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蓄冷系统控制优化方法与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198567阅读:来源:国知局
, P^[s][k]=[ [0.32, 1], [0.32,2], [0.32, 3], [0.32, 4], [0.32, 5], [0.32, 6J [0.32. 24J, [0.76, 7J, L0-76, 8J, L0-76, 13J, L0-76, 18J, L0-V6, 19J, L0-V6, 20], [0.76, 21], [0.76, 22], [0.76, 23], [1.23, 9], [1.23, 12], [1.23, 14], [1.23, 16], [1.23, 17], [1.34, 10], [1.34, 11], [1.34, 15]〇
[0080] 步骤三:计算当全天采用制冷机组直接供冷时每个时段的电费以及总电费 SA(I,sjt]及SA(I的计算方法为:

[0083] 式(11)至(12)包含变量:制冷机组直接供冷能效比nd;
[0084]由计算得:i[t]=[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11.33, 625.33, 655.32, 655.41, 299.11, 634.91, 706.37, 665.37, 537.98, 205.38, 194.34, 173.35,0.00,0.00, 000,0.00],SAQ= 598〇. 04;将序列f[t]中的元素S(l[t]与所对 应的时段t组成数组[S(l[t],t],按S(l[t]的数值由高到低排列得序列 S;[s][k]=[[706.37, 15], [665.37, 16], [655.41, 12], [655.32, 11], [634.91, 14],
[625.3.3, 10], [537.98, 17], [511.33, 9], [299.11, 13], [205.38, 18], [194.34, 19], [173.35, 20], [0.00, 1], [0.00, 2], [0.00, 3], [0.00, 4], [0.00, 5], [0.00, 6], [0.00, 7], [0.00, 8], [0.00, 21], [0.00, 22], [0.00, 23], [0.00, 24]]〇
[0085] 步骤四:定义循环计数变量i= 1~24、n= 1~24,令初始值i= 1,n= 1 ;定 义各个工况冷量序列并初始化:机组直接供冷序列为G[t],初始值ijt] = r[t];融冰供冷序 列为Lm[t],初始值lm[t] = 0,t= 1~24 ;制冰蓄冷序列SLf[t],初始值lf[t] = 0,t= 1~24;定义融冰供冷量计算变量lma,令初始值lma= 0;
[0086] 步骤五:第i次蓄冰:
[0087] lf[pA[i] [2]] = Lfm (13),
[0088] 步骤六:若 1 [sA[n] [2] ] >Lmm,则:
[0089] ld[sA[n] [2]] = l[sA[n] [2]]-LII1II1 (14),
[0090] lm[sA[n][2]] = L_ (15),
[0091]若 l[sA[n] [2]]彡 Lmm,则:
[0092] ld[sA[n][2]] = 0 (16),
[0093] lm[sA[n][2]]=1[sA[n][2]] (17),
[0094] 步骤七:1M= 1 [sA [n] [2]],
[0095] 若 :
[0096] ld[sA[n] [2]] = 1 [sA[n] [2]]_lm[sA[n] [2]]+lma_Lfm (18),
[0097] lm[sA[n] [2]] = 1 [sA[n] [2]]_ld[sA[n] [2]] (19),
[0098] lma= -lJsA[n] [2]] (20),
[0099] 前往步骤八;
[0100] 若lJLfJOj:n=n+1,返回步骤六;
[0101]步骤八:新的电费曲线Si[t]以及总电费SAi的计算方法如下:
[0104] 式(21)和式(22)包含变量:冰蓄冷系统融冰供冷能效比nm;冰蓄冷系统制冰蓄 冷能效比nf;
[0105] 步骤九:比较与SAi的大小,若SJSmj,令i=i+l,返回步骤五,若 ,则结束蓄冷优化计算,取第(i-1)次的计算结果,获得冰蓄冷系统的优化控制曲 线。
[0106] 步骤十:按照步骤五~步骤九计算可得,SA7= 4124. 34,SA8= 4297. 71,SA8>SA7蓄 冷优化计算结束,取i= 7时的计算结果:
[0111] 如图3所示,一种冰蓄冷系统控制优化系统,包括:
[0112] 关系序列建立模块100,用于根据冰蓄冷系统历史数据,构建冰蓄冷系统的冷负荷 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序列立t]以及电价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序列P[t].
