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253085阅读:来源:国知局
倾斜的方向突出。目P,所述引导突起336和所述 第二主体332B、332C形成的角度大于或小于180度。
[0092] 所述巧盘14可包括:第一安装槽142,用于安装所述各盖结合部334、337 ;第二安 装槽143,仅在所述手柄330向一个方向旋转的状态下才使所述引导突起336完全安装。
[0093] 在本实施例中,若在所述盘组件30安装于所述巧盘14的状态下所述盘马达192 进行动作,则所述盘马达192的动力通过所述传递部195传递至所述第二盘盖324。贝ij,所 述第二盘盖324向一个方向旋转,随着所述第二盘盖324向一个方向旋转,所述轴320、所述 多个盘310 W及第一盘盖322 -起向一个方向旋转。此时,所述手柄330在安装于所述安 装槽142、143的状态下不进行旋转,而维持停止的状态。
[0094]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所述轴320并不直接安装在所述巧盘14上,而在所述手柄 330安装于所述巧盘14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轴320进行旋转。因此,防止在所述轴320旋 转的过程中所述巧盘14损坏,并且由于所述手柄结合部328在所述手柄330的结合孔335 的范围内进行旋转,因此具有减少旋转噪音的优点。
[0095] 图8是本实施例的加湿器的控制框图。
[0096] 参照图8,本实施例的加湿器1可包括:水位检测部51,用于检测水位;控制部50, 用于控制所述风扇马达210 W及盘马达192 ;输入部282,用于接收动作指令的输入;发光 部29,用于发出光。
[0097] 所述水位检测部51可W根据静电容量来检测所述巧盘14内的水位。
[0098] 所述输入部282可形成在所述输入面板28上,作为一例,可通过触摸操作来接收 指令。另外,所述发光部29也可W形成在所述输入面板28上。
[0099] 所述控制部50可基于所述水位检测部51所检测到的水位信息来控制所述风扇马 达210 W及盘马达192。
[0100] 另外,所述控制部50可根据所述输入部282所接收的指令来控制所述风扇马达 210、盘马达192 W及所述发光部29。
[0101] 图9是本实施例的加湿器的剖视图。
[0102] 参照图1至图9,首先对于加湿器的组装过程进行说明。
[0103] 在所述底座12上安装所述巧盘14。
[0104] 然后,在所述巧盘14上安装所述盘组件30。如上所述,所述盘组件30中的手柄 330安装在所述巧盘14上,尤其仅在所述手柄330向一个方向旋转的状态下才能安装在所 述巧盘14上。
[0105] 在所述盘组件30安装于所述巧盘14时,所述多个盘310与所述巧盘14的底面分 离。并且,所述多个盘310的一部分向所述巧盘14的外侧突出。
[0106] 然后,将所述壳体组件16安装在所述底座12上。
[0107] 当所述壳体组件16安装于所述底座12时,所述下部壳体170覆盖所述巧盘14, 所述中间壳体165覆盖向所述巧盘14的外部突出的所述多个盘310。并且,与所述中间壳 体165结合的空气引导件176的下侧端部与所述多个盘310相邻配置。此时,所述空气引 导件176的下侧端部的高度高于所述盘组件30的轴320的高度。
[0108] 并且,当所述壳体组件16安装于所述底座12时,所述盘马达组件190的传递部 195与所述盘组件30的第二盘盖324相吻合。
[0109] 另外,当所述壳体组件16安装于所述底座12时,所述中间底座165的一部分安装 在所述巧盘14上。
[0110] 另外,当所述壳体组件16安装于所述底座12时,所述过滤器组件位于所述盘组件 30的上方。
[0111] 然后,在所述壳体组件16上结合所述控制单元22。当然,可在所述控制单元22与 所述壳体组件16结合的状态下使所述壳体组件16安装在所述底座12上。
[0112] 然后,将所述外壳10安装在所述底座12上。
[0113] 然后,在从所述外壳10的上侧将所述风扇马达组件20容置于所述外壳10之后, 使所述风扇马达组件20与所述外壳10 W及所述壳体组件16紧固连接。
[0114] 所述外壳10的安装台101安装在所述壳体组件16的紧固连接部162上,在所述 紧固连接部162上安装所述风扇马达组件20。并且,可通过单一的紧固连接构件来使所述 风扇马达组件20与所述安装台101 W及所述紧固连接部162紧固连接。
