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空心腔体的蒸发传热管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47889阅读:来源:国知局
翅间槽2的顶部方向延伸,同时在水平方向上向所在翅间槽2的中部靠拢。进一步的,空心台结构6的高度Hr (即上述Hl)与翅间槽2的高度H比满足如下关系Hr/H ^ 0.2,此时翅间槽2的高度即为外翅片I的高度或者翅间槽2的顶部的开口 4(相邻外翅片I的横向延伸部8相对延伸形成的间隙)的中心点到翅间槽2的底部21的距离(当翅间槽2顶部具有延伸材料的顶部覆盖时)。
[0035]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管主体5的外表面上的腔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如图5所示,空心台结构6为火山形状,在生产实践中,因材料挤压成型的关系,顶部的开口62的边缘可能不完全成型,此时空心台结构6的形状类似于火山,空心台结构6的顶部的开口 62形状类似于火山口,具有向下向外延伸的锯齿状边缘;当空心台结构6为火山形状时,凸缘7的形状类似于花瓣的边缘;其他特征与图4所示的实施例相同。
[0036]图6是本发明的空心台结构6的第三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如图6所示,空心台结构6还可以为缺顶的空心梯形棱台形状,此时开口 62的形状为矩形。
[0037]图7是本发明的空心台结构6的第四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如图7所示,空心台结构6还可以为缺顶的空心圆锥台形状,此时开口 62的形状为圆形。另外,空心台结构6还可以为缺顶的空心三角锥台形状,此时开口 62的形状为三角形。
[0038]本发明在管主体5的内表面同时可利用芯头加工出内螺纹(未示出),以强化管内的换热系数,内螺纹的高度越高,螺纹头数越多,其管内换热强化也越强,但同时会增加管内流体的阻力。因此上述第一具体实施例中,内螺纹的高度均为0.36_,与轴线的角度C为46度,螺纹头数为38头。这些内螺纹可减薄流体传热边界层的厚度,因此可提高对流换热系数,进一步增加总体换热系数。
[0039]本发明在换热器中的工作过程如下:
[0040]如图8所示,将本发明的管主体5固定在换热器9 (蒸发器)的管板10上,载冷剂(如水)从水室11入口 12流经管主体5内,与外部制冷剂换热,再从水室11出口 13流出;制冷剂从入口 14进入换热器9并浸没管主体5,在管外壁的加热下蒸发,成为气体后从出口15流出换热器9,由于制冷剂蒸发吸热,管内的载冷剂被冷却。由于前述的管主体5的外壁构造有利于强化制冷剂的泡核沸腾,从而有效提高了蒸发换热系数。
[0041]而在管主体5内壁,内螺纹构造可有效提高管内换热系数,从而整体换热系数得到提高,也增大了换热器9的性能和降低金属耗量。
[0042]请参见图9,对根据本发明制作的带空心腔体的蒸发传热管的沸腾传热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的带空心腔体的蒸发传热管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制作,该管主体5上的外翅片I为螺旋翅片,管主体5加上外翅片I的外径为18.89mm,翅间槽2的高度H为0.62mm,宽度W为0.522mm ;所述空心台结构6为缺顶的金字塔形状,侧壁61的4个相互连接的表面在连接处相交形成4个尖锐转角,所述尖锐转角的曲率半径是0.005mm,侧壁61的内表面和侧壁的外表面在开口 62处形成凸缘7,凸缘7为尖锐转角,所述尖锐转角的曲率半径是0.005_。所述空心台结构6的高度Hl为0.2mm,宽度Wl为0.522mm ;内螺纹为梯形内螺纹,高度h为0.36mm,间距为1.14mm,与轴线的角度C为46度,螺纹头数为38头。作为对比的热交换管的翅间槽2底部没有进行空心台结构加工。图9所示的实验结果给出了按本发明制作的带空心腔体的蒸发传热管以及按现有技术制作的蒸发传热管的单管试验管外沸腾换热系数之间的比较,实验条件为:制冷剂R134a、饱和温度14.4°C,管主体5内水流速1.6m/s,图中横坐标为热流密度(W/m2),纵坐标为总传热系数(W/m2K),图中的实心方块表示根据本发明所得到的带空心腔体的蒸发传热管,而实心三角框表示现有技术中的蒸发传热管。从中可以看到,按本发明制作的带空心腔体的蒸发传热管由于增设了空心台结构6,其传热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
[0043]通常,增大表面粗糙度可使核态沸腾状态的热流密度有很大的增加。因为粗糙表面拥有大量可捕获蒸汽的洞穴,它们为气泡的生长提供了更多和更大的成核场所。在气泡生长期间,沿在翅间槽2内壁形成薄液膜,薄液膜迅速蒸发而产生大量蒸汽。本发明通过在翅间槽2的底部21加工出空心台结构6,对于蒸发换热主要有以下优点:
[0044]I)可以增加翅间槽2的底部21的粗糙度和增加表面积;
[0045]2)空心台结构6形成的尖锐转角可减小孔腔内部液膜的厚度,进一部强化局部的液膜沸腾,经过对比试验发现,当尖锐转角的曲率半径小于0.0lmm时,换热效果增加5%以上,较为明显;
[0046]3)空心台结构6在腔体内形成缝隙的结构有利于增加翅间槽2中泡核沸腾的核心,从而配合强化整个腔体的沸腾换热。
[0047]综上,本发明的带空心腔体的蒸发传热管设计巧妙,结构简洁,使得管外表面与管外液体之间的沸腾系数得到显著提高、沸腾换热得到显著强化,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0048]在此说明书中,本发明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主权项】
