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及其的风速控制方法_3

文档序号:9198573阅读:来源:国知局
41具有多个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透风孔31,多个第一透风孔组41沿左右方向间隔开设置。
[0056]优选地,多个第一透风孔31在第一散风板21上大致均匀分布,也就是说,单位面积内的第一透风孔31的数量大致相等,由此可以使透过第一透风孔31吹出的风更加均匀。
[0057]进一步地,相邻两列第一透风孔组41可以正对排布。可选地,相邻两列第一透风孔组41的端部可以正对设置,即相邻两列第一透风孔组41的端部的连线与左右方向平行;或者,每列第一透风孔组41中的每个第一透风孔31与相邻列的第一透风孔组41中的每个第一透风孔31分别对应地正对排布,也就是说,每列第一透风孔组41中的每个第一透风孔31与相邻列的第一透风孔组41中的每个第一透风孔31的连线均与左右方向平行。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相邻两列第一透风孔组41还可以相错排布。
[0058]可选地,多个第一透风孔组41相对于第一散风板21的中线对称分布,由此可以使第一散风板21的结构更加合理,外形美观。
[0059]优选地,每列第一透风孔组41中具有相同数量的第一透风孔31,由此可以使第一透风孔31的分布更加均匀、合理。
[0060]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多个第一透风孔31在第一散风板21上的分布还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多个第一透风孔31可以以环形的形状分布在第一散风板21上,第一散风板21上可以形成有多处相互间隔环形透风孔组4。
[0061]同样地,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多个第二透风孔32在第二散风板22的长度方向上可以被分成多列第二透风孔组42,每列第二透风孔组42包括多个在第二散风板22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二透风孔32。也就是说,如图6和图7中的左右方向即为第二散风板22的长度方向,上下方向即为第二散风板22的宽度方向。多个第二透风孔32在左右方向上被分成多个第二透风孔组42,每个第二透风孔组42具有多个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透风孔32,多个第二透风孔组42沿左右方向间隔开设置。
[0062]优选地,多个第二透风孔32在第二散风板22上大致均匀分布,也就是说,单位面积内的第二透风孔32的数量大致相等,由此可以使透过第二透风孔32吹出的风更加均匀。
[0063]进一步地,相邻两列第二透风孔组42可以正对排布。可选地,相邻两列第二透风孔组42的端部可以正对设置,即相邻两列第二透风孔组42的端部的连线与左右方向平行;或者,每列第二透风孔组42中的每个第二透风孔32与相邻列的第二透风孔组42中的每个第二透风孔32分别对应地正对排布,也就是说,每列第二透风孔组42中的每个第二透风孔32与相邻列的第二透风孔组42中的每个第二透风孔32的连线均与左右方向平行。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相邻两列第二透风孔组42还可以相错排布。
[0064]可选地,多个第二透风孔组42相对于第二散风板22的中线对称分布,由此可以使第二散风板22的结构更加合理,外形美观。
[0065]优选地,每列第二透风孔组42中具有相同数量的第二透风孔32,由此可以使第二透风孔32的分布更加均匀、合理。
[0066]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多个第二透风孔32在第二散风板22上的分布还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多个第二透风孔32可以以环形的形状分布在第二散风板22上,第二散风板22上可以形成有多处相互间隔环形透风孔组4。
[0067]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7所示,多列第一透风孔组41分别与多列第二透风孔组42 —一对应且对正排布,也就是说,当第一散风板21和第二散风板22均处于关闭出风口的关闭位置时,第一散风板21的下端与第二散风板22的上端邻近设置,第一散风板21上设置的第一透风孔组41的数量与第二散风板22上设置的第二透风孔组42的数量相等,且第一透风孔组41与第二透风孔组42在上下方向上一一对应。由此可以使第一散风板21和第二散风板22的出风效果相同,出风均匀。
