33)及第一腔(31)组成风道系统(3)的旧风通道,第四腔(34)、第三腔(33)及第二腔(32)组成风道系统(3)的新风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热交换式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腔(34)靠近第三腔(33)的顶部位置开设有条形开口(35),第一过滤网(5)穿过条形开口(35)插装在底盘 (9 )上,第二过滤网(6 )呈长条形围绕第一风机装置(7 )的进风口装置在第一风机装置的蜗壳顶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热交换式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框(2)的一侧对应第一风机装置(7 )的进风口设置有进风格栅(25 ),另一侧对应第二风机装置(12 )的出风口设置有出风格栅(24),面部对应第三腔(33)的顶部开口设置有开口(21)以方便拆装热交换器(4),对应风道系统(3)上的条形开口(35)设置有条形开口(23)以便拆装第一过滤网(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热交换式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框(2)的面部对应第二过滤网(6)的安装位置设置有工艺口(22),工艺口(22)上设置有盖板卡装在面框(2) 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热交换式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门装置(8)包括第一风门(81)及第一步进电机(82),第一步进电机(82)控制第一风门(81)开闭,第二风门装置(11)包括第二风门(111)及第二步进电机(112),第二步进电机(112)控制第二风门 (111)开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热交换式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装置(7)包括第一离心风机及外置蜗壳;第二风机装置(12)包括第二离心风机及外置蜗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热交换式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系统(3)为整体式结构,其整个底面敞开,顶面和侧面基本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热交换式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4)套装在热交换器支架(10 )里并一起穿过面框(2 )上所设的开口( 21)及第三腔(33 )的顶部开口安装在底盘(9)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双向热交换式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框(2) 上装置有面板(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向热交换式换气机,包括面框、热交换器、第一风机装置、第二风机装置、第一风门装置、第二风门装置及底盘,其中第一风门装置及第二风门装置分别安装在底盘上所设的新风入口及旧风出口处,第一风机装置及第二风机装置分别安装在底盘上且位于换气机的旧风入口及新风出口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扣装在底盘上的风道系统,风道系统为双向通道结构,热交换器置于风道系统内并安装在底盘上,第一风机装置、风道系统的旧风通道、热交换器及第二风门装置共同组成旧风排出通道,第一风门装置、风道系统的新风通道、热交换器及第二风机装置组成新风进气通道。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市售换气机存在夏天新风使室内更热、冬天新风使室内更冷的问题。
文档编号F24F7/10GK202066153SQ20102064914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9日
发明者李向阳, 闫长林, 陈良锐 申请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