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除霜方法_2

文档序号:9907987阅读:来源:国知局
用探杆式风速传感器,并安装在室外热交换器的迎风面上或者背风面上。
[0022]步骤102:将实时室外热交换器盘管温度Te与根据实时室外环境温度确定的实时结霜点温度Tes作比较。
[0023]在判断是否需要除霜时,首先采用温度条件来判断。也即,判断实时室外热交换器盘管温度与实时结霜点温度的大小关系。其中,实时结霜点温度根据步骤101获取的实时室外环境温度来确定,且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法来确定。在该实施例中,优选采用下述方法来确定实时结霜点温度:
实时结霜点温度=C*实时室外环境温度_6°C。其中,C为调整因子,在实时室外环境温度小于(TC时,C取值为第一调整值,在实时室外环境温度不小于(TC时,C取值为第二调整值,且第一调整值和第二调整值均为小于I的正数,第一调整值大于第二调整值。优选的,第一调整值为0.8,第二调整值为0.6。从而,实现根据室外环境温度的变化对结霜点温度作准确的判断,进而实现对结霜的准确判断。
[0024]步骤103:判断实时室外热交换器盘管温度Te是否不大于根据实时室外环境温度确定的实时结霜点温度Tes,若是,执行步骤104的进一步判断,若为否,则转至步骤102,继续进行判断。
[0025]步骤104:根据已知的基准风速与压缩机运行频率、室外环境温度的对应关系获取与实时压缩机运行频率、实时室外环境温度相对应的实时基准风速,将实时室外热交换器进风风速Fs与实时基准风速Fz和风速修正因子a之乘积作比较。
[0026]该步骤104是执行风速判断的一个步骤。具体而言,如果步骤103判定实时室外热交换器盘管温度Te不大于根据实时室外环境温度确定的实时结霜点温度Tes,表明满足了结霜的温度条件,则再根据风速作进一步判断。具体判断方法为:根据已知的基准风速与压缩机运行频率、室外环境温度的对应关系获取与实时压缩机运行频率、实时室外环境温度相对应的实时基准风速,将实时室外热交换器进风风速Fs与实时基准风速Fz和风速修正因子a之乘积作比较。其中,风速修正因子a为不大于I的正数,预先存储在空调电脑板的存储器中。
[0027]在空调出厂前的研发、调试过程中,获得了基准风速与压缩机运行频率、室外环境温度的对应关系,并将对应关系写入并存储在空调电脑板的存储器中,在空调运行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其中,基准风速是在一定压缩机运行频率和一定室外环境温度下、室外热交换器未结霜时的室外热交换器进风风速。
[0028]具体的,在空调出厂前的研发、调试过程中,通过控制温度及湿度,使得室外热交换器干净、无霜。在此情况下,控制压缩机运行在所有可能的运行频率下、控制模拟室外热交换器所处的室外环境的室外环境温度在可能的温度下,然后,获取在每个运行频率下、每个室外环境温度下所对应的室外热交换器进风风速,将每个获取的进风风速作为所对应的运行频率和室外环境温度的基准风速,多个基准风速及其相对应的运行频率和室外环境温度构成基准风速与压缩机运行频率、室外环境温度的对应关系。
[0029]考虑到频率和室外环境温度的微小变化对采用风速判断结霜的影响较小,为简化数据处理,优选采用下述方法来获取基准风速与压缩机运行频率、室外环境温度的对应关系:
将压缩机所有可能运行频率划分为多个频率区间,例如,划分为3个频率区间,分别为小于60Hz、60_99Hz、大于99Hz;将室外环境温度划分为多个温度区间,例如,小于10°C、10-16°C、大于16°C。在室外热交换器未结霜状态下,获取在每个频率区间内、每个温度区间下所对应的室外热交换器进风风速,作为与确定频率区间及确定温度区间对应的基准风速。从而,3个频率区间、3个温度区间供获得9个基准风速。9个基准风速及其相对应的频率区间和温度区间构成基准风速与压缩机运行频率、室外环境温度的对应关系。
[0030]步骤105:判断实时室外热交换器进风风速Fs是否不大于实时基准风速Fz和风速修正因子a之乘积,也即是否满足Fs < a*Fz。若满足,执行步骤106;若不满足,转至步骤104,继续执行风速判断过程。
[0031]步骤106:若满足Fs< a*Fz,判定满足除霜条件,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进行除霜。
[0032]也即,在满足实时室外热交换器盘管温度Te不大于根据实时室外环境温度确定的实时结霜点温度Tes的温度条件、且满足实时室外热交换器进风风速Fs不大于实时基准风速Fz和风速修正因子a之乘积的风速条件时,判定满足除霜条件,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进行除霜。进入除霜模式进行除霜的过程可以采用现有技术来实现。
[0033]如果室外热交换器上结霜,室外风扇启动吸风,风在经过室外热交换器时,会由于霜的存在而产生风阻,风阻的存在会降低室外热交换器的进风风速。而且,结霜程度越严重,风阻越大,进风风速越小。如前所述,由于实时基准风速Fz是在一定压缩机运行频率、一定室外环境温度的条件下室外热交换器未结霜时室外热交换器的进风风速,而风速修正因子小于I,那么,a*Fz要小于基准风速Fz。通过一定的试验和经验合理设定并选定风速修正因子a,可以使得当室外热交换器的进风风速为a*Fz时,对应着室外热交换器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结霜,而该程度的结霜恰是需要进行除霜的一个程度,相应的进风风速a*Fz则是需要进行除霜的一个临界进风风速。因而,实时室外热交换器进风风速的变化与室外热交换器是否结霜及结霜程度直接相关,利用对实时室外热交换器进风风速的大小的判断可以实现对室外热交换器是否结霜及结霜程度进行精确的判断。同时,由于还结合了温度条件的判断,可以准确地判断出是否需要进行除霜。有效防止了无霜情况下化霜、结霜情况下不化霜等问题的出现,既有效节省了无霜化霜所消耗的能源,提高了空调的节能性,又在无需除霜时不进入除霜模式,避免了因运行除霜模式造成用户感觉不舒适的问题,提高了用户的舒适性体验。
[0034]作为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减少误除霜操作,若在第一设定持续时间内均满足实时室外热交换器盘管温度不大于实时结霜点温度的条件及实时室外热交换器进风风速不大于实时基准风速与风速修正因子之乘积的条件时,才判定满足除霜条件,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除霜。其中,第一设定持续时间优选为3min。
[0035]在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进行除霜的过程中,仍不断获取实时室外热交换器盘管温度、实时室外环境温度、实时室外热交换器的进风风速及实时压缩机运行频率等参数,并不断对室外热交换器进风风速和基准风速的大小作判断以及对实时室外热交换器盘管温度及设定除霜结霜温度的大小作判断。若满足实时室外热交换器进风风速与实时基准风速相同的条件,或者满足实时室外热交换器盘管温度大于设定除霜结束温度的条件,判定满足除霜结束条件,控制空调退出除霜模式。然后,再恢复成制热运转。其中,设定除霜结霜温度为预先存储在空调存储器中的温度,例如,为5°C。
[003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减少退出除霜的误操作,若在第二设定持续时间内均满足实时室外热交换器进风风速与实时基准风速相同的条件,或者满足实时室外热交换器盘管温度大于设定除霜结束温度的条件,才判定满足除霜结束条件,控制空调退出除霜模式。其中,第二设定持续时间优选为60s。
[0037]对于风速修正因子,可以为一个固定不变的值。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风速修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