[0068]如图8所示,可选地,第一透风孔31在第一散风板21的厚度方向上倾斜延伸,其中,第一散风板21的厚度方向即第一散风板21的内壁面与外壁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其厚度方向。“第一透风孔31在第一散风板21的厚度方向上倾斜延伸”是指,第一透风孔31的轴线与第一散风板21的厚度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0069]同样地,第二透风孔32在第二散风板22的厚度方向上倾斜延伸,其中,第二散风板22的厚度方向即第二散风板22的内壁面与外壁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其厚度方向。“第二透风孔32在第二散风板22的厚度方向上倾斜延伸”是指,第二透风孔32的轴线与第二散风板22的厚度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0070]可选地,第一透风孔31相对于第一散风板21的厚度方向的倾斜角度与第二透风孔32相对于第二散风板22的厚度方向的倾斜角度不相等。
[0071]具体地,例如图8所示,进一步地,当第一散风板21关闭出风口时,从第一透风孔31吹出的风的风向倾斜向上,即如图8所示的第一散风板21的倾斜方向即为其关闭出风口时所处于位置,图8中的位于上方的一簇单线箭头示出了风通过第一透风孔31吹出的路径,“当第一散风板21关闭出风口时,从第一透风孔31吹出的风的风向倾斜向上”,即为对第一透风孔31的轴线方向进行限定,由此可以使从第一透风孔31吹出的风避免向下吹送,进一步可以避免风吹到用户身上。
[0072]进一步地,当第二散风板22关闭出风口时,从第二透风孔32吹出的风的风向水平向前,即如图8所示的第二散风板22的倾斜方向即为其关闭出风口时所处于位置,图8中的位于下方的一簇单线箭头示出了风通过第二透风孔32吹出的路径,“当第二散风板22关闭出风口时,从第二透风孔32吹出的风的风向水平向前”,即为对第二透风孔32的轴线方向进行限定,由此可以使从第二透风孔32吹出的风避免向下吹送,进一步可以避免风吹到用户身上。
[0073]当然,可选地,每个第一透风孔31的垂直于其轴线方向的横截面为圆形,圆形的第一透风孔31制造容易。当然第一透风孔31的横截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椭圆形、多边形、长条形等。同样地,每个第二透风孔32的垂直于其轴线方向的横截面为圆形,圆形的第二透风孔32制造容易。当然第二透风孔32的横截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椭圆形、多边形、长条形等。
[0074]因此,综上所述,通过在室内机的出风口设置散风板,可柔化室内机的出风风速,并且还可在室内机的出风口设置导风板(即普通的导风条)以调节室内机的出风方向。
[0075]下面参照图9和图10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的风速控制方法。
[0076]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风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7]SI,在空调器制冷运行时,如果接收到无风感控制指令,控制空调器进入无风感运行模式。
[0078]其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通过遥控器、线控器、智能终端或空调器的控制面板接收无风感控制指令。
[0079]S2,当空调器进入所述无风感运行模式后,获取设定温度,并根据设定温度判断室内环境温度。
[0080]其中,设定温度可通过遥控器、线控器、智能终端或空调器的控制面板由用户设定,室内环境温度可通过设置在室内的温度传感器实时进行检测得到。
[0081]S3,如果室内环境温度大于设定温度,则控制散风板做摆动运动或控制导风板向上运动以改变室内机的出风方向,并控制室内风机的转速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转速。
[0082]S4,如果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设定温度,则控制散风板闭合,并控制导风板打开到预设出风角度,以及控制室内风机的转速小于等于第二预设转速,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转速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转速。
[0083]其中,如图9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S3之后,继续判断所述室内环境温度,直至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所述设定温度时,执行步骤S4。
[0084]并且,当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设定温度时,上述的空调器的风速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室内环境相对湿度;如果室内环境相对湿度大于第一预设值,则控制空调器中压缩机限频率运行。
[0085]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时,如果接收到无风感控制指令后开启无风感运行模式,无风感控制指令可以由遥控器、机身按键或者安装客户端的手机等移动设备发出,当然,并不限于以上设备。
[0086]如图10所示,空调器进入无风感运行模式后,执行以下流程: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