[0113] 费用计算模块200,用于根据冰蓄冷系统的冷负荷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序列r[t]以 及电价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序列,计算全部采用机组直接输出冷负荷情况下,每个单位 时间段内所需电费sn[t]和单日电费总和sA(l,其中
,式中,nd 为冰蓄冷系统中机组直接供冷能效比;
[0114] 时间确定模块300,用于根据电价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序列f以选取不同的冰蓄 冷系统制冰时间,根据每个单位时间段内所需电费sn[t],选择不同融冰供冷时间,计算冰 蓄冷系统在不同制冰时间和不同融冰供冷时间下单日电费总和大小,并记录下相应的冰蓄 冷系统的制冰时间和融冰供冷时间;
[0115] 控制模块400,用于选取冰蓄冷系统在不同制冰时间和不同融冰供冷时间下单日 电费总和中最小值对应的冰蓄冷系统制冰时间和融冰供冷时间,控制冰蓄冷系统。
[0116] 本发明冰蓄冷系统控制优化系统,关系序列建立模块100根据冰蓄冷系统历史数 据,获取单日冷负荷与时间对应关系序列以及电价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序列,费用计算模块 200结合冷负荷与时间对应关系以及电价与时间的对应关系,计算在机组直接输出冷负荷 下,每个单位时间段内所需电费和单位总电费,时间确定模块300计算冰蓄冷系统在不同 制冰时间和不同融冰供冷时间下单日电费总和大小,控制模块400选取冰蓄冷系统在不同 制冰时间和不同融冰供冷时间下单日电费总和中最小值对应的冰蓄冷系统制冰时间和融 冰供冷时间,控制冰蓄冷系统。整个过程兼顾了电价、冷负荷、总用电费用之间的关系,能够 合理选择出冰蓄冷系统最优制冰蓄冷时间和融冰功能时间,最大程度减少冰蓄冷系统单曰 所需电费,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0117]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时间确定模块300具体包括:
[0118] 数值选取单元320,用于依次选取电价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序列fft]中电价由小到 大顺序对应的时间i为冰蓄冷系统制冰时间,并相应,依次选取单日每个单位时间段内所 需电费由大到小顺序对应的时间n为冰蓄冷系统融冰供冷时间;
[0119] 迭代计算单元340,用于迭代计算冰蓄冷系统在不同制冰时间i和不同融冰供冷 时间n下单日电费总和大小,并记录下相应的冰蓄冷系统的制冰时间和融冰供冷时间。
[01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迭代计算单元340具体包括:
[0121]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在融冰供冷时间n时,融冰供冷输出功率是否大于冰蓄冷系 统的冷负荷;
[0122]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当融冰供冷输出功率大于冰蓄冷系统的冷负荷时,继续保持 融冰供冷至n+1时,并计算n+1时融冰供冷提供的冷负荷减少的机组直接供冷所需电费,重 新计算单日电费总和;
[0123]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当融冰供冷输出功率不大于冰蓄冷系统的冷负荷时,采用机 组直接供冷补充冰蓄冷系统的冷负荷与融冰供冷输出功率差值,并计算本次机组直接供冷 所需电费,重新计算单日电费总和;
[0124] 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每次迭代计算中相应的冰蓄冷系统的制冰时间和融冰供冷时 间。
[012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冰蓄冷系统控制优化系统还包括:
[0126] 数据库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冰蓄冷系统应用场所的气象数据库、人群密集程度数 据库和冷负荷数据库;
[0127] 冰蓄冷系统历史数据库构建模块,用于根据冰蓄冷系统应用场所的气象数据库、 人群密集程度数据库和冷负荷数据库,生成冰蓄冷系统历史数据库。
[012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400具体包括:
[0129] 曲线绘制单元,用于根据冰蓄冷系统在不同制冰时间和不同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