1.一种带空心腔体的蒸发传热管,包括管主体,所述管主体的外表面上间隔设置有外翅片,彼此相邻的外翅片之间形成翅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空心腔体的蒸发传热管还包括至少一个空心台结构,所述空心台结构位于所述翅间槽的底部,所述空心台结构的四周具有侧壁环绕,所述空心台结构的顶部具有开口,所述侧壁从所述的翅间槽的底部向上向内延伸从而所述开口的面积小于所述空心台结构的底部的面积,所述侧壁的内表面和所述侧壁的外表面在所述开口处相交形成凸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空心腔体的蒸发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为尖锐转角,所述尖锐转角的曲率半径是O到0.0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空心腔体的蒸发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由至少2个相互连接的表面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空心腔体的蒸发传热管,其特征在于,相互连接的两个表面在连接处相交形成尖锐转角,所述尖锐转角的曲率半径是O到0.0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空心腔体的蒸发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台结构为空心金字塔台形状、空心梯形棱台形状、空心三角锥台形状、空心火山形状或空心圆锥台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空心腔体的蒸发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火山口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空心腔体的蒸发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台结构的高度为 0.08mm ?0.3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空心腔体的蒸发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台结构的高度Hr与所述翅间槽的高度H满足下列关系:Hr/H多0.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空心腔体的蒸发传热管,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侧壁从所述底部的靠近所述翅间槽的侧壁的边缘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空心腔体的蒸发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翅片在所述管主体的外表面上沿所述管主体的周向螺旋状延伸分布或彼此平行分布,所述翅间槽沿所述管主体的周向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空心腔体的蒸发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翅片具有横向延伸部,所述横向延伸部由所述外翅片的顶部横向延伸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空心腔体的蒸发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主体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空心腔体的蒸发传热管,包括管主体和至少一个空心台结构,管主体的外表面上间隔设置有外翅片,彼此相邻的外翅片之间形成翅间槽,空心台结构位于翅间槽的底部,四周具有侧壁环绕,顶部具有开口,侧壁从翅间槽的底部向上向内延伸从而开口的面积小于空心台结构的底部的面积,侧壁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在开口处相交形成凸缘。较佳地,凸缘为尖锐转角,曲率半径是0到0.01mm,侧壁由至少2个相互连接的表面形成。空心台结构为空心金字塔台形状、空心火山形状或空心圆锥台形状。高度Hr与翅间槽的高度H满足下列关系:Hr/H≥0.2。本发明设计巧妙,结构简洁,使得管外表面与管外液体之间的沸腾系数得到显著提高、沸腾换热得到显著强化,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IPC分类】F28F1-42
【公开号】CN104870926
【申请号】CN201380051729
【发明人】安德烈亚斯·比尤特勒, 安德烈亚斯·施维塔拉, 曹建英, 罗忠
【申请人】威兰德-沃克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6日
【公告号】CN102980432A, EP2917674A1, US20150241140, WO2014072046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