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233310阅读:来源:国知局
60包覆上述压缩机71的上部和两侧部,由此能够降低上述压缩机71中产生的噪音。
[0092]并且,在上述水箱室90的底面,即,在下侧支撑上述水箱30的上述底座25的上表面可形成有底槽251,用以容纳在上述水箱30脱离后所掉落的冷凝水。
[0093]上述底槽251具有规定程度的面积并向下侧凹陷形成,以汇集在上述水箱30从上述本体20脱离后所掉落的冷凝水。由此,通过上述底槽251结构来防止冷凝水泄漏到上述本体20的外部。
[0094]如上所述,通过上述底槽251来防止冷凝水泄漏到上述本体20的外部空间,从而更加提高上述除湿机10的使用便利性。此外,通过防止冷凝水泄漏到上述本体20的外部空间,能够防止室内空间被污染。
[0095]在上述底座25的侧面可安装有装饰板252。上述装饰板252结合于上述水箱30的下端部,并形成上述本体20的右侧面下端部。
[0096]上述装饰板252可以与上述底座25的侧面曲率对应的曲率圆滑地形成,并可拆装地安装于上述底座25的侧面。在上述装饰板252的上端部外围可形成有朝向上方延伸的限制肋253,上述限制肋253限制上述水箱30的下端部的移动。
[0097]在上述水箱30的下端部外围部分可形成有与上述限制肋253对应的形态的台阶部314。上述台阶部314可被形成为使上述水箱30的下端部外围部分向内部空间弯曲。
[0098]通过在这样的台阶部314上结合上述限制肋253,能够限制上述水箱30下半部的侧方移动。
[0099]以下参照图6至图14对可拆装地安装于上述本体20的上述水箱30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0100]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除湿机的水箱的前方立体图,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除湿机的水箱盖部分地开放的状态的前方立体图。
[0101]此外,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除湿机的水箱的后方立体图,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除湿机的水箱盖部分地开放的状态的后方立体图。
[0102]并且,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除湿机的水箱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除湿机的水箱一部分的部分剖面图。
[0103]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除湿机的水箱一部分的另一方向的部分剖面图,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除湿机的水箱盖的立体图。
[0104]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除湿机的水箱盖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105]参照图6至图14,通过在上述侧面板24的下侧安装上述水箱30,上述水箱30的外周面可形成上述本体20的侧面外观的一部分。
[0106]详细说,上述水箱30以相对于上述后面板23从侧方可拆装地被安装,并由具有规定程度的内部空间的六面体的形态所构成。
[0107]上述水箱30可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构成,以使用户能够确认其内部填充的水的水位。当然,上述水箱30中填充的水的量可通过其他方法进行确认。作为一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以上述水箱30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所形成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但是也可通过检测上述水箱30的重量,并根据重量变化来预测出水位。在此情况下,在上述底座25需要安装有用以检测上述水箱30的重量的重量传感器等。
[0108]另外,上述水箱30可包括:壳体31,其具有可盛放上述热交换单元40产生的冷凝水的空间;盖32,其用以开闭上述壳体31的开放的上面;结合模块35,其用于上述盖32和上述壳体31的选择性结合及上述本体20和上述壳体31的选择性结合。
[0109]形成上述本体20的外表面一部分的上述壳体31的面,其以与上述侧面板24的曲率对应的曲率圆滑地形成,从而形成上述侧面板24的下侧部分外观。
[0110]并且,上述盖32可被形成为可开闭上述壳体31的开放的上部开口,可由至少两个部分所形成,在上述盖32可安装有用以供用户把持的水箱把手321。如图1及图2所示,上述水箱把手321的外侧表面(outer surface)形成上述本体20的侧面的一部分。即,上述水箱把手321的外侧面位于上述侧面板24的下端部和上述水箱30的上端部之间,以使上述水箱把手321的外侧面形成上述本体20的侧面的一部分。