[0115] 因此,所述外壳10、所述壳体组件16 W及所述风扇马达组件20可作为一个模块从 所述底座12分离。目P,所述主体可作为一个模块从所述底座12分离。
[0116] 然后,在所述外壳10的内周面上侧结合所述装饰构件24,在所述风扇马达组件20 的上侧结合所述输入面板28,则所述加湿器的组装结束。
[0117] 此时,也可W在所述风扇马达组件20上结合所述输入面板28之后,将所述风扇马 达组件20结合在所述外壳10上。
[0118] 然后,对于分离所述过滤器组件180的过程进行说明。
[0119] 为了清洗所述过滤器组件180或清洗所述风扇219,从所述底座12分离所述主体。
[0120] 此时,由于所述外壳10与所述壳体组件16、所述风扇马达组件20结合在一起,因 此所述壳体组件16、所述风扇马达组件20 W及所述外壳10 -起从所述底座12分离。
[0121] 所述过滤器组件180位于所述风扇219的下方。所述过滤器组件180位于所述风 扇219和所述盘组件30之间。所述过滤器组件180配置在风扇219的上游。
[0122] 因此,当所述主体从底座12分离时,所述底座12维持安装有巧盘14的状态。此 时,所述巧盘14维持安装有盘组件30的状态。
[012引因此,当所述主体从所述底座12分离时,所述过滤器组件180向外部露出。则,用 户可从所述壳体组件16分离所述过滤器组件180来清扫所述过滤器184。
[0124] 所述过滤器组件180在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16上的状态下覆盖所述风扇219的 下侧。并且,所述风扇马达210的轴21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过滤器组件180交叉。并且,所 述风扇219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与所述过滤器组件180在上下方向或者空气流动的方向上重 叠。
[01巧]并且,当所述过滤器组件180从所述壳体组件16分离时,所述风扇219露出。因 此,用户可在所述过滤器组件180从所述壳体组件16分离的状态下,对向外部露出的风扇 219进行清扫。
[0126] 根据本实施例,若从所述底座12分离所述外壳10,并从所述壳体组件16分离所述 过滤器组件180,则所述风扇219露出,因此用户可在不使所述风扇219分离的状态下对所 述风扇进行清扫,因此具有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的优点。
[0127] 然后,对所述加湿器内的空气流动进行说明。
[012引形成在所述底座12上的第一吸入口 124U28形成第一吸入流路P1。另外,所述巧 盘14和所述壳体组件16的下部壳体170分离来形成所述第一吸入流路P1的一部分。
[0129] 所述吸入格栅102和所述空气引导件176隔开规定的间隔,在所述吸入格栅102 和所述空气引导件176之间形成第二吸入流路P2。并且,在所述第二吸入流路P2上配置有 用于对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的吸入过滤器60。
[0130] 通过所述风扇马达210的动作来使所述风扇219旋转,通过所述盘马达192的动 作来使所述盘310旋转。
[0131] W图9为基准,作为一例,所述盘310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当所述盘310旋转时,浸 湿于水的所述盘310向所述巧盘14的外侧露出。
[0132] 当所述风扇219旋转时,通过所述第一吸入口 124、128 W及第二吸入口 103向所 述加湿器1内部吸入空气。目P,贯通所述底座12而吸入空气,并且贯通所述外壳10而吸入 空气。
[0133] 此时,由于在所述第二吸入流路P2上设置有吸入过滤器60,因此在所述吸入流路 P2上所述吸入过滤器60发挥空气的流动阻抗的作用。
[0134]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加湿器1的情况下,在流入所述加湿器1的空气量中,通过所 述第一吸入口 124、128吸入的空气量大于通过所述第二吸入口 103吸入的空气量。因此, 可将所述第一吸入口 124、128称为主吸入口,将所述第二吸入口 103称为辅助吸入口。
[01巧]并且,所述第一吸入口 124、128的高度低于所述盘组件30的轴320的高度,所述 第二吸入口 103的高度高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