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房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544552阅读:来源:国知局
心结构内填充有氮气,氮气具有热导性低的特点,这样,可以使得所述第一隔热层121具有更佳的隔热效果,有效降低由所述墙体120散发至外部的热量,例如,所述空心结构内为真空,例如,所述空心层内为真空,真空中的热量传递效率极为低下,所述空心结构的真空可更有效隔绝所述房体100的热量,提高保温效果。由于玻璃纤维、硬泡聚氨酯保温板或酚醛泡沫具有一定的透气性能,为了提高所述空心结构内部的密闭性,例如,所述空心层外包覆一层聚硫橡胶,所述聚硫橡胶包覆于所述玻璃纤维层、硬泡聚氨酯保温板层或酚醛泡沫层内,这样,可以使得所述空心结构保持密闭性。
[0050]为了使得需要烘干的食品可以得到有效支撑,例如,如图1、图2和图7所示,所述房底110设置有用于承载烘干物的承载层,例如,所述承载层为承载板150。例如,为了使得提高对食品的烘干效率,让恒温腔室200的热量直接敷设至食品,例如,所述承载层底部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活动地连接于所述腔顶220上方,例如,所述房底110为活动板,打开所述活动板,这样,所述恒温腔室200的热量可以通过所述腔顶220直接传递至所述承载层,例如,所述腔顶220为铜材质的腔顶220,有利于传递热量。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板滑动于所述腔顶220上方,例如,所述房体100底部设置有导轨,所述活动板滑动于所述导轨上。
[0051]为了进一步节省能耗,提高烘干效率,例如,所述承载层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活动板上方,例如,请再次参见图1、图2和图7,所述房体100底部设置有支撑架160,所述承载层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160上,这样,可以合理控制对食品的烘干温度,例如,所述承载层的高度较低时,所述承载层靠近所述恒温腔室200,使得食品的烘干温度更高,例如,例如,所述承载层的高度较高时,所述承载层远离所述恒温腔室200,使得食品的烘干温度较低;例如,设置多层所述承载层,一方面加热房10可以同时容纳更多的食品,提高了烘干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根据食品的不同烘干温度而将食品放置于不同高度的承载层,使得烘干效果更佳。
[0052]为了提高热空气的流动性,使得烘干效果更佳,例如,所述承载层为承载网,当热空气上升时,热空气可以穿透所述承载网直接与食品接触,使得烘干效果更佳,同时减小了热损耗。
[0053]应该理解的是,如果仅仅由恒温腔室200对房体100内部加热,则食品的主要烘干热源为底部,而食品的其他部位无法得到很好的受热,为了进一步提高烘干效果,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隔热层121内侧设置有供热件170,这样,当供热件170加热时,所述房体100的四周同时向食品提供热量,使得食品的热量覆盖更为均匀,提高食品的烘干效率,同时使得烘干效果更佳。
[0054]例如,所述加热件为供热板,例如,所述供热板与所述墙体120平行,有利于所述供热板将热量直接辐射至所述房体100中部,例如,所述供热板设置有凸翘结构,和/或,所述供热板设置有波浪结构,凸翘结构或波浪结构有利于所述供热板增加面积,提高热辐射能力,提高烘干效率。
[0055]例如,如图7所示,所述加热件为供热管171,例如,所述供热管171为铜管,例如,所述供热管171内设置有热水,如果直接加热供热管171,由于金属的热导性较高,容易使得供热管171温度过高,这样,食品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变质,例如被煮熟,那么就失去了烘干的意义,水具有较低的热导性,热量散发较慢,可以持续为所述房体100内部供热,同时使得所述供热管171温度不至于过热,避免食品变质,使得烘干效果更佳。
[0056]为了使得所述房体100内部热量分布更为均匀,例如,请再次参见图7,所述第一隔热层121内侧设置多排所述供热管171,例如,多排所述供热管171均匀分布,例如,多排所述供热管171相互平行,多排所述供热管171相互平行且首尾成U形连接,一方面使得所述供热管171内的水流通性更强,可以循环使用,另一方面,多排所述供热管171的热量可以均匀地辐射至所述房体100内部,使得食品的烘干效果更佳。
[0057]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5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加热房,其特征在于,包括: 房体,所述房体包括房底、墙体和房顶,所述墙体固定于所述房底上,所述房顶固定于所述墙体上,所述墙体内侧设置有第一隔热层; 恒温腔室,所述恒温腔室包括腔壁、腔顶和腔底,所述腔壁分别与腔顶和腔底连接,所述腔顶设置于所述房底的底部,所述恒温腔室在水平方向上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房体在水平方向上的横截面积,所述恒温腔室内设置有保温介质; 加热装置,至少部分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恒温腔室内,且至少部分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保温介质连接; 所述房顶包括透明层和遮光层,所述透明层固定于所述墙体上,所述遮光层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透明层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还设置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热层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层为防火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层厚度设置为3cm?8cm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层厚度设置为5cm?7cm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层厚度设置为6c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层为玻璃层。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房,包括:房体,房体包括房底、墙体和房顶,墙体固定于房底上,房顶固定于墙体上,墙体内侧设置有第一隔热层;恒温腔室,恒温腔室包括腔壁、腔顶和腔底,腔壁分别与腔顶和腔底连接,腔顶设置于房底的底部,恒温腔室内设置有保温介质;加热装置,至少部分加热装置设置于恒温腔室内,且至少部分加热装置与保温介质连接;房顶包括透明层和遮光层,透明层固定于墙体上,遮光层可开合地设置于透明层上方。通过加热装置对恒温腔室内的恒温介质进行加热,使得恒温介质温度上升,而恒温腔室对恒温介质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恒温腔室内热量不容易流失外部,恒温腔室的热量可以持续为加热房内进行提供热量,大大降低了热量损耗。
【IPC分类】F26B9/02
【公开号】CN105300041
【申请号】CN201510707731
【发明人】苏文达
【申请人】苏文达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3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