[0111]在上述水箱30的外表面一侧可形成有把持槽322,当用户需要拆装上述水箱30时,通过上述把持槽322能够容易地把持上述水箱把手321。当为了清扫上述水箱30或清空水箱30中填充的水而把持上述水箱把手321时,通过上述把持槽322以防止用户的手背与上述水箱30发生干涉,从而提高使用便利性。此外,由于用户的手将会位于上述把持槽322,为了清空冷凝水而倾斜上述水箱30时,能够容易地进行操作。
[0112]另外,上述盖32可被划分为至少两个部分。详细说,上述盖32可包括:结合盖33,其以选择性地能够拆装的方式结合于上述壳体31的上部开口 ;排水盖34,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上述结合盖33。
[0113]上述排水盖34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结合于上述结合盖33,从而能够开放上述壳体31的上部开口的某一部分,上述壳体31的上部开口的另一部分可通过上述结合盖33选择性地开闭。
[0114]详细说,当用户为了清空上述壳体31中填充的冷凝水,在把持上述水箱把手321的状态下将上述水箱30倾斜时,上述排水盖34相对于上述结合盖33转动并开放上述水箱
30的上部开口的一部分。并且,通过开放的上述水箱30的上部开口的一部分以排出冷凝水。
[0115]如上所述,用户通过转动上述排水盖34而可开放上述水箱30的上部开口的一部分,通过从上述壳体31的上部开口分离上述结合盖33来开放上述水箱30的整个上部开
□ O
[0116]在上述排水盖34的上表面可形成有冷凝水引导部341,其具有规定程度的面积并朝向下方凹陷形成。此外,从上述热交换单元40掉落的冷凝水汇集于上述上框架61,汇集于上述上框架61并掉落的冷凝水通过上述冷凝水引导部341掉落到上述壳体31内部。
[0117]上述冷凝水引导部341可在上述排水盖34的上表面朝向下方凹陷形成,并具有规定大小的凹陷空间,上述冷凝水引导部341的底面朝上述壳体31的侧面方向倾斜规定角度。由此,掉落到上述冷凝水引导部341的冷凝水将沿着上述冷凝水引导部341的倾斜的底面流动,并掉落到上述壳体31的内部空间。当然,在上述冷凝水引导部341的最低的底面部分边角形成有冷凝水孔,以使引导到上述冷凝水引导部341的冷凝水汇集于上述壳体
31内部。
[0118]上述上框架61位于上述冷凝水引导部341的上侧,上述热交换单元40放置在上述上框架61。此外,用以执行排水盘(drain pan)的功能的上述上框架61的一部分位于上述冷凝水引导部341的上侧,以使从上述热交换单元40掉落的冷凝水经由上述上框架61被引导到上述冷凝水引导部341。由此,借助上述上框架61的斜率朝规定方向流动并汇集的冷凝水将掉落到上述冷凝水引导部341,借助上述冷凝水引导部341的倾斜而流动并掉落到上述壳体31的内部空间。
[0119]在上述壳体31的内部可形成有传感器室312,在上述传感器室312可安装有移动构件311,上述移动构件311随着上述壳体31中汇集的冷凝水的水位而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作为上述移动构件311的一例可举出浮子(floater)。
[0120]上述传感器室312可从上述壳体31的内周面突出,并形成规定大小的空间,上述传感器室312的底部可与上述壳体31的空间连通。即,可使上述壳体31中汇集的冷凝水流入到上述传感器室312内部,以使上述移动构件311浮起。
[0121]上述移动构件311仅可在上述传感器室312的内部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并根据水位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0122]当在上述壳体31的内部空间中的冷凝水的水位上升时,冷凝水向上述传感器室312的开放的下方流入,根据所流入的冷凝水的水位,上述移动构件311将在上述传感器室312的内部上升或下降。
[0123]上述传感器室312的上部开口可被传感器室盖313选择性地开闭。为了防止上述移动构件311通过上述传感器室312的上部开口向外部脱离,因此形成了上述传感器室盖313。
[0124]上述移动构件311可以是具有规定程度的磁性的浮子。即,可在上述浮子内部安装磁铁,并在上述传感器室312的垂直壁上安装霍尔传感器,从而通过检测上述浮子的位置来检测出上述壳体31内部的水位。当然,也可使上述移动构件311自身由具有磁性的材料所形成。
[0125]上述水箱30以相对于上述后面板23能够从侧方拆装的方式安装,如上所述,通过将上述水箱30以相对于上述后面板23能够从侧方拆装的方式来安装,从而能够使上述本体20的前后方向宽度变得轻薄。
[0126]另外,如图11及图12所示,用以结合上述排水盖34和上述结合盖33的结合模块35可安装于上述盖32。上述结合模块35可位于上述结合盖33,其两侧末端部分贯通上述结合盖33的两侧面。
[0127]上述结合模块35的两侧末端部分在贯通上述结合盖33的两侧面后,将贯通上述壳体31的两侧面,在贯通上述壳体31的两侧面后,将容纳于上述水箱室90上形成的上述结合槽91,从而能够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